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查看: 170528|回复: 14

民法(下)资料及课后思考题汇总(法2010级)

[复制链接]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9-10 2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2-1 07:51 编辑
4 y: z+ h3 n' I. K/ G4 |7 E8 `: i: O% C9 v
【民法下资料001】物权法24`5 Q) @5 P% \  v0 t7 `8 }2 `( d3 x6 D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登记对抗主义
2 h2 p: |4 O8 Z0 _7 z/ W9 ^
8 c6 G/ V1 R% B' @- g4 Y7 q( D案例体会:甲将车卖给乙,当天两人签订合同,乙一次性付清车款,从甲处拿到钥匙将车开走,但开走后没有办理登记。但之后甲隐瞒了曾将车卖给乙的事实,又把此辆车卖给了丙。丙用甲所给的车钥匙,把车开走,并办理了登记。乙发现该车“失窃”后当即报警,警察在丙处找到该车。乙、丙都认为自己是该车的合法所有者,争执不下,对簿公堂。
7 H7 L$ u* D3 x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9-10 23: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上述案例体会中,甲已将车交付给乙。请同学勿与“一物两卖”混淆、二者区别,自己体会。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9-10 2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习题
& W0 r. B9 B& V: [3 T- ~# [+ R& Q某房屋登记簿上所有权人为甲,但乙认为该房屋应当归己所有,遂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争议房屋归乙所有,但裁决书生效后甲、乙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月后,乙将该房屋抵押给丙银行,签订了书面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K  Z5 r: d  S3 S% Z7 q5 t) a
    A.房屋应归甲所有 ' s% ]8 z6 H7 i4 R6 S& C, L6 f
    B.房屋应归乙所有
3 i2 ~+ l' z) H- L9 [0 P6 }/ y/ Z4 t7 E    C.抵押合同有效 2 v8 H# V: y1 O' _: B1 k
    D.抵押权未成立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9-26 19: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0-8 18:36 编辑
! Q" \5 L$ p6 U* ?+ w+ f* L( j; k9 @9 Q+ ?9 I- h/ V4 F5 a5 g

/ a' ^7 ?- ?3 R! ^! m【2011年国庆期间民法下作业】' d$ R6 c9 L  F8 j2 [2 A
通过阅读以下卷宗,对本案加以综合分析并说明理由。" w* r& P3 ~/ \0 P
要求:层次清晰,独立完成!!拒绝复制与粘贴。
8 d) a" i. j$ l$ t1 J* d# Y0 V发邮件到:lishi0139@163.com
% F# ]" ?) L7 n- _* |+ {/ [-------------------------------
: q4 r) ]( z0 f. K  r5 Z' R/ L, i. h. |! S3 i% K
原告:刘志兵,男,29岁,某公司销售员,住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朱村镇。
, z: @6 R% E( g) N  Q* h$ D0 c6 w# {# A" B# K# B
被告:卢志成,男,55岁,个体工商户,住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开元胜联村。
; m; \( \# y/ n4 ?" e: V/ @6 D/ L! I* u" W; D6 h7 P9 c; K
原告刘志兵因与被告卢志成发生财产权属纠纷,向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h6 T% T8 j* }5 x) X4 H6 m8 ~

. [5 _% E# P# C  S  原告刘志兵诉称:原告于2004年购入一辆牌照为浙DH3951的金杯面包车,并于2005年6月27日为该车办理了车辆登记手续,该车属原告的私人合法财产。此后,原告将该车租给他人暂时使用。2006年10月,被告卢志成串通该租车人,通过所谓的“交易”将该车占为己有。被告购买涉案车辆,事先没有征得原告同意,没有向原告支付车款,更没有依法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原告对于被告购买涉案车辆一事根本不知情。2006年11月23日,原告发现涉案车辆由被告占有并用于营运,遂向嵊州市公安局长乐派出所(以下简称长乐派出所)报案。长乐派出所经核查,认为不属盗、抢机动车案件,双方争议不属公安机关管理范围,故未予受理。该车至今仍由被告占有。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原告所有的车牌号为浙DH3951号的金杯面包车一辆,并赔偿原告从2006年10月份起因不能使用该车而遭受的损失。
1 {2 g: _: e) M* E0 e; i
2 i+ p! r3 t+ P% n; C" D$ T! M    原告刘志兵提交以下证据:
9 ]# i+ V/ q" ]- y2 ^- g
6 ^: G5 q% S% Q/ a8 \( E2 L  1.长乐派出所出具的“情况说明”一份,用以证明原告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公安机关经核查认为不属盗、抢机动车案件,故未予受理。涉案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仍由被告卢志成占有。 ! C; P- ~8 H" Y; i) M% D

0 ^' f1 R! j; a! W+ G: o  2.机动车登记证书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涉案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属于原告所有。
3 @# S* z* T5 {1 h9 i+ `8 @# P- }1 m
  被告卢志成辩称: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是被告从案外人陈小波处买来的,已货款两清,与原告刘志兵没有关系。涉案车辆物权的转移合法,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 F# o: f6 B* y7 a
8 v; }) x) |+ u/ L+ P2 x
  被告卢志成提交:购车协议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被告是从案外人陈小波处购买的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 8 w4 u" ~6 y$ N* X# M6 K' K% h( }7 u
& x0 Z/ h1 G9 K- h: m1 x
  举证期限届满后,被告卢志成在庭审中又提交了以下证据:
( H4 Z3 p' w8 m; Y$ R1 L2 J7 ^% I+ g8 N. \/ P4 W$ O
  1.车辆保险单一份,用以证明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已经由被告投保。 " Z; j9 U- Q5 Y& H+ @9 V
/ X% S8 S( m) R
  2.车辆行驶证一份,用以证明原告刘志兵将涉案车辆行驶证给过案外人陈小波,原告对陈小波将涉案车辆卖给被告的事情是明知的。
  h& x. j0 f0 m. z7 A. g& B3 R5 R9 ]% v# ~
  嵊州市人民法院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对以上证据进行了质证、认证。被告卢志成对原告刘志兵提交的证据没有异议。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有异议,认为购车协议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故该协议无效;对被告在庭审中提交的证据,因已经超过举证期限,故原告不予质证。嵊州市人民法院认为,虽然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没有异议,但上述证据与本案关联性不足。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购车协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只是认为该协议无效,故应认定该协议的真实性。被告在庭审中提交的证据,因已经超过法定举证期限,且被告不能说明在举证期限届满后举证具有合法情由,故对该组证据不予认证。 $ {8 t- [) b$ f- H7 g& G8 B6 Z, f4 f

1 [$ ]+ @1 L0 u9 l    嵊州市人民法院一审查明:
- V0 W2 [' j* D$ v9 t9 z, ^' y
3 X' y. d& ]5 U$ D4 T3 v: D* X% C, \  2004年上半年,原告刘志兵通过绍兴二手车交易市场以33000元的价格购得牌照为浙DH3951的金杯面包车一辆。从2005年8月31日开始,原告以月租金3000元的价格将该车出租给案外人樊静波使用。樊静波没有向原告交付押金,且付过两个月租金后,只是偶尔发短信称一定会交付租金,没有再向原告实际交付租金。2006年9月份后,原告无法再与樊静波本人取得联系。2005年10月18日,被告卢志成从案外人陈小波(说明:与樊不是同一人,应该是辗转到陈手)处以28000元的价格购得车牌号为浙DH3951的金杯面包车一辆,陈小波承诺办好车辆过户手续。后被告对该车辆进行投保,并交纳了保险费。2007年被告在陈小波的陪同下对该车进行了车辆年检,但始终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2006年11月23日,原告发现该车辆已由被告占有、使用,于是向长乐派出所报案,长乐派出所依法扣押了涉案车辆。经长乐派出所干警核查,认为不属于盗、抢机动车辆案件,故未予受理。涉案车辆于2006年11月28日由被告之子卢开红领走。
/ e5 [9 m7 y6 `3 q) l$ |; f0 C; K8 Z  g" r
-------------------------------------------
# C* C+ b& I/ h$ Q4 e! m嵊州市人民法院一审认为:
3 h% H! z4 H9 t4 }4 n! q) g5 A9 N
& H+ v! Q( }4 Z( o# ^5 x6 W  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涉案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确系原告刘志兵所有,但其将涉案车辆出租后,因无法联系到承租人樊静波而实际丧失了对涉案车辆的占有。被告卢志成系从案外人陈小波处以28000元的价格购买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虽然陈小波出售涉案车辆事先没有征得原告的同意,也未将购车款交给原告,且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属于无权处分,但被告作为涉案车辆的买受人支付了合理的价格,事后为涉案车辆办理了车辆保险及车辆年检,说明被告是善意取得涉案车辆。机动车辆属于动产,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机动车辆所有权的转移必须办理机动车辆过户登记手续。机动车辆所有权的转,移与一般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并无不同,都是交付即转移。因此,被告通过支付合理的价格购得涉案车辆的行为,可以认定为善意取得。原告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可以向涉案车辆承租人樊静波追偿。 + `% i# x* }1 |/ S3 }
2 ]4 N# v, ^# a
    综上,原告刘志兵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嵊州市人民法院于2007年4月9日判决:驳回原告刘志兵的诉讼请求。
: D. K/ \. ~5 q. {+ L; C7 z4 z
+ C; g& D( u7 y8 J& V; _! S. g    刘志兵不服一审判决,向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主要理由是: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卢志成属善意取得涉案车辆的所有权,违背相关法律规定。被上诉人与案外人陈小波订立购车协议时,陈小波只向被上诉人提供了车主为刘志兵的机动车行驶证,而没有出示机动车登记证书,也没有出示上诉人签署的出售涉案车辆的委托书,故被上诉人明知陈小波无处分权。在此情况下,被上诉人仍与陈小波订立购车协议,从陈小波处购得涉案车辆,应属恶意取得。同时,被上诉人与陈小波之间就涉案车辆进行的买卖行为也违反了《二手车管理办法》。综上,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为善意取得涉案车辆所有权没有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被上诉人返还上诉人车牌照为浙DH3951的金杯面包车一辆(价值约2.2万元),并赔偿从2006年10月份起至终审判决生效之日止因被上诉人占用该车给上诉人造成的经济损失。2007年6月6日,上诉人以缺乏证据为由申请撤回关于要求被上诉人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 2 E9 S  ]0 p- P- q, M7 N

! E  p( F# @; w7 w4 I1 w$ [0 c  被上诉人卢志成答辩称:首先,上诉人刘志兵在一审时起诉的被告应该是涉案车辆的承租人樊静波,而不应当是被上诉人,被上诉人在本案中仅仅是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其次,被上诉人对涉案车辆的善意取得应受法律保护。机动车辆买卖并非必须经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才能转移所有权,只要买卖合同成立,机动车辆一经交付,即使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所有权也发生转移。本案中,被上诉人取得涉案车辆所有权后还为该车办理了保险和年检。第三,公安部门明确认定本案不属盗、抢机动车辆案件,而是机动车辆买卖。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4 Q8 D5 t$ G1 H2 |3 t
! C; e% n/ S8 T0 W/ C  双方当事人在二审中均未提交新的证据。 " |8 L; J$ k- N; Z% E9 m/ K

6 y( t( X( ]* H. q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确认了一审查明的事实。
: y9 |8 R' Z- p) Y" X. v- i& Y9 K
* L. `2 {8 t. d! ?, g8 v6 n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被上诉人卢志成从案外人陈小波处购得涉案车辆,是否构成善意取得。
6 V1 Q$ T, S1 D' l3 M6 G+ w& o) I9 m. q8 U" X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 : r1 Y# a* `- b) @- x# ^

$ i/ `% G' y" [6 U) F# A- ?6 z, S  无处分权人将他人所有的财产转让给受让人,所有权人原则上有权追回。但为了保护交易安全,民法上设置了善意取得制度,即在前述情形下,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构成善意取得的,则受让人可以依法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无权向受让人追回该财产。善意取得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根据本案事实,可以认定被上诉人卢志成取得涉案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的行为不属于善意取得。
2 E# p& G4 V+ E8 A6 H3 |0 ?$ }
  首先,被上诉人卢志成取得涉案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时不是基于善意。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主要是指受让人不知让与人无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事实。这是善意取得人取得财产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法律前提。明知让与人无处分权而仍受让该财产与无权处分人违反所有权人意志转让财产的行为,都属于故意侵犯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二手车直接交易是指二手车所有人不通过经销企业、拍卖企业和经纪机构将车辆直接出售给买方的交易行为。二手车直接交易应当在二手车交易市场进行。”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二手车卖方应当拥有车辆的所有权或者处置权。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和二手车经营主体应当确认卖方的身份证明,车辆的号牌、《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有效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车辆保险单、交纳税费凭证等。”第十六条规定:“出售、拍卖无所有权或者处置权车辆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规定:“二手车卖方应当向买方提供车辆的使用、修理、事故、检验以及是否办理抵押登记、交纳税费、报废期等真实情况和信息。买方购买的车辆如因卖方隐瞒和欺诈不能办理转移登记,卖方应当无条件接受退车,并退还购车款等费用。”本案中,被上诉人没有按照《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式进行二手车交易,且在车辆转让时已明知车辆行驶登记证所登记的车主并非让与人。在此情况下,被上诉人没有进一步查明涉案车辆的来源,甚至连让与人的身份情况也一概不知,即在明知让与人不具有涉案车辆处分权的情况下进行了交易,显然不属于善意取得。
7 w, @: X0 [: {0 a
: A4 K2 D' Y# o0 Z  其次。被上诉人卢志成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在受让涉案浙DH3951号金杯面包车时,付出了合理的价格。善意取得是为保护交易安全而设定的,以有偿取得为前提,而且还应支付合理的价格。分析这一点实际上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印证受让人是否基于善意取得财产,因为财产转让一般是有相应条件的,没有转让价格或者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实际价格,足以引起受让人对让与人是否有处分权的合理怀疑。本案中被上诉人虽提供了其与案外人陈小波签订的协议书,但因为该协议并非按照《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式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内签订,让与人也未出庭作证。在此情况下,被上诉人应当举出其他充分证据证明自己已经为涉案车辆交易支付了合理的价款。但被上诉人并未完成这一举证义务,故不能认定其在受让涉案车辆时支付了合理的价款。 1 j* V# q0 k( n1 R$ |9 `6 V* \
$ H+ k, q+ j. r4 L' {# e' p
  第三,善意取得要求转让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机动车虽然属于动产,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车主需办理机动车登记证、车辆行驶证,这些严格的管理措施使车辆不同于其他无需登记的动产,也利于受让人审核车辆转让时的合法正当性。本案被上诉人卢志成无法办理涉案车辆过户手续的事实,也说明他明知让与人未取得涉案车辆处分权,进一步说明被上诉人取得涉案车辆不属于善意取得。 * x* f" _* U# j$ c& g
- ]& M+ c+ `5 w4 V6 `
    综上,被上诉人卢志成并未善意取得涉案车辆。上诉人刘志兵基于物权请求权要求被告返还涉案车辆,理应支持。上诉人以缺乏证据为由撤回赔偿损失这一诉讼请求,系其真实意思表示,理由正当,予以准许。据此,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于2007年6月6日判决:
* W* G5 g: l. L; C1 U4 x( ~: A! O1 n7 O; L. n' Q' R) Y6 R
  一、撤销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2007)嵊民一初字第533号民事判决;二、被上诉人卢志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给上诉人刘志兵牌照号为浙DH3951号的金杯面包车一辆。
* a. T& o& g3 d7 X) ~9 z/ T6 k5 N7 e4 P. l5 R$ e% e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4 |# b6 e* L% B1 g2 X5 G! K' o0 N

5 H, w( D% ?" A; E" Y  i' m1 t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9-26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0-8 18:45 编辑
' A1 h7 \: R- a+ i3 m- e# y8 Z
3 g4 C9 D/ _- _  h【民法下资料002】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q1 b% V) B; m: j9 G% n0 U6 w
1.占有人非法处分某物,善意第三人有偿受让后依法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物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 H3 ?0 t  \7 R- H" d, A' I
( S1 ^( A4 B9 ^( D8 F) r
2.基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力,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稳定市场交易、保护市场交易之安全。7 q* S; O$ {8 t7 \, k" C2 l
2 j" @: t/ s' X8 |/ i4 j7 z
3.是物权追及力的例外,无权处分行为的特别规定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0-8 1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0-8 18:42 编辑
+ {) Z" Q4 F; S3 O$ j- Y$ x* l5 f2 g( l* B( L9 Z7 t
【民法下资料003】被盗或抢、诈骗之物转让的法律后果?0 z% T5 e) _- v* T& S/ V7 D" S$ g& W
一般情况应予以追缴与退回- N$ e1 q; K: T) p% j6 x
, ?; N, |' N% Z/ k
2个例外:(目前所掌握法律规定)
. x0 [6 p& }* I, p( S% i  D
诈骗
* d" O" X2 d. N
1996年12月1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规定的解释》第11条规定:“行为人将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 $ ~0 Z) c/ e' m+ ~- @- t
机动车7 v4 J6 @8 K1 p2 k
《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 W( ~  }/ r8 O5 e4 x( c! l1 Z4 P+ }
12条:“对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应将车辆无偿追缴;。。。。对不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根据17条可以推出,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结案后予以退还买主。”18条规定:“对侵占、抢夺、诈骗机动车案件的查处参照本规定的原则办理。
8 ~1 K5 b) I; _" [$ e1 X
8 Y2 g- d2 ]. U- j  N17条:本规定所称的“明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为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 F9 o8 \% O2 i" G  [6 s(一)在非法的机动车交易场所和销售单位购买的;   
1 G; d3 }( Z% A5 q(二)机动车证件手续不全或者明显违反规定的;   $ A6 X' P; V0 A5 ~
(三)机动车发动机号或者车架号有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   % c/ `2 w) |4 J& |" }7 }" Q
(四)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机动车的
4 f7 {. P* j# {7 Z8 ~3 G. o% ?' X0 y  B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0-31 17: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法下资料004】 关于抵押权、抵押物的转让
+ W4 l# l# }$ \; V2 ~1.   2002年6月9日,某县农机公司与县农行签订贷款合同一份,农机公司向县农行借款5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次日县农行要求农机公司为该笔贷款提供财产抵押,农机公司找到县机械厂。机械厂遂于6月14日与县农行签订抵押合同一份,约定机械厂以15间厂房为农机公司向县农行贷款50万元提供担保。6月15日,县农行向农机公司发放了50万元贷款后,机械厂拒不同意办理抵押登记。贷款到期后农机公司未能偿还贷款本息,为此,县农行以农机公司及机械厂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 N4 ]/ q# {4 j思考:抵押权是否产生?机械厂有无责任?
7 G& o, i, Y  R* \' s$ j/ @; v1 f' m3 m" g" Z
2.甲将汽车抵押给乙,未登记。后甲将该车转让给丙(不知情)
7 q: j5 ~1 e9 |6 B思考:乙能否就该车实现抵押权?# Z0 D# K0 L3 _/ L

6 p& J1 w. _& ^- o# W- w- Q+ j, Q
3.赵某为炒股票,向朋友吴某借了18000元,并以自己的价值20000元彩电一台、冰箱一台设立抵押。双方签订了借款与抵押合同,借期为6个月。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合同签订后4个月,赵某因炒股把钱赔了进去,就把抵押给吴某的彩电冰箱卖给了李某,得款19500后继续炒股。借款合同到期时,赵某已将此钱搭了进去。吴某就让赵某把抵押的彩电冰箱拍卖后还债。赵某将实情说出后,吴某向李某索要彩电冰箱。李某拒不退还。吴某将李某起诉到法院。
+ `, C8 V5 M/ p: [思考:吴某能否胜诉?
9 k2 V* [+ o2 Z2 C  S6 E) V- I2 ?* y, J2 A1 Z% D5 A3 l# Y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1-4 17: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法下资料005】抵押物的保全$ m' y' d& Y: c
5 v* h. b; K, o" T
个体户王某因需汽车从事长途货运事业,特向当地工行借款40000元(4年),并以私房六间抵押。之后王某给私房办理了保险。第三年时当地发火灾,王某的房屋有一半倒塌,获赔30000元,工行得知此事,要求王某以这些保险金提前还贷。王某不同意。银行起诉到法院。
5 I, m' p. Z+ a9 ^
, ~& T( R7 \/ d0 l- v5 P4 L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1-18 1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1-18 19:05 编辑
9 V' k1 U+ `% S* M2 L+ H: Q& J$ o# n8 I) }" W% ~
【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06】保证' k0 b/ ?% F; j: X7 ^) U

& j# w: X& H5 V5 D1.甲乙借款合同,丙为乙做保证人.下列情形, 丙不承担保证责任   多选/ W9 C0 @1 c+ P
A.甲胁迫丙为乙作保证人
% X  @  h6 J2 A! zB.乙擅自将还款的义务转给了丁
5 g( N0 Q1 K- U3 j3 v4 aC.甲乙协商将利息下调
6 p5 d. i; i& r% E; ^D.乙到期未还款,一年后甲起诉丙承担保证责任
, w* g, x/ ~! t# S# x
2.案例分析
4 y/ s6 k1 f: a9 g( U( v
1999年5月10日,王某向张某借款1万元, 双方未约定借款利率,仅约定还款日期为1999年10月9日,陈某为王某向张某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未约定保证期间。10月10日,王某未归还借款,张某向陈某主张承担连带保证,陈某置之不理。张某始终未向王某主张权利。2002年5月10日,张某向王某催要借款时,王某以借款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还款。张某只好向陈某主张权利,陈某碍于朋友情面,仍将1万元给付了张给付1万元。后因得知王某的债务是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以此为由要求返还一万元。) O5 l6 @# J1 V3 H3 n9 s0 B+ V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1-22 1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2-20 07:44 编辑 * Y' n# `5 i- Q4 Q% B

- D/ v8 q5 ?, N8 o1 U2 {【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07】侵权中的过错: X- ]5 C* y2 I4 l5 j0 u
军队在一个山区搞军事演习,把一个山沟给围起来了,附近是一个村庄。在军事演习的时候,部队的警戒是很严格的,看得很紧,所有的路口都有人看着,怕有人进去受到损害。等到演习结束以后,大部队都已经撤离了,只剩下小股部队在里面清理战场,看的也就不是那么严格。这个时候,村里面有一帮小孩,这些小孩早就跃跃欲试想进去了,一看部队撤得差不多了,就溜进去捡炮弹壳、子弹壳,那都是铜,捡了以后好卖钱。这个时候有三个小孩发现了一颗130的炮弹,大家一看,这是一个“大铜”啊!三个小孩子就相互争抢,抢来抢去一下子碰到引信,把炮弹给引爆了,炸死两个,重伤一个。
, f' G6 ]' O0 J; R' t8 e2. 丈夫受家庭暴力迫害,丈夫经常挨打,女方要离婚,男方坚决不离,女的就打那个男的,后来那个男人被打伤,送进了医院。过了三天,女的拿着手提包去医院看丈夫,这时候男的还很开心,以为是女的知错,还是要去看他。结果女的走到男的床边就泼硫酸,然后扬长而去。过了几天,那个男的经过治疗就好了,也出院了,然后就进了法院起诉医院,说医院没有尽到安保的责任
3.老人得了心肌梗塞,女儿彭女士就把老太太送进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抢救过来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医生、护士、亲戚都去休息了。下半夜,小偷潜入,看见床头柜有8000元钱和一部手机,去抢钱,这个老人刚好醒来在想事情,正在打吊针,发现有小偷在偷她的钱和手机,老人就去保护钱和手机。一挣扎,老人病发了,结果老人被小偷吓死了,家属就起诉医院。6 K+ k: ^& j+ P# I
4. 某初中生张某在书店购书时,因钱不够便偷了两本书,被店主尚某发现后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迫使张某写检讨书,并要求与张某同见家长以说明情况。张某因非常惧怕自己父亲,在回家路上从桥上跳下致死。
& I7 I4 l2 R( f  Q6 [9 n尚某在本案中有否过错。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1-29 10: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2-20 07:39 编辑
. L$ W/ J) w9 W/ d: R2 E) [
. h3 F2 l; C7 M3 C$ J【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08】高空抛物、坠物案件" k' M; U' }+ s' T
5月3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九龙坡区天降叉棍案进行终审宣判,对一审判决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判。     重庆五中法院审理认定,2008年11月24日11时许,袁某某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33号渝洲新城2幢楼7号、9号户型阳台下面的小区通道摆摊经营小百货和影碟时,一根金属叉头的叉衣棍从高空坠落插入其右侧额顶部,致其受伤。随即,袁某某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30天,产生住院医疗费等共计人民币62557.93元。
  I# p/ B$ d( b    袁某某的伤情被诊断为:中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右侧额顶部金属异物穿透伤,右侧额顶叶挫裂伤,颅骨洞形骨折,右侧额顶部金属异物存留。2009年3月27日,经重庆市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所对袁某某的伤残等级等进行鉴定,结论为:袁某某目前轻度智力缺损属七级伤残;左侧肢体不全瘫属七级伤残;颅骨缺损属十级伤残。袁某某后续医疗费需人民币9000元。袁某某伤后住院期间需二人完全护理依赖,出院后半年内需一人部分护理依赖。袁某某原户籍所在地为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塘边村垭口组56号。袁某某与其丈夫凌某从2007年10月开始至今一直在重庆市渝中区新影村26号4幢某号房屋居住,二人于2007年12月17日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证。2009年6月24日袁某某的户籍迁入重庆市渝中区新影村26号4幢某号,转为城镇居民家庭户口。袁某某之女生于2008年1月21日。
, e- {! n, m! r$ W7 Y) U, C一审宣判后,51名被告人提出上诉。重庆五中法院于2010年12月8日对本案进行二审开庭。
/ a' {4 J2 `! X: O& E" I2 C    重庆五中法院审理认为,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应当由侵权人自己承担责任。没有参与侵权行为的,不承担责任。行为人自己承担责任和不连累的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替代他人承担责任应当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或充分的法理依据。因此,从建筑物中抛掷或坠落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侵权人明确的,应当由其直接承担责任。 : b) E2 h; U6 S- O' a/ `- q
    本案中的侵权人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侵权人是该幢楼中的某一户。因此,楼房的相应住户都有实施侵权的可能性,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应当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所有人或使用人对受害人进行按份补偿。本案中渝州新城2幢7号、9号户型业主或使用人是可能的加害人,应当对受害人进行按份补偿。一审判决由原审被告承担等额的责任并无不当。上诉人刘某在二审中提交证据,证明其房屋的阳台在本案事故发生时被灯箱广告牌完全封闭,不具备抛掷或坠落叉衣棍的客观条件,故对刘某上诉称不应承担责任的理由,法院予以支持。
1 q0 \+ D0 X9 C' u1 d' u    根据二审中出现的新证据,重庆五中法院二审改判:袁某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合计259580.57元,应由除王某某、刘某外的其余59名被告、共计47户平均分担80%的责任,即每户补偿袁某某4418.4元。
+ d5 W- I! P5 E) _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2-2 1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2-20 07:39 编辑 . `$ `5 i3 L/ X% P- \

- ^1 I9 S  g* |/ J- P6 c0 K; `/ z【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09】2010年11月19日,被告刘春生、欧阳发强、欧阳民强、谭梅根为被告左国华的盖造房屋,双方签订了合同。约定方式为包工不包料,按建筑面积一次性包干,施工人员、器械、设备由前四名被告刘春生、欧阳发强、欧阳民强、谭梅根选择和提供 。 0 q, w  @" v. d" P& b- c
2011年1月11日,前四个被告雇了受害人颜梅树浇筑该房屋一楼的水泥柱,日工资为60元。颜梅树要求四被告先搭建脚手架,四被告指示其直接站在墙上浇筑,颜遂按其要求,使用四被告提供的劣质工具开始工作,当颜站在墙上手拿绳子拉水泥桶到墙上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裂,颜因惯性失去平衡从墙上摔到地上,导致重伤,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被诊断为重型脑外伤,1小时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 _. e0 c# R& ?# p7 ?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2-20 07: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2-20 07:40 编辑
1 R! h; J9 T9 ~  V0 j5 G7 t/ i) T! R; Y+ Q+ l. u5 e1 Z3 g  Y% m
【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10】王奶奶系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5号楼1单元101号房屋的产权人,为了要回自己的住房,王奶奶将自己的孙女小蕊和李先生告上法庭,要求确认两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 U4 O# M; _/ G& Q0 c; m4 n3 A; L/ X; m! E王奶奶诉称:“2008年8月1日,我孙女小蕊在我不知情和未经我授权的情况下,与李先生擅自签订《北京市房屋买卖合同》,将我所有的101号房屋售与李先生,并于同年11月12日办理完毕过户登记手续。我直到2009年3月下旬才知道自己的房屋被小蕊擅自出售。”
2 q5 ?# F! [: b" {李先生辩称:“王奶奶所述不是事实,我在购买本案房屋的时候是经过王奶奶的授权后,才与小蕊签订的买卖合同,并且我已经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证。不同意王奶奶的诉讼请求。”+ _% w$ H! f8 `. m
经过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书认定,李先生提交的王奶奶所写授权委托书(委托小蕊办理房产上市手续及出售等事宜)上的签名并非是王奶奶本人的真实签字。* _8 n- L- |4 }# N

; R% b% r( J+ _1 ?5 D本案提示:注意区分无权代理、无权处分、善意取得等制度,理解深层含义,结合实践分析。不能生硬套法条。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2-20 07: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溜达的猫 于 2011-12-20 07:42 编辑
% P: g0 a5 A9 P; G: [8 p; j2 R' E* \6 j% J& x( T$ G3 D
【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11】原告曹雷诉称,诉争房屋系父亲曹利婚后于1998年从单位购买的,购房时曹雷支付了4万元,妹妹曹梅未支付任何费用。2005年母亲赵芝去世,2007年父亲准备再婚时,曹梅以“肥水不流外人田”为由,再三催促父亲将房屋过户到曹梅名下。曹雷此时身在国外,房屋过户的一切手续均由曹梅带着父亲办理的。曹雷近期回国后得知此事,认为诉争房屋应按法定继承顺序继承,房屋没有办理析产,父亲与妹妹之间的赠与行为不合法,故起诉请求法院确认曹利与曹梅之间的房屋赠与合同无效。
& C; ~1 K  E4 i! `# C# B    9 s/ f" F" c8 b. U7 X2 ^% |$ E
+ K' z! R2 f8 U7 K' G: N1 ]' b
被告曹利辩称,同意曹雷的诉讼请求,其没有把房子卖给曹梅,也不清楚合同内容,曹梅让其签字就签了。
! O- K% T7 @6 ]- w" X被告曹梅辩称,不同意曹雷的诉讼请求。并提出了以下答辩意见:; }0 O  B% C" z  w0 O3 F5 y
1、合同双方是其与曹利,曹雷不是合同主体,无权就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提出任何请求;
0 W* o3 {$ V  H6 F9 Q. j2、曹利与其并非赠与关系,而是买卖关系,曹利自愿签署合同并亲自到政府主管部分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并非其一手操办,且其已向曹利支付了对价35万元,房屋租金收益一直归曹利;曹利在2005年母亲去世时即已再婚,其并未再三催促房屋过户;
" |8 V5 l6 n8 b- G  r8 c1 n2 W2 V  a+ n+ C' w% e
3、从遗产分割的法定程序后,母亲去世后,父亲取得房屋三分之二的产权份额,曹雷与其各取得六分之一的份额,此时各方对房屋由共同共有转变为按份共有,曹利与其对房屋的份额达六分之五,有权处分该房屋。此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分割遗产中的房屋时,应依据有利于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继承人的实际需要进行处理。因此涉及对房产的分割时,应依据对该房产的照管、经营,有利于该房产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曹雷为外籍,久居国外,曹利年纪较大,二人均无充分精力照管房屋,只有自己照管房屋较为合适。依据该原则,该房产登记于我名下并无不妥。1 Y# E5 ?1 p. U9 a7 p5 ^

7 Q: S' m& |7 I4 {* y! Y4、其已将房屋抵押登记至银行名下用以办理抵押贷款,若宣告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必将导致其丧失房屋所有权,银行丧失抵押权,因此从保护银行权利的角度亦不应宣告合同无效。
$ v' Z. Q5 z0 ?, C/ c# b  @! F5 X2 g0 K+ _
提示:与前例对比,区分无权处分、无权代理,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分析被告主观善意与否,找出被告答辩错误之处
) r- D7 K  l  M9 C; M, G注意:并非进行了房产过户登记就万事大吉,就可以确定物权人。有错误登记情形、无效合同等各种情况。1 @0 F5 r, X5 z  @7 I9 [9 j) ]: ^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11-12-20 08: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法下资料及习题 012】甲要向乙购买一幢两层楼的别墅,价钱40万。甲首付了20万,并住进别墅。双方签定全同,在一年内付清余下的20万,在付清余款后获得房产证。但就在这一年中,别墅因遇天灾而倒蹋。甲要乙退还20万,乙要甲付清余下的20万。
+ W$ ?8 ?9 m1 y5 ]3 A( `. m
1 Q7 G9 s4 x( S0 g9 O4 i提示: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承担的界限,根据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理解交付。参照商品房买卖合同(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中风险转移的界限。
8 p* M4 ~3 k; d7 ~!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滑块验证: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5-4-9 14:42 , Processed in 0.1740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