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同小吉 发表于 2009-5-27 14:28:23

仿何兵版:人民教育如何贴近人民

  近来听了几个大学教授的讲座。总体感觉是,教育乱象惊人。我的亲身经历使我确信,教育改革成效甚微,教育系统亟待整顿。

  我国教育的乱象屡现报道,“美女献身,教授给题”的丑闻,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的教育系统,亟待一次全面深入的清理和整顿。整顿不应由教育部门主导应由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主导。这些年来,我国在教育规模上有了很大突破,但教育的最终成果要以质量来衡量。教育质量不高,学校沦为盈利场所,非常让人痛心。

  反思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我的判断是:趋利大于取义,规模重于质量。教育改革应当向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方向努力。没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规模化,只会造就叫兽而不是教授。前教育部副部长张宝庆在离任前大胆放言:“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像解决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的事情,下边根本就不听嘛,连这样的政策都不执行,还说别的吗?”张宝庆的仗义执言,受到了包括网友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赞同,也让很多教育界的精英们感到如坐针毡。在我看来,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宝庆所反对的教育不以学生为本的倾向是存在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时期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就成了教育改革的重大议题。笔者提供以下建言,供各界批评:

  一、打破教育神秘主义。教育神秘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受到批判,但在前些年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神秘主义再次抬头,形成一股教育造神运动。大学教授被视为“教育帝国的帝王”!教育界将师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行过度夸张,为教育塑造神秘的形象。其大意是:教育是如此专业和复杂,老百姓不懂,只能让专业师资来操作。教育神秘主义成为教育远离人民的理论渊薮。教育当然有其专业性,但不应对其过度夸张。教育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以人民群众理解的方式,将知识和技术普及给人民群众,而不是相反。否则不仅会形成教育神秘主义,还会在专业化借口下,形成学术神秘主义和科研神秘主义。

  二、教育走近人民。教育只有走向人民,才能被人民认可,而前提是教育应当提供各种方式,方便人民接近教育,了解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让人民自由充分地接受教育,让媒体自由报道,而不是设置条条框框,限制甚至剥夺人民的接近教育权,或者只允许记者说学校如何好不能说学校如何差劲。记者们报道无需经教育部门和学校同意,人民听课可以自由进行。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学校打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旗号,为记者报道和人民听课设置了诸多不当条件,如不交高额学费不让入校学习,未经同意不得报道。既然人民需要受教育,为什么不能不交钱就去上学?记者不能自由报道教育,人民如何了解和接近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方便人民感受教育,观察教育,而不是相反。世界上很多国家,受教育的费用都很低,学校也可以自由出入,未见有任何限制。

  三、实行人民陪教。有人认为,教育是很专业的事情,让人民群众都当教授老师,那怎么能行?个人以为,一些人民群众并不比教授愚钝,很多时候和很多方面甚至会比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教授高明得多。过去有过贫下中农办教育的提法,虽然被很多人诬蔑为可笑之举,其成效却是有目共睹的。文革期间培养的工农兵学员,很多人不都成了各条战线上“顶梁柱”了吗?这些人并不见得比现在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差到哪里去。所以,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选择客座教授,不能让那些精英们在教育的讲坛上一手遮天,甚至于误人子弟、秽乱学堂。

  四、人民参与教授和老师的遴选和考评。有一种说法需要批判,这就是社会终究会有失业者,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就业是不可能的。这是对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的根本否定。如果培养的出来的学生没有啥真才实学,或者只知道出卖色相偷题、抄袭论文蒙混过关,这样的学生能有用吗?如果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教育还有啥用?只有让人民有秩序地参与师资的遴选和考评,将教授和老师的命运掌握在人民而不是教育官员手中,教授和老师才可能是为人民的教授和老师。教授和老师任前公示,教授和老师民意测评,教育职业同行测评,乃至师资民选都是可以选择的制度。

  我的总体观点是:教育改革应在教育职业化与教育民主化两个方向同时推进。没有民主化的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教育。我的观点能否成立,请大家心平气和来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仿何兵版:人民教育如何贴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