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大凡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常常会引起人们的一阵恐慌。当年外国人拿着照相机给国人照相,国人以为是慑魂而惊惶失措,便是一个例证。从人们的心理上看,新的就是坏的,于是人们怀旧恶新。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封闭的大国,情况尤为如此。我们已经习惯了地大物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于是,我们从本能上就是排斥外来的东西的。
WTO就是一个地道的舶来品。单从这三个字母就足以为证了。自然的,中国要加入WTO,便同样引起了一阵恐慌。
首先是“狼来了”。狼是吃人的,当然是坏东西。我们于是常听说加入WTO后,洋货会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会给我国的工业造成冲击,会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会使农民的粮食卖不出去。为了强调这种影响的严重性,把我国的工农业称为民族产业,这种“冲击”所产生的后果称为社会不稳定。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自然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事实上,WTO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一样,不过是一个各国谈判的场所。各国在此就降低关税,开放市场进行讨价还价,承诺什么,不承诺什么,都是一国政府自己决定的。政府肯定不会引狼入室。WTO谈判所形成的一系列规则中,明确规定了一国在出现外国产品大量涌入、对本国的产品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保障措施。实践也证明,WTO和关贸总协定从其最初的23个成员,发展成为今天的139个成员,从没有出现上述“狼来了”的那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WTO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组织。
但既然有人感到害怕,这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新的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旧的事物造成一定的冲击,这就如照相业的兴起,必定会冲击传统的画像业。让我们静下心来,从一片“狼来了”的呼喊声中细细分辨,除去那些跟着起哄的声音,就会发现,真正带头喊的那些人,正是即将受到冲击的那些人。有些企业长期在政府高关税和优惠政策的保护之下,效率低下却享受着垄断利润,汽车业和电信业恐怕是两个最典型的例子。汽车关税非常之高,电信业垄断非常之强,加入WTO,就要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外国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些人眼中,显然无异于要吃人的狼了。
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具体地看看这些连哭带喊的人是否值得同情。汽车经过十几年的保护,仍然停留在一个低产量、低质量、高价格的发展水平,以至于这个被当初以“幼稚产业”加以保护的产业至今仍然是个“娃娃”,只不过是这个娃娃已经快要长出了白胡须了。电信业的弊端更是人们可以每日感受到的。且不说服务之劣之差,安一部电话要排队、要等上好几个月,还要忍受那些人的白眼,单就初装费和计费方式,就无异于巧取豪夺。这种对百姓进行无情掠夺的行业,难道我们还要去同情吗?
就从受保护的行业来看,长期的保护也定会对自己有害,不利于它们进取、发展。这就象被宠坏的孩子,可以一时养尊处优,结果却是贻误终生。粮站就是一个例子。我们都还记得小时候排队买粮,干部都把自己的子女安排进粮站工作,因为那时侯,粮站是唯一能买到粮食的地方。但我们今天看到,那些粮站的工人连在门口摆摊卖馒头都不如个体户干得好。你在解气的同时,难道不觉得他们也有些可怜吗?
WTO以自由贸易为宗旨,力争使外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有同等的待遇。首先,它要求各国政府降低关税,使外国产品不致于未进入国内就受到价格的歧视。外国产品进入一国后,在税费等方面要有“国民待遇”,不得多加价、多收费。另外,对不同国家的产品,也应有同等的待遇,这就是“最惠国待遇”。
如果按照WTO的规则去行事,受益最明显的就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从此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外国货了。当前很多人期盼的汽车降价,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WTO对企业是有好处的。首先,竞争对企业永远是一件好事,而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肯定会是很好的老师,教会企业如何经营。虽然WTO并不管一国政府对本国的两个企业有什么不同的待遇,但给予外国企业的待遇,如果不给予本国部分企业,则当然是说不过去的。因此,WTO对企业意味着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加入WTO,决不意味着国内的市场全部拱手让给外国人。中国市场巨大,人口众多,我们自己也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就拿汽车业来说,我们的农用车、轻型车是有优势的。我们应该把资源集中到这些方面。就是豪华汽车,我们也可以通过合资,为大汽车公司生产零部件等,为我们自己提供就业和生产的机会。同时,加入WTO也不意味着外国产品单向流入中国。开放是相互的,我国纺织品等传统优势产品会有更多机会进入其他国家。随着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品质量、价格优势的增加,也会有更多的产品销往国外,家电行业便是一个例子。这个行业受保护最少,而今天恰恰发展得最好。因此,人们常常拿汽车和家电当作坏孩子和好孩子的典型。
WTO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是很大的。WTO规则主要是约束政府行为的,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行为的干预,要求政府实行管理透明度,政府的行为要接受法院的监督,政府不能采取偏袒某些行业的经济政策,等等。这对我们这个正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生活中还发挥很大控制作用的政府来说,的确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有人正确地指出:加入WTO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管理行为的挑战。
其实,这主要是政府观念的一种转变。政府应该致力于创建一个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搞好社会保障,改善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提供服务,而不是想方设法管企业,甚至是挽起袖子、自己操刀经营企业。政府应该想得开,只要企业发展好了,经济上去了,税收增加的,政府手上有钱了,照样可以干大事,照样可以呼风唤雨。这个世界,有钱的人说话才是最有力的。
随着贸易和人员交流的增加,人们的观念、思想也必然跟着变化。这在短期内可能也会引起一阵恐慌,因为有很多思想和生活方式是我们看不惯的,因为那毕竟是来自外国的东西。但从长远看,文化的融合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必定有好处的,这与企业面临外国产业的竞争的道理一样。遇到了另一种文化,才会吸收其文化的长处,并进而更深地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长处。这就象很多人到了外国才知道了什么是爱国、也更爱国了一样。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开放的社会。一种自信的文化应当敞开胸怀、迎接别人,这才是明智之举。
WTO对中国的影响将是方方面面的,但这种影响不会是立竿见影、泾渭分明的。WTO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要求各国开放市场,扩大交流,而我们改革开放二十年所走的路,正是这样一条开放的路。因此我们说,加入WTO与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没有WTO,我们也会改革开放。因此,准确地说,加入WTO,对中国意味着找到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目标。
加入WTO,还意味着中国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论坛上取得了发言权的同时,也承担了允许别人监督的义务。WTO是一个多边的场合,其他国家可以在此要求中国履行某些义务,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WTO秘书处也有定期审查的机制,让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大白于天下,以促使各国履行其义务。受到督促的人,肯定会走得更快。
因此,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加入WTO,认真履行义务,在WTO规则的框架内行事。我们深知中国文化的同化力,这当然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但我们不希望看到WTO这一套西方的规则,到了中国这里,变得面目全非。否则就辜负了人民的期待、世界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使中国错过了一个绝好的发展良机。
加入WTO,圆了中国人的一个大梦。中国从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到30多年的事实上与其没有关系,再到14年的申请复关和加入WTO的几起几落,今天我们终于来到WTO的门前,即将成为WTO的正式成员。中国与WTO的关系史,是新中国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我们的挫折和进步,在其中都得到了折射。今天的这一切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才是。
【写作年份】2002
【学科类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