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次从人民法院报读到关于新任法官先需从事信访岗位的新闻,我很不以为然。但近几年,这类报道越来越多,大有形成制度、蔓延成灾之势,让人不得不说几句话。) }/ z2 q! t2 Z3 U- ^6 J& {; n: c3 z
我不知道这个制度的始作俑者是谁。但上网简单一查,就有广东佛山、上海一中院(http://rm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808A>;http://www.shezfy.com/HotView/Detail.asp?id=351A>)等全国较为知名的法院在实行这项制度。更为让人吃惊的是,辽宁省高院已通过内部规定的形式在全省法院系统推行了这一制度(http://news.nen.com.cn/77994956827918336/20050824/1745981.shtmlA>),这就让人实在想不通,这项制度真得这么有效吗?有值得大力推广的必要吗?
& i/ ?$ T7 P& r# s 作为我们法院系统的人都知道,我国法院的信访职能由来已久。但对其设置,机构改革前一般设在告诉申诉庭,后来,根据最高法院设立立案庭,并为充分发挥该庭对案件的程序性把关作用,将信访职能归由立案庭管理。由于法院人员配备等原因,一般负责信访工作的都是年龄较大的老法官。因此,像笔者所在法院,一般干警就爱说“还差几年就去干信访了”,意为离退休年龄日近。从笔者掌握的情况看,相当部分法院就是这种情况。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上述法院才适时推出了新任(初任)法官接访制度,以此改变人员结构,为信访工作输送新鲜血液。这就成了我们法院系统所谓的制度创新!8 X8 ]. M! |4 U$ Q1 F/ ^, y
我想再问的是:这项制度有效吗?. l* W; k" G3 o+ f' L* T, C g% D
前几天单位组织收听收看了山东省政法系统英模事迹报告会,里面有个女法官、山东龙口法院陈波,她讲了一个自己亲历的事或许能说明这个问题。陈波1990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龙口法院,该院又分配她负责信访工作。一天,一位女同志因为不服法院生效的离婚判决来访。初出校门的陈波同志很是耐心,从法律适用等方面对她进行了解释,无耐这位妇女不听这套,从桌子上拿起一杯子水就泼到她身上。看看,这就是新任人员(当然,她还不是法官)接访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新任法官一般都有几年法院工作经历,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对此,笔者不持有异议,但对一个法官来说,几年的经历是绝对不够用的。笔者从事法院工作十年矣,但现在却是不明白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许笔者天性愚笨,但与许多资深法官谈起来,也有这种感受。仅仅几年经历能行吗?
+ A- Z) `; u( h/ r' J5 `' b9 @: y 我们为什么用老法官接访?一个法院的人员结构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年龄和阅历是年青人与他们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的年青法官有时间、有耐心倾听一位信访人倒三不着两的叙述吗?我们看病为什么愿意找老中医,他们的工作热情、他们的理论知识能比得上现在的博士生、洋归派吗?笔者初任法官时,接手了一起离婚案件。审理中,女方当事人问“大兄弟,你结婚了吗?”“你知道婚姻的学问吗?”两名话,吓得我落荒而逃,只得申请庭长易人审理。现在这事过去五六年了,后来再审离婚案件,我总想起这事。没有婚姻这种经历,你有什么资格、凭什么才能去审理、去裁判这种案件呢?推而广之,我们的新任法官们接访效果能好得了吗?
' ^2 l3 }* v) j$ [, r7 K 有一句话想说很久了。为什么我们的法院总喜欢这种创新,造这样的新闻?法律是保守人的职业,只须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就行了,可别以为老的东西都是有害的,非得推翻重来不可,事实明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D5 V6 ^( C: a! U 行文即毕,想起了闻一多的诗《一句话》,摘录于下:, k/ `7 b2 E* k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 w+ A2 I2 i0 x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d8 ~& I: U; m2 S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0 r! h# R" T# P3 I# y! s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q1 W$ k3 S$ H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2 T% [5 U. i& L5 l( ^( b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2 a; J X- m/ w 爆一声:* {) @) i6 [1 d: t1 e1 m0 ^) ]
“咱们的中国!”+ V( x, x& Z- N4 \. r/ l1 I! ]
?????
% B& V' }- l) n) h8 j: m- s0 l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0 p l) I8 ?. p* Q. b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q2 D7 P, N; z) t+ d1 d: L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 ~" l- r! q0 L2 W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0 s( @- Q( ] j* y$ ]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9 v" d# I' Y M" x0 m/ [& o- Q! O 等到晴天里一个霹雳,
9 F$ S8 p. _' b 爆一声:
2 {! z6 A5 P) J5 T$ o “咱们的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