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5 b: Q9 j; `. C- X7 K
0 e- Z) b* ~3 M* ~ [b]事件:STRONG>
7 [* w/ \7 J3 M3 z* ~, b1 G& ]1 W1 @% w9 v2 m5 p1 u8 K4 R
- z3 i* B J& Z" O( R: @
两位老人从四川到昆明给女儿上坟的时候,意外发现自己女儿的房产早已悄然易主,随后两位老人还发现在女婿提供的一份公证书上,写明老两口已经死亡。这件蹊跷的事情还得从1987年说起。$ O# q( ^2 k( c- j% d& W
7 s. R$ j7 e, O/ M! {, r5 C& O: W# I: [9 b* P, o- n
1987年,还在成都上学的匡某,在毕业前夕的一次偶然机会中,结识了在成都做木材生意的昆明人张某某。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是,匡某的父母对女儿的婚事表示极力反对。因为张某某比匡某整整大了十岁,而且离过婚,还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但是匡某不顾父母的反对,悄悄跟张某某结了婚,并跟随丈夫来到昆明定居。1990年,匡某跟张某某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心疼女儿,匡某的母亲特意请假到昆明照顾女儿。
z4 [2 L6 K1 B) Z. `4 t' d6 X- ^6 J. P
" h' { H) a: a1 m x 到了这个时候,老人跟女婿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就这样,平静的日子持续了十年时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匡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从此,她就辗转在四川和昆明两地之间治疗,2004年3月,父母把病重的女儿接回成都治疗,不幸的是,五个月后,匡某离开了人世,随后,张某某把妻子的骨灰接回昆明安葬。' T5 A- h. T8 a$ s1 Q; J
; R$ v0 v4 s& T3 }: `% h( @# c- u* b$ y) D3 Z( y
又是一年过去了,两位老人思念外孙女,同时也想在清明节的时候祭奠一下女儿。于是,在2006年3月,老两口来到了昆明,当时,女婿张某某倒是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他们。可是刚见面不久,双方就闹得很不高兴。9 ?; K9 v0 |- `' W% C( i
7 g0 }! @; l. i; P# Q8 j6 M
2 W, I# B- J- l7 R: b 原来,张某某告诉两位老人,自己即将再婚了,所以不方便让两位老人到家里住。老两口只好在一家宾馆住下,可没住了几天,张某某就开始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四川。这让两位老人更不高兴了。这时,老人突然想起,2003年下半年,女儿在昆明江东丽景园买了一套180平方米、四室两厅的住房,当时房产证上登记的产权人是匡某,共有产权人一栏空着,当时,女儿还亲自拿出产权证给母亲看过,说什么时候父母想来昆明都有个住处了。于是,老人就向女婿提起了这套房子。% `- R# E& q; [) n, ^
- ?& g8 u/ g; N5 x y9 i+ J4 O
) D, e6 g: l9 B4 N: \% s/ g1 U" q 可是,张某某支支唔唔,就是不肯让老俩口到家里去住。气愤不已的老两口回到成都以后,拿着女儿生前配给他们的房门钥匙,很快再次来到昆明,打开了原本属于女儿的这套住房并住了进去。据说,张某某对此反应强烈。他采取了断水断电,还把大门的钥匙上注胶(水),在这样的情形下,两位老人认为张某某的行为非常恶劣,他们就去官渡区房管局去查这个房产。
: t% ?+ ]' v4 B5 w: w$ C- ~6 Q3 B! W
, Z: X, ^) j% v9 B. l) z6 p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房管局的资料显示,房屋产权证上的产权人已经变更为女婿“张某某”的名字。而有产权人一栏则是老人的外孙女!更改时间是2004年9月16号。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变更产权所有人必须由原来的房主亲笔签字确认才能进行。可是,房主匡某早在当年8月份就已经去世了,老两口认为,女儿显然不可能签这个字,另外,这套住房是女儿的房子,自己也有权继承,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变成女婿的。
6 L5 I7 L7 i9 T, V
2 Z+ k$ w: _4 o0 }+ o4 \
) l# r/ n9 [, S' v' f [b]审判:STRONG>
) ?4 t, U- { x
6 P; \" J+ b m" W4 u* m2 L( }7 ?3 n8 s4 c+ D" P
老俩口随即将张某某告上了法庭。2005年5月29号,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法庭上,两位老人这才得知,官渡区公证处曾在2004年9月16号做出一份《公证书》,依照这份公证书的内容,房管局把匡某名下的房产变更为张某某。那么,这份公证书到底公证了什么内容呢?是什么样的公证书使得房屋产权悄然易主?公证书上的内容是否属实?这桩继承权纠纷案将如何判决呢?
. l& d, M) u, M- }9 M
; k& v9 I2 |' b/ t
5 Y; x7 _) w5 d, z. ^ 法庭上,张某某出示的《公证书》上这样写道:匡某病逝后,其丈夫张某某和女儿申请继承其遗产,死者生前没有立下遗嘱,享有继承权的死者父母均已先于匡某死亡,因此,匡某名下的遗产份额依法由张某某父女二人共同继承。
' z0 [) E, F1 Q- ~8 ^/ B; Z1 U/ T- O
( B+ Y# r; I, O) {" Y
: k4 `! b4 Z7 r4 N2 r0 L7 L 原来,这份公证书中,把享有继承权的死者父母公证为已经死亡,因此,按照相关法律,遗产就由死者的丈夫和女儿继承了。面对这样的公证,还活得好好的老俩口非常气愤。于是老俩口委托律师a>,把官渡区公证处也告上了法庭。面对仍然健在的两位老人,官渡区公证处很快撤销了之前做出的公证。 张某某怎么能让公证处做出这样一份公证呢?
4 M& h8 Q: C0 f0 K. r, h8 }8 n! b9 ~) X. \$ N# J" g
% E' T! F2 N# P+ e* p 原来,张某某在妻子逝世后20天,就从自己公司里开具了一份岳父母已经死亡的证明,同时承诺自己提交的所有材料都真实有效。根据这份公司证明,公证处为张某某办理了公证书。拿着这份公证书,张某某到房管局顺理成文章地办理了匡某房屋的过户更名手续。
( ?0 T0 D9 Q1 Z$ k9 A
" M2 P( j I6 t* Y
9 S' M; b. F9 a u, C! v 随着这份公证书的真相浮出水面,公证书最终被撤销了。事情又回到起点,匡家老两口再次把以前的女婿张某某告上法庭,这次老人强烈要求法院直接剥夺张某某的继承权。$ E/ v# @1 y+ H
& V, q i& _7 h" r
# W: }# W; K+ W! z# _! n3 F 老人的理由是,女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公证书,他们莫名其妙地被女婿公证为死人,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e& }; t8 B8 z6 w/ i& }, B5 {
2 Y4 X0 {4 F O' E/ I
' S# l% r- n$ C$ M! Y! o
一审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张某某的不正当行为侵犯了岳父母的合法继承权,同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但是没有达到法定完全剥夺张某某继承权的程度,因此,在遗产分割时酌情予以少分,匡家两位老人与张某某及其两个女儿,也就是总共五人均分其余遗产。一审判决后,两位老人不服向昆明中院提起上诉。9 J: B8 V/ h. |6 K& d$ L& R
4 v1 {) b, C) O) y# m# C. s& y, U/ c
2007年12月4号,昆明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复杂的继承权纠纷案。0 _5 A8 c9 c+ d4 M! P! ] ^/ D! p
) ~" q6 o' q; i8 L' B7 J
0 G6 R6 r5 k, K4 U
二审中,张某某在法庭上强调,他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想把房子转给女儿,他自己并不想争夺财产。同时,他对公证书的来历也做出了解释。他说,妻子逝世后不久,正好有关部门要求重新办理房屋土地证,需要夫妻双方签字确认,为了省事,他想出了过户的主意。而在他过户之前曾经打电话征询过岳父母的意见,当时他们的答复是怎么方便就怎么办。可是,当法庭要求张某某出示证据时,他又沉默不语了。
9 i W0 T- A3 K. M- m
5 E; b# q6 {: ^/ _7 I; v, t
; v0 P# X" k8 Q, h 老人指责女婿企图独霸遗产,而女婿反驳说,老人在这个时候来打官司,实际上是来抢夺外孙女的遗产。$ A4 y, n" T, i! S5 H
! \ m- p/ ~1 Q! \
& \4 T& h- }4 t7 f2 n3 {+ @ 2008年4月28号,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二审法院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出示的各种证据,对一审法院的判决做出部分改判。& D6 c& ]/ Z8 Z3 N3 g" B4 }' b3 w
' J7 J, f" f2 H, \7 s
6 }+ m8 k! {; q- B% s- c: t6 G! Z( ` 首先,一审法院确认张某某享有继承权,同时酌情少分遗产的判决没有改变。其次,对其他具有继承权的亲人重新进行了遗产分配。# D" x, ~% M5 A% r4 U
& b% d3 ~8 Y, S1 T6 H5 t! i% |
1 `/ z9 W5 J% C P+ }$ ?. c [b]法官说法:STRONG>
* I1 h# ^( Z/ U9 E8 Z
( L$ ^# U0 ]5 H) X8 M% w; ], m8 k, A! y. z' s. D. n8 F
程青梅(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本案审判长):继承法a>的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了,对于侵吞争抢遗产的,在分割遗产上要酌情少分。法院首先把夫妻共同财产,包含江东丽景园的房产以及其它财产,总数鉴定折价后的二分之一分给张某某。因为那是夫妻共同财产中本来就属于张某某的那部分。剩余的二分之一是属于匡某的财产,才是遗产,法院对这部分重新进行了分配。这一半财产,就由关于本案享有继承权的5个人来依法继承。2 I/ v; Y) e( k( @" Q8 F* O4 d% ^8 v
3 b/ y: y% z+ A+ [: W+ p
- I. x. [, ?2 O9 M$ e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a>》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法院考虑到匡某的父母年迈而且体弱多病,还有匡某的亲生女儿属于未成年人,所以这三个人酌情多分遗产,张某某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和匡某形成了法律上的母女关系,也拥有继承权,所得遗产属于中等水平,而张某某因为存在伪造公证文书相关证明的情节,酌情少分遗产。
- r$ @& z' h H# l! d' n3 b! b% ?/ M' h0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