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V( w; \: R, v, o. s& s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 犯罪,故意 .
; ]6 ]8 L- _3 I- x6 c& i+ u4 _0 x4 W,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真 而后件 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 w: _ \1 f# y4 E% E8 V9 J. H" o) _ u6 i+ m) d: B$ T5 y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 排中排 .
- @: q4 p5 d4 \) i
; f# l0 I D4 z: j5 a, a1 e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 法律 . ?* l7 m* F, H9 q/ m* @
9 W! y. \9 ?# x. F) P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 |7 ]- h `' H3 K7 |/ e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8 k3 M# a) X. _' w+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8 k" r) M, [0 E& @8 y" e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 {& j* i& d6 H0 R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m$ v0 q9 j. C% p- t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N9 I* V% i3 e1 u
C. 谓项 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c0 @- U$ c# j0 T8 I3 A# v" D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 [5 V; R* w8 _, q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U2 Q# r l; \) x( e% T$ k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7 ~: T8 K& \* o+ O' I: d7 E) K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4 I# S; F" k1 b! }
A. AS B. E C. E D. IS
3 {0 d) A6 I5 A! d6 a/ N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
( c" D+ f- |6 M; O& w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6 Y" _* F3 I5 w4 O+ n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_; t1 Y* X0 u5 [) I/ |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3 f/ p, _0 r I0 p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Q" C8 M. H: q% }. m# B, S( Q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A( ^# g4 C# ~& \% q9 m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为真。! H3 ~* C% N/ _4 W& p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 B# Z. Z8 C, O/ d& Q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y3 a2 G$ {$ c6 ^# ]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6 U) s8 \; a. Y3 M7 c' U5 R' e5 Y" B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 I# m7 p. n& Y! W$ U/ S, h% t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 ~% n' \5 n% I) T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
e' V0 W" A( g3 ~- Q& Y* n A.求同法 B.求异法. C8 N g% L8 i3 _4 j$ n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4 Q% N6 ~3 V3 |* o* n: ~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的逻辑错误。
1 I, Z9 X2 K' S; ~. {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9 G9 S6 B4 `4 q+ G5 g; R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 s* n$ y' g9 z' w+ {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c8 `9 p! W p6 C& A. Z v+ Y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 r2 e5 q& r, n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t" ?7 a, ]$ C+ }5 ?) G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7 i9 |) H! P) `( O9 j( n0 W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2 O2 J2 X+ e7 P6 S7 d% H4 D- X. b, s) W2 a" D( T
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9 M2 \9 @) @# A6 C; c) q- [* Q
M. ?7 A8 i; E* _* y
四、表解题(20分)
: r0 v. l9 I* x: q1 T& _6 z7 V运用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 S5 L/ j1 i/ V0 {4 H5 X' j: l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 h8 e5 \) Q% Z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 G# @/ C. K1 Q# K2 X设“甲有罪”为p;9 _$ p1 h, ]1 s/ r
设“乙有罪”为q;
$ J5 n+ ?: e) u- O$ q: NA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4 B5 [8 t, j! {- ?. ~3 jB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9 |9 m( |, r/ x$ l) O代入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V$ G% }2 j* n* P+ p# ~2 K
P q 4 R Q2 T5 w0 E. m K) r% [
6 _- S+ {' d$ ?1 c* O
4 g* a; j9 I6 @9 R
* [$ Z5 D) `! K
' R& s9 Y2 y- V0 S# k" p3 ~. v# p1 ?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A和B两个判断 。
3 E! ~1 ~- ~6 Y t7 h- ~ h2 L& k, U- M4 Y: c* N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8 X3 ]5 j3 A) P; X" j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z- x+ b. H+ P2 p: ]; j
2. “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 @+ C9 s2 O) X! Q
* ^' n, M' Q" V4 W( Z: u参考答案* l0 D8 U+ U, Q: Q1 X
一、填空题
6 c7 F0 f- C4 r7 G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 犯罪,故意 .$ s/ n4 ^1 c0 G" P; n% k0 \%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真 而后件 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h+ x9 z9 A8 m: j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 排中排 .. g1 h$ Z. U/ W( c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 法律 .
# s$ T/ n! j3 Q3 c( F% C* d' F/ G; [2 {. D
二、单项选择题
# b3 U w" N& i2 n3 B! T- k$ RD B A D A B C D C C * p. o) t# e5 d S. K0 M: p
三、分析题4 _# x# X" |- C: Q5 a" ]
1.设已知判断为SAP,则ABC三个判断分别为 、PAS、 ES。其中:8 t0 L- p2 \+ N0 \, d
SAP与SOP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A判断,SAP→ ;& [5 n$ a, b1 Z, F k4 P
SAP不能推出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7 Y' [; {" z. Q a7 J6 u- ^% Z1 s8 Q. F 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SAP推出C判断,SAP→SE → ES。
! ?1 G/ i) i3 u4 c: ^7 y) X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 i6 F: M3 o' I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A, O5 Q. C$ I3 v, n6 K7 ~) ^
四、表解题
; |1 q/ d$ G2 s+ A& }运用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9 L! Q. c+ {, H4 c$ R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0 V3 ?. t" q7 V" X. C8 j% W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1 g1 m" x) ~
设“甲有罪”为p;
1 ?! A8 L/ k, S" I6 K- W% P6 h- e7 g设“乙有罪”为q;* ^2 W( ~# E1 Z/ n
A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p 或者q% z1 L' c4 e0 @/ \7 J5 y
B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如果p那么 q; N% t! w# i& @9 T
代入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9 ?- O" n- @; G/ ^8 @
P q p 或者q 如果p那么 q: }5 j# o& _" K7 @
真 真 真 真+ i: u+ a( v" k8 z
真 假 真 假% L1 X( B; g) _/ |& r3 M; z/ i
假 真 真 假
1 \. ] p! }# M& y; }3 F+ K7 S3 E假 假 假 假
( O) h% a/ X; D) n) p% A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A和B两个判断不等值。& Q2 k8 ?1 @! Y
* I& b4 U* o6 k0 {; O5 I+ ~
五、论述题
2 K/ R5 @5 b& {) ^$ Z+ ]1.三段论,推理错误。违反“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或答: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 w5 u. b# A, r( `% m, A& ]1 [. I2. 答:三段论,推理错误。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R( x- i ^. E2 t# p3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