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h; [1 u6 Y; f9 J$ Q' s" B% m+ e中国城市社区建设调查(社区居委会)基础情况统计表的普查对象分别为260个社区的居委会,共发出问卷256份,回收问卷243份,回收率为94.92%;其中有效问卷235份,有效问卷率为96.70%。: J$ I; U" [2 D+ ^, j# f7 g
本次抽样的社区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社区三种类型。根据回收的235份有效调查表来看,高收入社区共计93个,占总数的39.57%;中等收入社区共42个,占总数的17.87%;低收入社区共95个,占总数的40.43%;另有5个社区无法区分收入类型,占总数的2.13%。另外,本次抽查的社区覆盖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覆盖了大、中、小城市的各类社区,抽样社区具有充分的代表性。3 m$ ^+ X6 I! j, w
& ~- b6 ^5 f0 G" j& u+ U- ? 6 T* ~6 [! a8 Y: K; V' K
二、社区规模状况
! x& N& `& U0 [+ O' j, v/ f社区规模的大小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成效。规模太大,社区管理和民主活动的开展难度大;规模太小,会造成居委会办公用房、公用设施等资源建设上的重复和浪费。社区面积和社区人口决定了社区规模的大小。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社区面积、人口适中,少数社区过小或“超大”。在235个社区中,有47.66%的社区面积在0.3-20平方公里之间,有69.36%的社区户数在501-3500户之间,有56.17%的社区人口在3001-9000之间。
`* W; Y* z" C \/ H" E$ Z$ V/ X4 A P, J7 }/ {4 L
. g( ~4 _! d% w4 R: n& o. i
6 h" Q$ \7 ^ e( b& j
+ U8 r, d ^5 E9 d" z1 E* B4 ^ f4 [
0 V/ W) p: I3 |. E5 L. w! K; z
三、社区人口特征
( |5 ` v3 F: F社区人口特征包括社区流动人口及低保、失业等特殊人员的数量构成,社区居民的年龄结构,社区居民的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
+ [6 ?3 d0 h6 |! ?(1)流动人口情况。根据调查,社区普遍存在暂住户和暂住人口,只有约8.09%和7.23%的社区基本没有暂住户和暂住人口(根据事后电话回访,未填的社区大部分没有或基本没有流动人口)。社区暂住户和暂住人口大多较少,74.47%的社区暂住户在500户及以下,58.72%的社区暂住人口在500人以下,22.55%的社区暂住人口在501-1500人之间。8 ^2 P7 }8 r: C4 B$ y
(2)少数民族居民情况。根据调查,有75.32%的社区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有17.02%的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在351人以上,只有24.26%的社区没有或是基本没有少数民族。
) E7 j/ E2 o+ W s# m0 J- O) C+ d$ R2 K/ }% a2 F
(3)老年和青少年人口情况。调查表明,老年人在社区所占比例不大。近一半社区(105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在500人以下。在235个社区中,60岁以上老年人在501-1000人之间的有61个社区,在1001-1500人之间的有30个社区,在1501-3000人之间的有22个社区,在3001人以上的有7个社区。
* E! j0 z2 i- j( y; W6 A: d18岁以下青少年人在各社区的分布较为平衡。在235个社区中,在500人以下的有85个社区,在501-1000人之间的有61个社区,在1001-1500人之间的有28个社区,在1501-3000人之间的有34个社区,在3001人以上的有15个社区。具体比例见下图。
/ j x. U) L( f5 ]. o \$ B+ X7 t& q- S1 p8 D; S0 @" a
/ M p* {! r* _; M4 i6 {& g0 T* g5 ~4 L6 w7 v' W. B
8 b* k& H1 K4 d(4)特殊人员情况。如下表所示,有59.15%的社区低保人员在1000人以下。值得关注的是,有24.26%的社区没有低保经费或是没有低保对象。具体数据如下表。; N2 l/ d0 Y. {% @
( J$ C; Y* B1 F! E+ J+ ^( l
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在235个社区中,在100人以下的有66个社区,在101-300人之间的有70个社区,在301-500人之间的有38个社区,在501-1000人之间的有38个社区,在501-1000人之间的有29个社区,在1001-1500人之间的有12个社区,在1501人以上的有14个社区。
5 S) |8 N7 S' E% r4 g/ {8 {' W残疾人情况。在235个社区中,残疾人在10人以下的社区有57个,在11-30人之间的有89个社区,在31-50人的社区有34个,在51-70人的社区有22个,在71人以上的有27个社区。
' P5 F- \; ?$ l* ^/ C. l/ r% x根据调查,烈军属、孤寡老人和孤儿在社区都是极少数,有65.53%的社区烈军属在30人以下,有57.45%的社区孤寡老人在10人以下,有43.83%的社区孤儿在10人以下。
/ @/ K9 i" w/ @' Q( f, }' ]( t(5)社区居民政治面貌情况。根据调查,党员在社区的分布较为普遍,人数较团员多。在235个社区中,党员在100人以下的社区有78个,在101-200人之间的有40个社区,在201-400人的社区有52个,在401-600人的社区有24个,在601人以上的有28个社区。
! I7 D" G% h& U+ D7 \: Q$ t9 [6 P
: U9 g4 t' u5 N E5 b4 ]在235个社区中,团员在100人以下的社区有100个,在101-200人之间的有31个社区,在201-400人的社区有38个,在401-600人的社区有12个,在601人以上的有38个社区。3 Q+ ~: g0 p! p
2 f" j8 O2 ] J& ^# N1 t
社区内民主党派较少,有70个社区(占总数的29.79%)在30人以下,有5.96%(14个)的社区在31-100人之间,另有63.83%的社区未填。有66.38%的社区居住有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
/ K+ k" U7 q4 g" }- h' R! m1 T) q2 l) d* t1 K
6 H. B4 H1 _8 A四、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0 `) l. u7 i& T从居委会成员的年龄、学历、性别等情况来看,社区建设开展以来,居委会工作人员具有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女性在居委会工作人数占多数。
5 c: K) H' C! i2 m2 d% E$ y% P (1)年龄情况。居委会成员年龄呈年轻化特点。如上图和下表所示,有28.94%的社区有1名工作人员年龄在30岁以下,有76.6%的居委会有1-5人在31-40岁之间,有75.32%的居委会有1-5人年龄在41-50岁之间。7 `+ h# p& o6 i4 _
& Y# c2 y8 }4 D) i' `- x1 s! D/ I
* a, Y4 h, O6 P1 @5 X3 u% S(2)学历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以高中、大学学历居多,小学文化程度的很少。同时,也有少量研究生加入了居委会工作行列。
- H, i/ ^2 }& P' O( ~+ @$ Z) v3 i1 Y- k' [+ p1 l' }
7 n. ?3 {5 U5 s6 e
; z+ s/ z- I0 a2 K
" V' j2 W; J: v5 r: f& Q5 x
3 m; a: }4 T% l/ i. O(3)性别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中,女性在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如下表所示,有25.96%的社区只有1名男性成员,有23.40%的社区只有2名男性成员,有5.11%的社区没有男成员;有20.85%的社区有6名以上女性成员,有20.85%的社区有4名女性成员,有16.17%的社区有3名女性成员。6 |. [7 t; u6 F$ Y* S# `5 m* |
4 W5 [/ L3 v. @3 L3 ^5 B
, u, d$ }% t/ R; M% h
(4)产生方式。社区工作人员的产生,主要以居民代表选举为主,其次是其他方式(政府部门委派),再次是直接选举和户代表选举。如“居民代表选举产生人数”图所示,在235个社区中,有31.91%的社区选举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在6人以上。
+ s$ Z+ }8 i( `2 r
. g# q/ l& q1 ~$ e
1 C# {- @) L2 V' d% L
5 [' V/ L4 ~& B3 U' a/ K/ n% F(5)从事社区工作前的职业。根据调查,在从事社区工作前的职业人数中,下岗人员最多,在1-5人之间的共有10490;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在1-5人之间的共有2600人,在职人员在1-5人之间的共有1724人,待业人员在1-5人之间的共有1142人,应届毕业学生在1-5人之间的共有38人,其他人员在1-5人之间的共有116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h) x1 q3 N' X7 b( m# n; R* D1 |
( `2 n! g9 E! n
1 Z" q; D9 @5 Q# K6 w/ g E
# t! J7 @4 U! ~2 ?: d. O' H( ?" E. G" `1 z
8 }% t7 j# g8 b2 h6 B1 ]5 L5 W: L5 n& S$ G \2 c/ M
4 m% J2 T2 N7 [0 L1 E0 c3 P7 ] 8 Z/ e; w. j$ K9 p
五、社区资源及财务情况, @1 {+ u( W$ ?: }8 D
社区资源主要包括居委会办公条件、社区公共活动场地、社区的收入支出情况、社区单位及共驻共建情况等。6 A# d- W0 [- ~1 C
(1)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呈“两极分化”现象,有30.64%社区办公房面积在201平方以上,有25.53%的社区办公房面积在50平方以下。有18.3%的社区办公房面积在51-100平方之间,值得关注的是有2.98%的社区未填。
8 C9 f2 g% `( J* E, Y- E1 F& B. n4 g* L5 U4 x& \3 W* P: ]7 j
(2)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偏少,只有15.32%的社区有2处公共场地,有3处、4处活动场地的均不到10%,1处及以下的有21.7%,另有27.23%的社区未填。, w0 B6 j7 p7 a/ \$ s' h* k
社区公共活动场地面积偏小,有27.23%的社区面积在100平方以下,有16.6%的社区面积在301-500平方之间,另有34.47%的社区未填。
7 ?4 U; t0 V, c' c1 ?未成年人公共活动场地少,只有31.06%的社区有1处公共场地,有2处活动场地的不到10%,有4处、5处活动场地的不到3%,另有47.23%的社区未填。: `6 A8 f% ^+ s, u. a
3 r& j3 A( l9 \2 e* r3 E
未成年人活动场地面积偏小,有20.85%的社区面积在100平方以下,有17.2%的社区面积在101-500平方之间,面积在501平方以上的有4.26%,另有56.6%的社区未填。 (3)社区收入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社区收入普遍偏低。
- u7 z* ~" d- _( o4 h6 ~$ f2004年社区总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235个社区的27.66%,收入在1-8万元的占31.91%,在8万元以上的只有13.62%,且有26.81%的社区未填。" O6 `' G! f: }* ]! ]" U
6 j4 ?) r# x Y L# K# O' v6 t
从下图可以看出,社区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拨款太少。有28.09%的社区每年政府拨款在5000元以下,有13.62%的社区政府拨款在5000元到15000元之间,只有25.96%的社区政府拨款在15000元以上,且有33.19%的社区未填。
6 }2 P# ~% U4 V' y( ~ ! R/ h3 ?/ v* @; M' G
(4)社区工作经费不足。从下图可以看出,居委会日常工作经费偏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没有工作经费。同时,居委会工作经费也呈“两极分化”趋势。有38.3%的社区月工作经费在600元以下,也有21.7%的社区月工作经费在601-2000之间,另有9.36%月工作经费有2001元以上,值得关注的是有31.49%的社区未填。' y$ O5 {! P7 i* } x- X# Q" d
) m0 ]8 e2 m, j与居委会工作经费相比,党组织工作经费很少甚至没有。在235个社区中,有13.19%的社区月工作经费在151-300元,11.49%的社区月工作经费在51-150元之间,有57.02%的社区基本没有固定工作经费。5 x8 L$ w- @- p# |2 p% F- g8 V
: R, H" _5 j3 {" m- R) K7 j , ^& _ x$ h& d0 l0 \
1 G3 D0 u# E2 Y" C, f社区经费不足导致社区建设迟缓。如下图所示,有26.38%的社区年支出在1万元以下,有19.57%的社区年支出在1.1-3万元之间,有13.62%的社区年支出在3.1-8万元之间。另有25.96%的社区未填。$ g N- Z3 Q. G4 g# O6 |8 ]
2 \. U8 [; P+ v; {+ q4 T5 a+ G
. e5 `7 l8 q2 `6 W! P/ J
" ?% H/ x9 |7 J. y4 ]- a(5)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月补贴在社区是最高的,大多数月补贴在401-800元之间,居委会委员收入稍低,同时,也有少部分居委会主任月补贴在200元以下。分别有29.79%的书记、37.02%的主任、29.36%的副主任、28.09%的委员月补贴在401-800元,有8.51%的书记、8.09%的居委会主任月补贴在200元以下。具体情况如下表。4 W' N; e: Z, U) B$ j( g
/ w6 V& g7 j% H2 [
8 z7 b: U$ T8 J. E " T8 i0 v4 F; x. }" F- W
(6)社区单位情况。驻社区单位(包括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多少以及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的力度影响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共驻共建开展得较好的社区来说,单位提供的资源支持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a# }; r2 @8 I' `* r8 F" H# A- D8 M
如下表所示,相比较而言,社区企业数量较多,人民团体较少。大多数社区的辖区单位和企业在10个以下,辖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5个以下。! Q" W* a; g* r+ _- s
从辖区单位情况看,37.87%的社区辖区单位在10个及以下,17.87%的社区辖区单位在11-20个之间。从辖区企业情况看,58.3%的社区辖区企业在10个以下,9.36%的社区辖区企业在11-20个。5 y/ v+ s1 ?' o+ q- I
" }- [( u+ T1 @9 M% ^
! u9 J8 E9 G+ V- n1 d
; a- z3 j2 y2 t, _# h
# Q9 q; g$ T2 D: ^1 t7 `- e(7)共驻共建情况。社区共驻共建情况包括签订共建协议情况、单位参与社区工作情况、单位提供经费情况、单位参加社区会议情况、单位与社区联合开展活动情况、单位向社区开放设施情况等基本内容。从调查情况看,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在3个以下的最多,有25.96%,签订4-8个的有13.6%,签订16个以上的有5.11%,同时,有47.22%的社区未填。* Z# C9 K, }7 O! b
1 q z# Y9 c) p! F# ]& L辖区单位负责人参与社区组织工作比率偏低。参与社区组织工作的单位在5个以下的有23.4%,6个及以上的共有11.49%,有45.59%的社区未填。
0 t2 o6 u% E3 q/ ?' X7 o; G/ V2 h2 p2 z2 W; K
辖区单位为社区提供经费在5000元以下的社区占总数的39.57%的,提供经费5001-10000元的有12.34%的社区,没有单位提供经费的社区有1.28 %,另有57.02%的社区未填。
# e/ S! A( t' M: d& f4 T9 v1 Q * I9 v- b0 O+ c/ V% E
2004年,单位参与社区会议次数在5次以下的有127个社区,占总数的54.04%,在6-10次的占13.62%,未填的有28.94%;单位与社区开展活动在5次以下的有127个社区,占总数的54.04%,在6-10次的占8.51%,未填的有33.19%。辖区单位向社区开放社会服务设施太少,在235个社区中,比例在10%以下的有8.94%,比例在11-30%的有8.09%,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62.98%的社区未填。0 B: w) v8 w8 ?
4 r. _/ Z) @. U* t5 L
- M$ R' y! o' S( C) j
) d! V5 @! S% n5 S7 u& `5 @ y H/ d; f A/ ?) Z5 P
六、社区事务状况& T7 U6 d; ^8 c1 p7 Y8 n: ~
社区事务的多少可以从居委会挂牌数量、居委会主任兼职和政府下派事务的多少反映出来。如下图所示,有45.53%的社区居委会挂牌在5块及以下,有25.11%的社区挂牌在6-10块之间,有14.89%的社区挂牌在11-20块之间。
& K: y/ @; A% _$ r4 A" g/ ?6 A& T! L: \1 X- Y
从居委会主任兼职情况来看,大部分居委会主任兼职在3个以下,有12.77%的居委会主任兼职在4-9个之间;同时,居委会主任在社区内兼职多于在社区外兼职,有近一半人社区内兼职在3个以下,有16.6%的人社区内兼职在4-9个。居委会主任在社区外的兼职不多,有20%的人社区外兼职没有或只有1个,有69.79%的人社区外兼职未填。
- P; t8 V8 r( G- Z1 g" m
; H8 J* K. S( ]
9 @2 m9 h2 I0 @& s! |. k& n# P, h6 A9 @- A* X/ k
政府下派事务是居委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在235个社区中,下派任务在10项以下的有20.85%,在11-30项的有22.98%,在31-80项的有11.06%,在80项以上的有7.66%,未填的有36.6%。
# @% g) D" T( r+ e7 F5 H; z- O( R# b; S! g$ E; z: m
& x y6 ]% f1 P8 Z: z$ d% d
1 w- C& ~, b8 I: g3 u
1 s. ]( Z+ g0 B& `- A4 W6 _ + b$ R8 S+ J; j$ K( U
七、社区民主制度与民主参与状况
! A B% b) Z3 _: ]/ ?健全的社区民主制度,应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提供平台。居民代表会议、协商议事会议、居民论坛、社区对话、听证会等的召开情况,体现了社区民主制度建设和民主参与的程度。
5 H# @% D: d! k$ R' z' W
" p/ \8 u( Z; h(1)社区会议召开情况。2003-2004年,有53.19%的社区召开4次以上居民代表会议,有20.85%的社区召开2次,有10.21%的社区召开3次,只有4.68%的社区召开1次,也有11.06%的社区未填。3 |% V I6 Z, N; N, z
协商议事会议召开情况。有41.7%的社区召开4次以上,有16.17%的社区召开2次,有27.23%的社区未填。
' }) u7 x5 r6 w6 o* t/ l: J) @% P
( h3 _( o- Y: z从“居民参与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结果看,参与率呈“两极化”现象。居民参与率在10%以下的有25.96%的社区,参与率在11-30%之间的有22.13%,参与率在51-80%的有13.19%,另有25.96%的社区未填。
( w" ?$ u- c8 n! C) X% ?' ~; t }5 B. y8 ~, A, g; A4 K5 m
(2)民主评议情况。2003-2004年开展了居民评议社区居委会成员、专职社区工作者的,评议1次的有27.66%,评议2次的有35.96%。具体如下图。
. M' g+ ]0 R7 K0 a2 o9 m0 c9 F' [2 R4 r$ m
社区民主评议街道办事处1次的有27.66%,2次的有35.32%,有26.38%的社区未填。. U' V" Q9 U, a
% v! K" p9 j K O6 N; L社区民主评议区职能部门1次的有23.83%,2次的有23.83%,有33.62%的社区未填。9 `9 a2 b0 D6 z: P4 l
. l% k% R5 K* V+ b+ i) H一半以上的社区没有居民论坛制度。社区召开居民论坛1次的有31.06%,2次的有6.38%,有53.19%的社区未填。( {9 N3 f, B0 M" d5 Q
! z% X3 o3 F; V; u* I$ N) c: P
政府部门在社区开展对话的比较少,对话在1-3次的有27.66%,4-6次的有5.53%,没有对话的有6.81%,有56.6%的社区未填。
7 p: T Z% W) e4 N% z: F9 R5 ^5 w& v4 d7 L# W
政府部门在社区召开听证会的比较少,召开1-3次的有22.98%,没有召开的有10.21%,有64.68%的社区未填。* k/ v2 f; l) k/ W2 q2 k
1 x8 |3 C& w) ^+ w" b7 `" h, _
% Q4 o/ Y9 K3 \" Q5 P
0 p; y# j6 M) S
八、社区民间组织
" C' h- Z. @+ T( ]2 o9 r) b社区民间组织包括社区腰鼓队、合唱团、舞剑队等居民活动组织,义务劳动队、防火、防盗队等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小组等。通过对这些组织的数量、开展活动的次数进行考察,可以知道社区民间组织的发育状况。5 E8 f* Q- u6 @# m) q
如下表所示,社区居民活动组织在5个以下的社区有56.6%,在6-10个的有19.57%,未填的有18.72%。- G6 F5 q* k$ R, I6 G& Y' u- h
1 l6 q, L! _ X0 T% b( i, ~9 J: B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在30个以下的社区有11.91%,在31-50个的有11.49%,在51-100个的有17.87%,未填的有22.98%。
4 b1 y7 \* ~; t# r: |# \5 X5 \( o6 ] ] S& P4 r
社区居民小组数量普遍较多,在5个以下的有13.19%的社区,在6-20个的有45.53%,在21个以上的有34.04%。
) N$ x, w( c. G5 E! e5 D
% U3 D5 ~0 u& s% S在居民小组中,能够经常开展活动的居民小组的分布情况如下图。在235个社区中,比率在81-100%的社区有33.19%,比率在51-80%的有15.74%,比率在31-50%的有10.21%,比率在11-30%的有9.36%,有27.23%的社区未填。
* H" N6 f9 W& C" r
' k7 }) k: Y3 y6 ~0 {* J8 L2 \1 \$ B3 V9 |0 b" z
原文地址:http://www1.mca.gov.cn/redian/shqgz/shequjs5.html
) c: f3 O5 E7 h1 C9 c'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