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508|回复: 0

“刁民”王幸福的“和谐观”

[复制链接]
imtatew 发表于 2009-2-27 14: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自费调查暴力征税而出名,被当地一些政府官员称作“刁民”的河南宜阳县农民王幸福,在当选该县高村乡鲁村村委会主任后表示:“我和政府搞和谐不是搞妥协。我现在是,政府做好事我100%跟政府站在一起,如果政府办错事,我一样敢去批评政府”。 (见新京报2005年6月20日,《王幸福:我当村官不是被“招安”了》)2 t( B; E" h( z& ^
  一个农民能提出如此“和谐观”,实在让人刮目相看。表明当今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已今非昔比,不断加速的法治进程已给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乡村社会也在经受民主与法治的洗礼。
9 @3 f9 p; F. @7 T8 k2 g  “我和政府搞和谐不是搞妥协”,极其普通的话语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它表明,官与民、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必须建立在一些不能“妥协”的原则之上,绝非是一团和气、和稀泥。1 [3 C  e: Q' Z, l  `% F
  这种原则,用今天的学术话语表述,就是法治。法治的核心在于制约权力、保护权利,通过给国家权力划定边界,来保护公民权利不受肆意干涉。惟有恪守“法治”,才有社会和谐之道。- x+ {: V1 Z2 _! o, R
  法治的核心精神,在于依法“治官”、“治权”。因而,官与民、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和谐,关键在于政府及其官员要依法行政,这是构建和谐社会a>的前提与核心。
% L" _$ L# o) d. U  但长期以来,“重国家、轻个人”却是主流的价值取向。特别在一些地方,打着“稳定压倒一切”的旗号,不惜采用高压手段,压制公民的权利要求,以谋求所谓“稳定”与“和谐”。他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加反省,却对群众合法的上访活动围追堵截,把像王幸福一样敢讲话、敢反映问题的人斥为“刁民”“无赖”,甚至不惜动用专政力量对他们打击报复。6 q7 M$ j( g' _, V9 o# I: a
  当然,这种以高压求得的和谐,是虚假的和谐,是对法治的亵渎,是对违法的庇护,人民群众根本不买帐,一旦有机会还是要找你算帐的。正如王幸福所言:“政府做好事我100%跟政府站在一起,如果政府办错事,我一样敢去批评政府”。4 |- Z* o, B& [2 N$ Z0 U
  我赞叹于王幸福的“和谐观”,他朴实无华的话语中,居然道出了一种法治精神。 “我和政府搞和谐不是搞妥协”,简直就是一句现代法治格言。愿它不仅仅属于王幸福。, v" D- }# W: g! }+ w0 J

: ]! k) S4 r! u+ p7 m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研究生)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6:42 , Processed in 0.0872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