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于自己一年多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基于对佛山日报10月8日报道老人乘坐无人让座一事的义愤,拙作《让座事关公交形象与城市文明A>》得以入编辑慧眼,刊于该报9日观察版。11日,该版又刊登了甘剑峰先生的《让座需要环境教育》和李亚广先生的《不能一味指责年轻人不让座》两文,对笔者观点予以斧正。所谓理不辩不明,我虚心听取论者观点,但亦有权捍卫个人论点。: y% T; k/ D5 D8 e
+ O4 U: ^' e" A- `
; V8 X/ N/ K$ Z9 J+ t 一、甘先生认为公交车里的宣传不到位。这当然是事实,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当前缺少一种公交文明,即缺少一种文明乘车的习惯养成。红灯停红灯行等宣传从娃娃抓起可谓入脑入心了吧?为什么闯红灯者数见不鲜?其实,就我所见,许多公交车上贴有“请主动为老幼病残等有需要者让座”的标语,偏偏许多年轻力壮的人就心安理得地坐在“老幼病残孕”专座上,这是提醒所能解决的吗?
1 e6 u% e8 |0 \3 q6 y
& p& y- L, ?* {4 W' @" Q5 D* |0 e2 c, h9 [4 S6 \0 H4 J5 j
二、甘先生认为应从自我和家庭(自己的子女)做起。这是笔者所赞同和身体力行的,但也必须承认,在数以百万计的乘客中,个体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没有一种大氛围,这种小习惯不但难成大气候甚至可能被同化,最终形成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 a6 f; x g6 a
; \) P5 s2 P/ ]
9 D) d' o: N5 y. m 三、李先生在文章中认为公交不完善,导致乘客人满为患,使年青人也没有心思让座。这也是事实。但我们的讨论就是面对这一现实而引发的,如每辆公交车都上空空荡荡,何须让座?笔者坚信:公交车运力有限自然可以通过增加车辆投入、增加线路等人为方式解决,但解决让座问题却不是人为可以解决的,这是一种长久文化积淀和养成的结果。
3 E+ y5 z: a- H+ p3 k& y; @
# |2 }) E4 ~& Y; ` ^( o
& v3 J- u, a5 w: l; x 四、李先生认为有些年轻老人情愿站着说明自己身体健康,并举出南京某大学生因一再让座被扇耳光一事为例证。其实,新闻就是非典型的东西,典型者如我们每个人都吃饭睡觉这肯定不是新闻。新闻界的“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a>是新闻”更是明证。再者,新闻中这位大学生是一再让座,且因说话理解问题(“剽和嫖”同音),致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误解而引发。我们当然要大张旗鼓地弘扬这位学生的精神,也要对这位老人的不文明举动予以抨击,让座是礼貌之举,即便言语不当也不能动手打人,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我们也要分清,任何事物过犹不及,你让座是文明之举,但一再让座就有点过分了。换言之,人家老年人也有不接受让座的权利。但我的问题是:不能认为所有老人都愿意锻炼身体吧?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在车上让座老人都坐了?为什么没有人给我们耳光(当然,不说谢谢不在此列)?难道一位独臂老人也愿意在车上锻炼其另一手而不愿意入座吗?还是那句话,我们倡导一种文明而不是一种强制性、僵硬式思维。
% a# Y5 o# x8 M% ~" d5 t
# v) C! `# h9 h- ?$ p- f( o; M, d! L3 B- K/ c
再重申我的观点,公交文明是一种养成,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年青人必须让座老年人必须接受式的一种法律规定。当然习惯养成后,可能有人仍然恣意妄为,与大众想法不一致(坚决不让座),这就靠道德、舆论、教化的作用,而不是行政、法律手段。1 n% b" I0 |# s
- c3 j4 `4 ?; H9 c
- z K9 ?% V+ [' j1 q n1 X, { 仅以此与甘剑峰、李亚广先生商榷。愿闻其不同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