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324|回复: 0

颜江瑛的发言值得警惕

[复制链接]
dKPqjjrf 发表于 2009-5-9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5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政法司副司长颜江瑛女士表示:绝不能因为郑筱萸一个人而否定全国药监系统,也不能把郑筱萸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引申为这个系统的错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www.scio.gov.cnA>,2007-05-31)& l$ S4 `! y! s: I& V- X! B

: a% R7 r& Z: j( N9 ]  颜江瑛此语,如果仅从字面来理解,自然是无比正确的真理。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能因为乌鸦是黑的,就说所有的林中鸟都是黑的,这是起码的常识。老百姓固然痛恨腐败,间或也难免会有一些情绪化的发泄,但还不至于丧失理智,因为一个郑筱萸而否定全国药监系统,或者把郑筱萸的错误引申为整个药监系统的错误。这一点,从媒体及网络发表的评论,就可以看得出来。
5 F( M- e* |  G4 Q# \8 l* L8 E# x% X1 W$ z6 y
  既然并没有人把郑筱萸与全国药监系统划等号,发言人颜江瑛又为何如此大声疾呼、刻意强调呢?颜江瑛此举,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其中奥妙,耐人寻味。综观颜江瑛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全文,及事前、事后所发生的诸多情形,对颜江瑛的意图,可作以下解读:
0 b- f1 Q# }2 B- Q! `1 R
$ i8 ]) |7 Y8 T! }5 Q3 P8 Q  一是急于“自辩清白”。4 V) |4 c+ {; x: w

7 m* x* f: U, x& F+ K7 e! H: g, b  虽然郑筱萸等腐败分子毕竟是少数,但给整个药监系统的形象和公信力所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这个时候,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正视这个问题,抓紧整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塑形象,以实际行动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  ^. n8 C& T. b) C; G+ F
  n3 h5 b% f; H; W- l) ~* h) q
  而颜江瑛却没有这个耐心,为求“自辩清白”,她干脆自己假想了一个“靶子”,然后冠冕堂皇地提醒公众和媒体“切不可把郑筱萸与全国药监系统划等号”。
% P3 I! J* I/ o9 Q" i! }* Z3 ]% J+ Y) d
  其实,此举根本没有必要。正如不能因为出了个胡长青而否定整个江西省、不能因为出了个田凤山而否定整个国土资源系统一样,谁也不会因为出了一个郑筱萸,而否定整个药监系统。
6 N8 o2 ^+ }; y: v/ ~6 ?
; B' M: Y# C3 g) n& A  颜江瑛的这种无谓担心,只能暴露出她对媒体及公众的极端不信任,同时也反映出她对媒体及公众理性、智慧的严重低估!
2 M% E! v' e% N  V
3 u! j7 ]' _: |$ {7 f. r& _' a  二是有意避重就轻。1 c5 L/ W9 |8 w/ h
7 m2 Z" x9 v( O+ R& l6 m" e8 g
  郑筱萸等腐败分子,固属少数害群之马,不能代表药监队伍的主流。但他们毕竟身居要职,把他们的问题与药监系统存在的问题截然分开,显然不能成立。2 K# ?# W% o5 N4 A9 }/ g( }
& p6 B4 S6 ^- _+ c* }  R
  在今年2月13日全国药监系统集中教育活动专题分析大会上,吴仪副总理指出: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制度不健全,导致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此话可谓一语中的,道破了药监系统腐败多发的制度根源。
6 l6 [, X* _9 j" C3 t# G! o
$ d/ d+ \7 g4 s2 }# S* o  因而,检讨和反思郑筱萸一案,决不能抛开药监系统存在的问题。正如这些年,全国交通、银行等系统大案频发一样,背后都有其体制、机制上的根源。如果抛开对制度的检讨与完善,其结果必然是“腐如韭、割复生”,治标不治本。
" \" k$ }. K8 ~% D" \' T# ~3 W+ L) t1 m1 A% h5 b2 t9 Q% h9 A8 v
  但颜江瑛却对药监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采取了刻意回避的态度。她说“绝不能把郑筱萸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引申为这个系统的错误”,但她忽视了一些基本的事实:在全国药监系统,果真只有郑筱萸一个人犯了错误吗?被称为郑的“左膀右臂”的原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还有原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国荣,及浙江省药监局原局长周航、原辽宁省药监局局长张树森等不同级别的药监官员纷纷落马,大案频发、窝案丛生,难道都是偶然的个案,与药监系统存在的问题无关吗?颜江瑛此语,显属强词夺理、避重就轻。
7 N; D) Z3 K# N6 |
9 W1 ^( ^. ~6 g" V! b; T  这一点,还可以从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另一句发言体现出来,在记者问到“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到底有多少人因为腐败和失职而被捕”时,颜江瑛以典型的外交词令回答说:“这个问题因为属于司法部门管,建议向司法部门询问。”这种荒唐的回答,再次印证了颜江瑛的避重就轻态度。
/ Q% k) l" Z3 r
& U% h/ S4 b- ], d( h1 i$ a7 H  三是企图以“锯箭术”对抗系统整改。
$ C, l( Q0 u# o; C  @  ?+ h' q  R6 ^5 i) Q3 E& h) i. W; p- {
  郑筱萸等人的腐败,是药监系统这个肌体上长出的 “毒瘤”,而并非外来射入的“毒箭”。对这些问题,如果是仅仅实施外科手术,搞“锯箭术”,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正确的做法,自然是痛下决心、标本兼治、正本清源,从制度上找原因、下猛药。
3 O0 h4 N' s  t( F; Q/ }
6 l/ F; K5 S5 B8 ^: U  从中纪委有关负责人的谈话及吴仪副总理2月13日的讲话看,中央的态度也是十分鲜明,那就是必须查找漏洞、完善制度,举一反三、抓紧整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  s* u8 X; {$ n  i! K; \
6 h6 N( L! S7 }: h6 A
  而颜江瑛的态度,却颇似“锯箭术”。她把郑筱萸的问题与药监系统的问题截然分开,似乎郑筱萸的问题解决了,药监系统存在的问题也理所当然解决了,这无疑是在避重就轻、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 ]9 P4 f7 ^8 j$ \& \8 u8 B8 i
6 L, a1 x3 O* h9 n5 h2 H9 ^  从有关媒体报道看,颜江瑛的这种误导,确实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6月2日的《中国经营报》专门对此予以澄清,该报道说:“据悉,5月31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女士表示,不能因为郑筱萸一个人而否定全国药监系统,也不能把郑筱萸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引申为这个系统的错误。据此,业内有人认为药监系统的反腐风暴即将终结,很多人都可以‘松口气了’。然而记者了解到,政府对药监系统的整顿不会到此止步,‘对药监局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机构还会继续查办。’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更深入的反腐行动正在酝酿之中。”6 Z* n# i1 H$ T" [

2 `" N, k0 H$ r/ }0 @  可见,颜江瑛的发言,还有着故意释放某种信息、为本系统的一些人撑腰打气之嫌。只不过,这只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随着中纪委反腐行动的继续深入,一切想在反腐问题上“踩刹车”、“松口气”的奢想,自然是破灭了。$ s1 U4 d2 g9 y! Z3 d" `4 _

" l8 ?6 C, ?1 f- |* `4 N, A4 n  在反腐行动不断深入、药监系统面临整改之际,颜江瑛发此言论,如果仅仅代表她个人,倒不足虑。值得警惕的是,她是新闻发言人,她的言论还代表着国家药监局。2 f( V2 [# C5 z! M# u

7 b' g. Z& E9 G! c5 U9 {% {  如果真像她一样,在国家药监局及全国药监系统,仍有许多干部抱着类似的想法和态度,则对于能否彻底清算郑筱萸等腐败分子的罪行,重树全国药监系统的良好形象,是大可值得怀疑的。# V) C! L; b% D( \! v0 Z2 H% _& E9 M
1 C  H: t0 E. s( @$ M
  由是观之,对颜江瑛的发言不可小觑,也值得警惕。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4 02:25 , Processed in 0.0760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