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学开车、买小车已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潮流,许多家庭把拥有一台私家车作为一种时尚。然而,在众多的车手中,广为流传着交通肇事如何善后的二大潜规则,少数司机还把潜规则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实际上,这二大潜规则是司机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是对我国现行法律的一种曲解。
$ D6 V6 y' B5 S- n8 {' X0 Q$ t8 E1 B u1 Y. z0 R. v0 z1 U7 {
8 H8 C% A, e" ]0 E; l" ? 潜规则一:投案不如逃跑
) g* Q A9 @, s a; }1 G
& M3 u4 f8 r7 i( Z+ p. B7 A" ?
, ?/ R% L) C* w4 e% i1 J8 K% j “投案不如逃跑”就是司机开车撞了人以后,如果没有人看见或趁夜黑风高,赶紧溜之大吉。事后,交通警察找不到肇事者,事情也就不了了之,自己不需要出一分钱,更不会承担法律责任。事例如下:
0 [% ]+ f; V3 W% H: L2 A! P* r1 `
! e$ q( c) W% [# z0 r! B0 t5 d" i2 X0 p2 \* A
2007年4月25日下午,一名四川籍男子在东方市新龙镇高速路口处遭遇车祸,肇事车主不顾被撞男子生命垂危,迅速驾车逃离现场;
$ W. [$ G! D; F2 v$ ]/ T, X4 {4 U- K
* m3 g& n: E4 t5 L+ f( C+ E6 f) `3 S& p
2007年5月14日清晨3点多钟,岳阳市出租车司机陈国胜吃了夜霄,喝完啤酒后,送两位学生到湖南理工学院返回时,当车子由西向东行驶到四化建路段后,撞伤一名妇女,陈国胜见前后左右没有人,急忙开车逃离现场,被害人于第二天抢救无效死亡。
0 K E1 _* ^! A. M+ W; M
7 N: _, Z" B% A! B4 h9 q6 M; e# r
$ G; {6 u! v9 c; I2 k4 M! ^ ……
! N! K0 l# ~ U: d
o8 y' X! y# \6 Z
5 t6 o# F! V, b" O$ b. Y 潜规则二:撞伤不如撞死
. G$ p5 m8 g, p3 y) \+ a0 O- l8 R s9 @
! f! e1 Q: P& u) k! j: t$ Q2 b- ]
撞伤不如撞死就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致死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死亡,或肇事后,主动采取“积极”手段,致使被害人死亡。这样,就可以一次性的在法律上了断,经济赔付也比高伤残赔的少。事例如下:
' w/ h+ @ V$ V- `/ B) H) k4 Q" b$ S
% l- F, M1 |6 p6 I% G) x
石家庄一个叫马英豪的司机,把人撞倒后,竟然掉转车头,全速从伤者身上轧过去致死。当时车上还有其他人,试图劝阻,马根本不听。事后警方调查,排除仇杀等可能性,马本人则一言不发。据猜测,他就是撞伤不如撞死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b/ e m7 g( Z. H
; v" g/ @" ^& j3 v9 Y3 F& q
7 f9 _4 H$ P$ e- t3 m& y 2006年12月20日,四川都江堰市3岁的新新在国堰宾馆大门前玩耍时,被一辆奔驰车碾在车轮下。奔驰车内当时坐了四个人,两名中年男子从驾驶室和副驾钻出,下车看到孩子被碾后,居然再度返回车内,残忍地倒起车来。在众人惊叫声中,巨大的车轮再度从新新的身上碾压过去,孩子柔嫩的颈椎当即被压断。该宾馆保安罗某惋惜地说道:“如果不是倒车又碾了一下,娃娃根本不得死。”
. z& L6 R: B3 C1 I) `( ]6 m- }& C& h% h, L* m* T. C m* j
' p: E g* F. `& A- p* x+ m8 Y
……) T6 b+ P( f' ]1 K% g" N. K3 L' h Q( d
# P3 b$ m+ f8 F# c6 u; B2 u, B! S* n( ~3 i/ E s; }# A" v8 {# V* d" v
应对措施6 r; b% i) u. ?6 |& C1 R
+ S$ x2 s. {- Q- _! @
8 x0 z! E( L) C- ^7 b% o8 x2 \
措施一:提高交通事故死亡成本。交通肇事成本的多少是决定肇事者是否逃逸或造成故意杀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受伤且负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一方往往会在心里进行一番成本比较,看怎样才合算,怎样才能赔付最少。从我国的现行法律来看,在高伤残的情况下,撞伤比撞死给予的赔付更高,也就有了撞伤不如撞死的潜规则。因此,提高交通事故死亡成本势在必行,也只有提高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死者近亲属精神抚慰金的标准,让撞死人比撞伤人赔付更多的钱,撞伤不如撞死的现象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 g6 @1 d3 N1 w ^$ [+ P H, Y4 j# B
; B) U8 {9 M9 l+ t |! k
B) o7 j* |# ? 措施二:规范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制度。一些司机之所以产生“撞人不如不撞”“撞伤不如撞死”的念头,往往是对伤残者的赔偿费无力承担。因此规范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制度很有必要,一方面,它可以保证受害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减轻肇事司机的心理负担,打消他们的一些不良想法。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a>》第七十五条已在这方面已作出了有关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兑现。因此,我们在制定制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抓落实,不要让好的制度变成空的制度。- W$ ^/ C. o# F$ S! c# W
% i' }6 s& a1 g% J1 Z/ r6 z6 l `
8 l% o$ I3 i% A+ s 措施三:严格执法。“投案不如逃跑”、“撞伤不如撞死”的司机们总是怀着侥幸心理,“我撞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见,交通警察一定找我不到”、“我把人撞死了还赔得少些,干脆撞死了算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存在侥幸心理的肇事司机往往会付出自由甚至生命的代价。执法部门对这种现象更要严厉打击,严格执法,不能以罚代刑,以钱代法,交通肇事在法律上犯到哪儿就应该办到哪儿,真正做到“王子与庶民同罪”、“钱多与钱少同罪”。3 G- J3 G e6 T8 s3 A6 ^
& d% F( V: U1 G7 ]6 v7 ]
6 V' u, O z1 k 措施四:加强对第三责任险的宏观管理。保险公司的第三责任险一般可以保10万,多加几百元,你可以保到20万,再往上就要保险公司特批。也就是说,你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最多可以赔10-20万,这还是在全赔的情况下,以保险业现有的强势地位,全赔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有数据显示,我国保险公司的营业额中,车险这些年来一直占营业额和利润的至少60%,堪称暴利。因此,国家要对保险业的暴利进行宏观调剂,让保险公司把责任多担一些,让肇事司机把心放宽一些。
1 } ~! W& H2 ^1 s4 @, n" E0 J4 U9 `
% N2 K, ?! a: U1 U7 C: K 措施五:加强“四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归根结底,“撞人不如不撞”、“撞伤不如撞死”现象的发生,还是国民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要培育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全民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全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广大人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a>,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