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53|回复: 0

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复制链接]
陈公主 发表于 2009-5-31 17: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成年犯罪问题一直以来为全社会所关注,预防未成年犯罪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更被广大从事教育和法律事业的人所研究。家庭稳定,社会才能相对稳定。家庭是未成年人性格、人格培育、发展的第一场所。未成年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一个成长阶段,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良好的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6 v6 m  [, z" T. q1 h; r6 }, ~: ^2 W/ e% B
  据调查了解,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诸多因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因为,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家庭,社会的、自然的环境影响都是通过家庭发生的。对人性格最易发生影响、而且影响最深刻的是家庭。家庭的影响主要是发生在父母的养育态度、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家庭的气氛上。从一些未成年人犯罪背景材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性格特点,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每个家庭由于情况的不同,导致未成年犯罪的成因亦不同:$ H3 M( N8 \$ D6 `; d; p
  ?4 o% h" e- _5 [' p" {
  一、农村家庭未成年人辍学情况严重" N$ u0 u1 M% j5 I! m% P
* T% A9 H' Z. i# x
  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涉及到的未成年人70%是来自农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仅占20%。一方面,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生活的贫困加之无法预测的家庭变故,导致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另一方面,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被留置在家中托付给老人抚养。伴随着大量农民工人口流动,造成大量家庭成员分居,家长对子女教育失去了在防止少年犯罪方面所起的中心作用。另外,在目前农村未成年人父母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还较高的情况下,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法制意识淡薄,对于子女的教育方法则更是简单化,暴力化。生活在农村贫穷家庭的孩子,自身具备的知识和教育不能使他们承受过早进入社会后带给的压力,他们往往做事不计后果,内心较自卑、孤僻、内向,甚至敌视社会,为了满足自己从家庭中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往往铤而走险。
! c0 t$ u/ q7 w+ I$ R) I3 y( Z. s  b1 f
  二、残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w- a0 n6 p, ]2 e' Y, T+ w. `
+ A- Z' h- V) G5 E+ {& p& h
  1、父母智力或身体有缺陷的家庭,如精神病、盲人,他们自己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给子女以教育。处于这种家庭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往往先天不足,在学校、社会还可能因家庭缺陷受到歧视,过早的流入社会,养成不良恶习直至违法犯罪。8 ]& |0 f9 I: a9 x

) o% w* b" }) \% s8 j5 _  2、父母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家庭,不仅使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且未成年子女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该类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又因丧失了父母的爱抚和管理,逐渐与其父母感情淡薄,从而控制他们的力量减少了,这时只要有人稍加引诱,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 R8 l# |$ z0 v; m! h: a
( Z% t6 a5 l3 v/ U$ I+ b! J" E  3、家长不良言传身教的家庭。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如果本身道德败坏,那么不仅难管教子女,还可能成为子女仿效的对象。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有的父母与邻里同事关系不和,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背后说三道四,有的平时仪表不端,有的贪图小利,有的文化品位低下等等,所有这一些都会渗透孩子的方方面面,这无形的东西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v$ D/ F0 a+ R. m8 G0 K0 ?

8 v* N, m0 \9 [3 g$ j# }  三、不正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2 C( A3 ?$ F9 D" ?9 q8 E( h  p7 @6 c; _& f
  1、过分宠溺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袒护包庇。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一旦其无理要求和过高的物质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争强好胜,有这种性格的未成年人,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只知道使自己的孩子衣食锦美,却忽视了给予自己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必要的精神食粮,不关心孩子的道德培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没有及时约束、修正子女的不良品行,为孩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伏笔”。
% ^5 W( m( b3 V( l
' i" y, b! s( Q  2.对子女放任不管的家庭。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孤僻、冷漠,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
( J5 B6 _" w( L9 y$ y' _/ {5 ]+ g
  3.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些家长信守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也不乏有“望子成龙”之心。一些家长,孩子由于调皮学习不好,父亲便常常打骂孩子,孩子后来发展到逃学被学校劝退,这些孩子整天无所事事,结交不良朋友。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他们对孩子只有严厉,缺乏必要的关爱与理解。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首先,它会使未成年人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甚至会有极端之举。其次,在这种家庭成长的青少年,常常会感到家庭冷酷无情,于是选择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别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3 K! u# }- @% _8 p1 w, U4 t6 l0 Z- _+ T, o# f% ]
  4、期望过高的家庭。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大人们的普遍做法是,给孩子报很多的辅导班,甚至节假日也排满。而他们平时忙于工作,孩子的学习归老师、孩子的生活归双方老人或保姆。而他们最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还要给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却忽视了子女心理上的压力、忽视了与子女正常的沟通。子女心理上的问题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理解,或者是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实的心理无以宣泄,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在逃避和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很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误入歧途。
/ b0 I$ f. `7 {) ~  F1 O9 r3 F+ i% ?! ^) d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建议:
$ s* V/ z. M+ U* q1 k+ ^( _$ u1 d7 ]" W; V: e
  1、保证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让未成年人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广大农村,由于父母自身认识上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很多父母不愿供子女上学,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倒不如把他们早点推进社会,为家庭赚钱。这实际上是父母不履行家庭保护的义务,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对故意使未成年人中途辍学,剥夺接受教育的父母,应依照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 M  ]4 v* ^8 [  U
1 `& \9 ]; b" V) R& B
  2、创设优良的家庭德育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学习。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宽严相济,方法适当,对女子,在生活上要关心爱护,但又不能溺爱,既要给女子一定的生活空间,但又要严格要求;作为父母而言保持和睦的家庭气氛极为重要,要保持和睦的家庭气氛,首先要父母等长辈间的互相尊重,加强沟通与交流,其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沟通与交流,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对其不良心理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其改正,切记简单打骂、体罚。父母在子女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因夫妻打架、相互诋毁或家庭陋习而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i6 `8 q' P+ [* H  s

5 t; }( G3 f) E8 F9 M' s  3、了解孩子青春期心理特点,掌握其心理变化规律,适当加以引导。首先,善于发现孩子犯罪的早期征兆。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犯罪征兆是这种变化的外在表现。如果家长能够知晓具体征兆的表现形式,善于早期观察,就在预防犯罪中掌握了主动,为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教育提供了条件。第二,着力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既是“小皇帝”,又是典型的弱者群体,极易受到外界的侵害,但家长不可能时时处处都盯着孩子,更不可能一辈子跟在孩子身边,因此,预防孩子犯罪还应当树立和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而这需要家长长期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要将家长的保护与培养孩子从小具备自尊、自爱、自强、自卫的能力结合起来,使未成年人能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必要意识、方法和技能。第三,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不少家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正确行为的培养是极其有害的。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告诉我们,在目前未成年人身上多见胆怯、害怕、恐惧、意志薄弱等心理障碍和说谎、偷窃、离家出走、无视法纪,实施破坏行为等行为偏差,这是走向犯罪的前奏,必须引起重视并及早预防。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应当深入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孩子消除外界的腐蚀和毒害,为孩子解决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 Z7 ?6 d6 N. J; e2 p7 @4 V% r! d0 r5 S- U& K1 y. T. c

( b2 s3 V5 R- F& D
$ p$ d! |  M  r' e5 E  生活的道路充满荆棘与坎坷,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是富裕、还是贫穷,父母们担负着生活的重担,但首先家长应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律行为,感染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理想,在贫穷中立大志,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在坦途中曾长才智,成为一个自尊、自强、自力的孩子。良好的环境帮助人成功,恶劣的环境使人窒息。父母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健康、性格开朗的孩子。
) U4 k3 ^2 S* ~; i3 _5 ^; T. I/ N+ ^+ N/ l$ p! p  X2 t! w
5 g, L0 p; _! ?* ?1 G
  (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12-22 11:14 , Processed in 0.0767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