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06|回复: 0

江苏推进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综述

[复制链接]
ジ葓麨デ 发表于 2009-6-6 1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南京6月5日电 题:“平安江苏”的平安之道——江苏推进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综述
新华社记者 王骏勇
连续6年没有发生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恶性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绩效考核连续4年列全国第一位;公众安全感连续3年位居全国首位;全部13个省辖市和98.2%的县(市、区)达到“社会治安安全市”创建标准……翻开江苏综治与平安建设的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治安形势也相对复杂,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个“经济高地”同时成为“平安高地”?
“这主要得益于江苏开展的大调解、大防控和大基层基础3项建设。”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说,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对社会稳定提出了严峻考验,开展“平安江苏”建设6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以“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不断破解着“创建最安全地区”的时代命题。
“大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江苏南通,就出现了专断家庭、邻里纠纷的矛盾调处中心,再难的“杂症”在这里也能开出灵验的“处方”。
崇川区钟秀街道李二英老人先后结了3次婚,老伴去世后,5个儿女对赡养老人意见不统一,家庭矛盾陷入激化边缘,老人上访不断。崇川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获悉后,派出了擅长处理家庭矛盾的“专家”侯利华,经数次调解,难题终于妥善解决,老人过上了安定的晚年生活。
以矛盾调处中心为载体的社会“大调解”机制,是南通市首创并已走向全国的一项品牌性综治工作。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当前的大量社会矛盾是能够解决在基层的,关键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南通市2003年率先建立了“市、县、乡、村(居)、村(居)民小组、住宅单元”六级调解网络,将管理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改变“10个大盖帽劝不开一个架”的现象,形成人人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江苏及时总结推广了南通的“大调解”经验。全省已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调处中心组织管理、司法部门业务指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大调解”不仅有效地调处了家庭、邻里等传统民间纠纷,而且还及时化解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各种新型矛盾纠纷,大大提高了调解工作质量。一些地方还针对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设立了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环境保护等专门调解小组,有效提高了化解矛盾的针对性。
苏州“老娘舅”调解志愿者义务担任起法律宣传员、预防信息员和纠纷调解员,受到群众欢迎;南通“第三方”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也已成为当事人选择处理医患纠纷的主渠道。
目前,全省大调解中心共有专兼职调解员31万多人,平安建设开展6年来,全省大调解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6万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
“大防控”:将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江苏力推打防控一体化的“大防控”体系建设,将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成为驾驭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局势的有力保障。
江苏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治安秩序混乱的地方整起,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
南京中央门汽车站、火车站两个窗口地区曾是黑车运营、假手机诈骗等活动高发地,群众意见很大。今年4月,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徐珠宝亲自带暗访机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存在的“丢瓜子”诈骗等四大类问题后,迅速部署发起多警合作的“净窗行动”,一个多月来,共破获刑事案件58起、治安处罚400多人、查处黑车286辆,解决了一大批治安隐患。
江苏省公安厅厅长孙文德说,解决治安问题,必须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打”的同时以“防”为主,打防控一体化,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为此,江苏以建设“设防省份、设防城市、设防乡镇”为目标,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已形成城市5分钟内处警反应、15分钟内支援反应、半小时内包围反应和全省两小时内联动反应等四道防线,织密街面路面、道路卡口、社区村庄、单位内部和现代科技等五张防控网络。
今年3月6日晚,一名男子在徐州市区某珠宝店抢夺一条手链后逃窜。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顾林岗亲自指挥启动“关城门”预案,指挥周边警力合围,9分钟即擒获躲在某宾馆三楼平台上的嫌疑人。
目前,全省每天投入巡逻力量5.8万人以上,其中民警1.8万余人。全省共设立省际、市际治安卡口和警务查报站425个,实行由民警带领专职保安的24小时守控和录像监控。全省99%的乡镇(街道)建成技防乡镇(街道),金融网点等要害部位技防设施安装率达100%。
“大基层基础”:筑牢社会安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林祥国告诉记者:“江苏的平安建设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一条重要启示就是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不放松。”
江苏首先规范配置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全省1364个乡镇(街道)、22000多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综治办,完善了综治网络。
针对警力紧缺而综治工作繁重的实际,江苏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共居一地,同保平安。目前,全省配有专职保安队员29万余名,各地还开展联户联防、组建治安志愿者协会,发展义务治安员180多万人、平安志愿者57万余名,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保安”。
江苏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社会管理网络,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地处苏南的常州市实有人口509万,其中流动人口就达152万。庞大的群体考验着城市的管理神经。
据常州市政法委副书记陈村介绍,近年来,常州创新服务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举措:在全国建设领域率先出台了农民工计酬手册制度;在全省首先以政府名义举办“新市民节”和海选“十佳农民工”;建设了“武进南湖家苑”等一大批新市民公寓,实行集中居住、集中服务和集中管理。武进区还针对外来人口流出地相对集中且难以管控等问题,请宿迁、连云港和贵州黔南等地分期分批派遣“老乡警察”,前来协助管理外来人口,起到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江苏还以基层信息化为抓手,夯实平安建设的根基。今年3月2日12时14分,常州110接到一出租车司机报警称,其车上一名男子带有手枪。警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利用GPS定位跟踪出租车行驶轨迹,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了解路面警力分布情况,同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下达布控指令。12时35分,防暴民警就将该出租车截获,从嫌疑人身上缴获仿真手枪一支、塑料子弹50颗。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尚建荣说,如果不是出租车定位、沿线监控探头以及巡防网络发生作用,警方不会这么快抓到嫌疑人,而且很可能酿成一起恶性案件。
此外,江苏在全省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金融等12项创建活动,进一步筑牢平安的基础。目前,全省有94.9%的乡镇(街道)、93.5%的学校、91.6%的医院和78.1%的企业达到了平安建设标准,从基层基础上保障了平安江苏建设的成效。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7 03:03 , Processed in 0.0831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