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英国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据称这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政府文件。简单地说,低碳(low carbon)就是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1 L) T- W7 V# }3 w7 B+ z: s4 I# o5 L6 L5 x
4 A- }! `& j8 }' B
确实如此。低炭经济的呼声已经响遍全球,低炭观念也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音乐、低碳人生……其中,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炭生活越来越成为不少人追求的时尚生活。可是,低炭生活真的是一种时尚吗?普通百姓能否过上低炭生活?低炭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 L/ [1 o. z$ l* X' k2 D$ l: z
& ~5 Q }2 J* j% h# V2 D) B; y! J4 Z% K+ z5 l$ r( q7 B8 O
低炭生活不只是时尚
5 _, e- @# o2 Q6 j( t! m3 Z/ T: L! H6 d5 o
9 Q! b7 J: K- u% H$ e6 |' q. @( k 低炭生活是与自然共息的生活方式,但人们更愿意将其作为一种潮流来对待,仿佛成为一种时尚。可是,低炭生活却是在人类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它不只是时尚,而是地球向人类诉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无限升级的人类欲望和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界气候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大,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受到空前危害。地球变暖,热带雨林面积的锐减,土地的沙化,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以及美国飓风造成的巨大损害,我国北方持续的干旱,黄河断流,北京沙尘暴……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世界各国开始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 t" R' k0 ]6 s- ^( r1 N, Z/ o3 ^9 D! Q1 B% }* j4 Z
4 a' O5 b2 u$ I4 h' y2 F1 S2 n8 ~/ a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不仅如此,低炭理念已逐步渗透到经营和消费领域。2007年,英国BBC聘请一家电玩独立公司,设计世上第一家关于全球变暖的电玩游戏,通过游戏提高人们对世界难题的关注与认知程度。2008年,上海建成全国第一家碳中性酒店,内部建筑材料几乎全部是旧物改造而成,使用无源太阳能天窗,以水系统中央空调取代传统的空调,把节能做到最大化。) S5 @- B4 M$ O% e- s* b6 K! H+ l
* P/ v" E: w! V0 P [- |, `* B
0 R+ f0 s5 l% M0 I; P8 | 看来,低炭生活不只是一些高调的“低碳”秀刻意迎合的一种生活潮流,而是各行各业必须紧迫面对的生活新观念。如果说,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环保理念已经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而不单是一种纯粹的时尚。
3 n7 ?" w4 a. m1 p1 v5 x* p
$ G5 Q g6 b6 F4 [) f% b/ T8 N
2 X2 h( t/ y0 T2 b+ g0 h 低炭生活是一种态度8 V! c% [, l' e5 K
' x: ^2 p, Q! Q9 l# m) A2 D
+ M: D( c, Z6 S- o9 a! w( N J% `
有人说,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从西方传来的舶来品,是赶时髦,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浪费现象,似乎也心安理得。日常生活中,这些人可能既不会随手关灯,也不会拧紧滴水的水笼头。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通俗一点说,低碳生活就是环保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减低炭的排放,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所以,人人都有能力过上一种低碳生活,只要有低炭生活的态度。) g! p. `/ v( R+ y$ q4 v
- A' v2 U Y/ n4 m
. S6 b% u. d( i7 |0 R' ?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只要采取一些很简单的措施,就可以减少一个人每天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的生活方式并不遥远,它就在每一个人身边。例如,为保证自然通风和采光,在门窗家具布置、家用电器摆放和使用时稍加注意,可以大大减少电灯、风扇、空调等电器耗能。生活常识也告诉人们,冰箱内存放食物要适量,放得过多或过少都会费电;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洗衣机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因而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再如,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等等。
6 d* w9 _$ Y; j/ G/ g7 k8 M0 [
/ {0 J& C( f: |. Q' B: ?9 g+ |9 {- ? y0 j( s: h: i$ r* Z
开会、出行、旅游、运动、读书、通讯等生活方式中,也有不少低炭学问。开短会是一种能源节约的好办法,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多选择步行或自行车,能坐轻轨地铁的,则少开车;研究表明,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到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削减2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非高峰期旅游,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避免减少交通堵塞,减少碳排放量;用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锻炼,也可以节省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据说这样一年可以挽救几十万棵树木;多用电邮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手机、传真机等,显然这也算得上很“低碳”了。
9 U; v+ h/ h" p' l+ T4 a( ^
7 i! X; j. g7 L; c- X% B& a0 n u& b2 \/ S
这仿佛要人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但呼吁低碳生活并不是让人们去过原始生活,只是在倡导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要去留意怎样的生活才能更环保、更“低炭”。只需采用气候友好的生活方式即可,这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变,也无需付出多少代价。也就是说,只要每天稍一注意,人人都可以低碳。这就是低炭生活的态度。5 J/ W: P- f' Y5 h$ A
! O, q5 U+ h9 Y7 B& G8 i! ~, S
Q! C ^# x8 k$ D
全社会都应过上低炭生活* e, S8 @; z; h& I* g, m5 B j
; z: O/ l: n/ ~ E
0 Y9 x0 b' c2 r 地球失去人类,照样运转;人类失去地球,一无所有。这么说来,低炭生活,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当有低炭生活的态度,并自觉身体力行。低炭生活中有一个叫做“碳中和”的流行概念,说的就是,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就得补偿多少。有人计算,如果一年用电3000千瓦时,就等于排放了2.36吨二氧化碳,那么需要种22棵树才能补偿。然而,低炭生活也不只是普通百姓的事,全社会都应过上低炭生活,无论是企业团体还是政府组织。现代法治生活中,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其中就包涵“绿色经营”的责任。例如,一些公司在信息交流沟通时,通过视频通信会议系统和网络的方式,降低对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依赖,显然就是在推行一种绿色商务的崭新理念。一言以蔽之,企业也要过低炭生活,带头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绿色经济。
, }! v7 |6 ~1 T9 l# ?
! e! a5 }% j- w- a- ], C9 ^( g2 }) @ F) w+ s
除此而外,政府也应推行各种节能减排的低炭举措。近年来,政府已经逐步意识到倡导和推广低炭生活的责任。例如,在全国推行的塑料袋收费制度,就是一种低炭生活倡导的有益尝试。奥运会期间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有效减少了1.2万吨污染物排放,相当于限行前63%的汽车尾气排放量。这不仅是“绿色奥运”承诺的履行,更是政府在低炭生活推广方面的一场贡献。
, b4 q6 I7 G: R8 q. |. M9 e4 q# i1 @9 y$ b' Y# Y5 ^6 \
4 X! Z" G( E/ o% o* a$ }. ~) V 当然,要实现全社会过上低炭生活,还必须完善低炭生活的各种保障机制。如果环保系统及相关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则会挫伤人们对低碳生活的热情和信心,低炭生活也就止于一种宣传口号。所以,政府和社会在倡导低炭生活的同时,也应为民众创造低炭生活的环境,这本身也算一种低炭生活。否则,低炭生活也许只好流于想象了。
) f( T) W6 o' {7 c% Z& \% _% z3 r# A6 Q _+ H2 r4 f1 ?4 m1 @
* j" _8 W1 @0 _- g" c0 L! z# u% l& u4 |! S
. U, B! h" K @" D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