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0 E/ w) p: s: i" B7 Z& i+ J+ w 翻看的第二份报纸是2009年4月16日的《南方周末》,在“方舟评论”版,我欣喜看到该报评论员写的《为“评论权”载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喝彩》,称“2009年4月13日,‘评论权’三字载入中国政府第一份人权计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A>(2009-2010)》,”计划说“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新闻评论不同于新闻报道,它是主观的,评论者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和情感必然注入其中,正因为如此,评论被视为媒体的灵魂与旗帜,但也正因为如此,它常常招致误解”,“作为评论中人,我们希望‘评论权’三字成为我们的护身符。” 1 @0 k* ]. j) ]* t1 C3 i7 G# ]; O& c1 P( q, U
* z) x9 v9 |9 B' P0 x, I3 |- F6 J
然而,也是在《南方周末》方舟评论版的右下角,我看到了记者曾颖写的文章《评论不能只杀伤作者自己》,说的是“新疆‘阿凡提评论’主编王大豪质疑当地教育部门在小学生中推行‘背诵领导名字’的正当性,引起某些人‘不高兴’,他们不高兴的直接结果,便是王大豪‘主动辞职。’辞职后的王大豪在一篇贴子里宣称:‘作为新闻工作者,如果不能为老百姓说几句真话,不如捡垃圾。’随贴发出他拉着板车在街头捡破鞋、易拉罐的现场照片,一时舆论哗然。” 2 j+ J y% I0 @, i) p. I: u3 Q8 r. ? }0 Q7 H8 {$ a2 N
3 k( ~* c. l5 D R 对此,作者评论说:“作为老新闻工作者,我对王大豪的忧愤与苍凉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行为背后其实潜藏着当下评论界的深刻隐患,这些隐患主要就来自公权力对言论的认识心态和认识水平。在某些地方政府心目中,评论这种文体仍往往是雷区,必欲从版面上根除,个别媒体虽因市场需求,保留了部分评论版,但防范森严的态势,造就了诸多评论怪胎,譬如只批评群众、譬如评远不评近、譬如避重就轻、言不及义……谁如果不小心冒犯了这些潜规则,很可能遭遇王大豪那样的命运。”5 T/ Q; {& {6 t7 m3 B0 J6 e
- B h- y- F7 b/ B* ] : L4 k R9 }) I" h+ Z “王大豪捡垃圾事件背后最大的隐喻就是:如果在一个社会中,评论如炸膛的枪,其杀伤力只限于杀伤作者自己,这肯定是不正常的!” ; X; E9 N( n0 V1 j0 s9 i 1 ^9 t/ K4 B; [ Q* Y- H+ W) W" [/ R: W: U 读了这篇文章,又翻看了《南方周末》法制版,讲的还是“人权计划”,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人权计划不是为了让西方看》,我相信这话。上海白领王帅因为在网上对家乡征地问题发表评论被拘8天,已获得国家赔偿。而王大豪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发表正当的评论被迫“主动辞职”的事将会如何处理呢?咱总不能让“西方”看咱们的笑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