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650|回复: 0

本末倒置的思维为何盛行不衰?

[复制链接]
kingnuo_myic 发表于 2009-7-29 0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韩寒的博客a>上看到他转贴解放军报的一篇文章,称“成都军区某装甲团战斗射击考核进行到一半,先参加考核的连队连长再也沉不住气了,气冲冲地找作训股长王锐理论:“靶车出了问题,为何不命令停止射击?”6 a$ f" x  J8 @4 R8 h  u
  ) F( k! q$ X% z" m
  原来,按照往年的惯例,射击车辆在射击地线前停稳后,目标就开始在坦克前方800至1000米范围内出现,匀速直线通过射击区域,可今年参加考核的射手们突然发现一切都变了,目标移动的速度不仅加快了,而且不走直线,毫无规律,这让不少打惯了匀速直线移动“敌人”的射手们一时不知所措,仓促开火,两名往年戴惯了大红花,次次考核都命中的神炮手竟打了“光头”。6 _' D# H( b: O6 n9 P
  
- u" B2 N; S7 q7 D* B5 |7 w% `( X" k  看了这则消息,我十分吃惊。# O6 F! t" }3 S% t* t; u
  $ Y3 p  \/ K6 X6 J' n# D' k
  三十多年前,我还在一个高炮部队当电影放映员,在我随政治处新闻干事到连队采访,听说高炮手在靶场上是沿着拖靶飞机后边的连线去搜寻拖靶再瞄准开火并作为“先进”经验介绍时,就提出过反对意见,因为在实战时,敌人飞机前面是不可能都有一架“牵引”机供你寻找目标的。训练要从实战出发,而不能为了训练成绩而训练。记得我当时还对部队提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口号有过质疑。部队是有必要体验一下在“三九”或“三伏”天训练的滋味儿,但没有必要专门选在“三九”或“三伏”天进行训练,过份地冷或过份地热都是对人体的一种摧残,在那种情况下,人的生存和身体承受能力都受到了挑战,战士们还能心平气静地去训练吗?还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吗?怎奈自己人微言轻,没人听我的话。
- [2 O7 @$ e' o9 [0 B/ ^  
1 \* j. d- @- P* B3 t  令我想不到的是,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部队居然还这样为训练而训练,打掉了拖靶就戴大红花,打不掉靶就是“光头”,会受到上级的通报批评,这样就逼得部队不得不想办法追求“实效”而不考虑“实战”。
2 t! T# G6 Y1 b/ t+ a" ^  
- w& G* a; `! W  这颇有些象我们的应试教育,所有的学校都以考过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数量高为荣,而很少考虑学生的真才实学。如此以来,大学里的庸才越来越多,而可用人才a>确越来越少,从而毁掉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身体,压抑了一代又一代的创造活力。
( E# b! g* J$ |" D7 z  
  i: y; _  S) n3 x# R/ T( S1 E2 E" c0 m  这更象我们的政府对待上访的群众,他们不是从解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方面着手,而是一味的瞒哄和欺骗百姓。有些地方甚至不惜动用警察和地方上的黑社会去打压上访者,就是为了伪造一个“和谐”的“歌舞升平”的景像给别人看,完全不会考虑民怨越积越深的后果。2 A/ D2 ~$ @* C
  5 W1 u, c' v) Z0 ^; j- H/ C
  本来,军事训练是为了应对实战的,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竟弄成了对“大红花”的片面追求;学校本应是开发学生智慧,启迪学生创造力的地方,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竟使学校成了束缚学生们思想自由的“管教所”;信访制度本来是倾听民众诉求,平息民怨的,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竟使信访制度形成了积蓄民怨、增加民愤的制度。我真的不明白,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会在中国如此盛行不衰?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5-5 09:26 , Processed in 0.0968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