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法学专家认为许霆案件和梁丽案件是疑难案件,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疑难案件仅存在于刑侦阶段,难在难以梳理、还原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在这个阶段办案人员可以进行合理的怀疑,再根据怀疑和线索寻找更多的证据,最后还原案件发生当时的真实情形。但到了起诉和法院审理阶段的主要原则是“存疑不起诉”、“有利于被告”、“疑罪从无”。
% z5 m4 Y- P- b4 h2 U0 z, ?1 U& J1 R, V- I. b; u! W& J7 ]$ R
A8 l! } L" w- n 许霆案件与梁丽案件所以被认为是疑难案件,原因在于人们把刑侦阶段的有罪推测原则运用到起诉与审理阶段。在这两个案件中,事实部分,即刑事侦查阶段是十分清楚的,人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怀疑。$ n: ^4 X: p/ n6 v# y$ B$ x0 G# a. B6 W
; r w0 l% g- p1 |1 R+ N/ U4 t6 e6 C- V( {
当许多名家疾呼许霆案件、梁丽案件是复杂疑难案件时,我的观点却与之相反,我认为,这两个案件到了起诉审理阶段都不复杂,只要司法人员严格地按照法的规定办案,都不是难办的案子,仅仅是普通案件。
$ _2 n; O1 a! ~. U& Q
9 ]. {* Z( e* g% A! i z( L' Y% }* c9 J! H" _' C; l* P0 y: u
法律早就给出了起诉阶段和审理阶段的办案思路:( ^; m* o& z7 H
Z0 a& H7 @; M/ C; U q, M W W: U4 Z* B$ @: |5 u$ J6 Y
在审查起诉阶段,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 ~7 g0 ]2 R: y M3 O( ~
4 ~. \- f) a7 z, P+ |
/ p+ x/ k" |( l/ c4 _# U6 f3 @/ [ “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2]。
5 P$ `5 t! b" I. z7 g {0 e- U& f& u! ^
9 E+ O) C. G- h4 a o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规定的情形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3]。: ?4 j& q& N9 j
$ g7 O. v3 i+ z/ v- {$ q! h& Z: ~2 I! H' q" U" p* I
在法院审理阶段: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4]。 u t" t3 U) w I
7 W: t6 a; e8 F8 G* |! F! I8 a1 p3 V8 r' X* p# j2 ]6 ~! S5 G) |
简而言之,第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实,事实与相应的罪名规定完全符合,作出有罪判决。第二、事实清楚,事实与刑法相应的罪名规定不符合,找不到合适的条文与罪名,作无罪判决。第三、证据不足,做出无罪判决。
. {6 Q J, [5 E+ t/ i( @3 W! g, _3 Q4 d1 Y
$ l( m4 ~1 X# r2 B" m5 @6 S
换一个角度,从事实是否清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清楚的,一类是不清楚。其中事实清楚的可以做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两类。3 I5 i: w# V6 K* M
; a( n; A, p+ v0 {, q$ k/ }$ y9 n3 _+ S8 N. [8 ~
从是否做有罪判决,又可以再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罪判决,另一类是无罪判决。其中无罪判决又分两种情况,其一为事实清楚,依照法律应当作无罪判决。其二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也只能作无罪判决。9 [+ o1 J/ o$ w$ Q7 m
L0 k7 |: z4 |* g- {: D- G8 Y
, n1 f" M9 x$ r& E7 C 这样看来,在审查起诉和法院审理阶段,不存在疑难案件。或者说这个阶段的疑难案件对于检察官和法官而言并不是疑难案件。
" ~0 B7 p( U- v* A' }% ?5 G" B! l6 h5 u+ b
p9 r: m) S. S7 w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a>》第141条。
) m9 C }. |0 R4 y9 `3 O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a>》第142条。
' F0 d2 N2 C" q( q" [6 X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a>》第15条。
' v9 u6 A! H, x8 x: R(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a>》第162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