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55|回复: 0

工人抗争遭遇体制性迟钝

[复制链接]
无心之得 发表于 2009-12-14 08: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8月19日上午,本刊记者和河南省林钢改制工作组副组长阮金泉等人,在林州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林钢”)质检部和安全生产部面对面听取工人对企业改制的意见时,亲身经历的一幕。当林钢工人付临学讲到,许多老工人看到林钢最后一炉铁水出炉时泣不成声的时候,改制工作组的一位官员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离席拭泪。
在计划经济时代辉煌一时,曾有过“全国唯一低钛生铁生产基地”、“一辆东风车、半吨林钢铁”等光环的林钢,在建厂40周年之际,却陷入了令人惋惜的残局——河南省委、省政府下达关于暂停林钢改制等六条意见4个月后,这家有着5000余名职工的钢铁企业,前途仍然扑朔迷离。
企业改制攸关工人们的前程命运,但是工人们为命运抗争的行为遭遇了体制性迟钝。
由于对改制方案不满,部分林钢工人曾经多次请愿、上访、堵塞国道和高速公路,规模越来越大,程度不断递增,但是有关部门一直未能就工人们的诉求达成共识。直至今年8月11日,濮阳市国资委副主任董章印被软禁,河南省委、省政府担心演化成第二个“通钢事件”,立即出台了被工人们认为属于胜利果实的“六条意见”。
林钢工人们数次过激行动,表面上是希望通过对抗行为引起政府对企业改制的重视,实际上则是期待政府用权力以满足工人诉求的方式介入改制。本刊记者走访大量林钢职工时,经常听到“政府应该给林钢找到一个出路”、“政府应该命令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兼并林钢”、“林钢的未来政府必须支持”等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人们已经在心态上把企业的命运或者说是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政府身上。
但是,政府能否肩负起这种重托,这是不是林钢工人们的一厢情愿,仍未可知。被河南省林钢改制工作组奉为圭臬的“六条意见”,并没有对林钢的未来指出明确的道路。
说来,工人们对于企业的美好未来都充满期待,但是通过何种方式拯救资金链断裂、销售市场萎缩、国家政策限制的已经停产半年多的林钢,是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兼并还是职工持股经营,工人们却各持己见。工人们意见不一,使林钢的重生之路更加艰难。
此时,人们禁不住疑问,谁能真正代表工人利益?这是整个中国国企改制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工会能否代表工人利益?林钢改制之前,工人们对林钢工会近年来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质量的系列举措有口皆碑。但是,当工人们需要工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卓有成效地维护工人利益的时候,却发现它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福利组织。
“林钢事件”发生后,任何对工人们过激行为的非正面评价,都可能招来众多警惕的目光。这实际上折射出工人们对自己过激行为可能承担责任的担忧甚至恐惧。
工人维权,虽行为过激,仍然在特殊形势下政策张力的范围之内。政府维稳,虽警报未除,已经不可能再次冲出依法行政的界限之外。
中国的国企改革大潮告一段落,余声未绝。林钢事件似乎是中国国企改革闭幕式上的演出,留下太多的回味和嗟叹。□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秦亚洲
观察:
劳资矛盾忧患
抓住重新审视劳资格局,消除劳资矛盾隐患,调整劳工政策的机会。>>详细报道
· 国企不稳定事件之因
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访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
在多元化争议处理机制中,调解处于“第一道防线”的基础性地位。>>详细报道
“新工荒”倒逼分配改革
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现象,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详细报道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12-23 09:42 , Processed in 0.0737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