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5 b( q c# \% Q: V3 \ I
& r3 i' q8 W9 |8 c何超诉柳州市劳动教养委员会案 ~8 V+ C Q. x6 Q: k' u" B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3-14)
* ?/ v+ N$ Q M) I- N* H7 n- z/ n8 n! i7 R4 Y
何超诉柳州市劳动教养委员会案
% U* n! U& _ J" H" ?* { k4 P+ `- p6 \/ k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 M2 x4 x: F9 x* `$ Q7 P
行政判决书
. U) x6 W& }' H2 R( U: r- u. F' S' Z (2002)柳市行终字第7号 P6 ?: o4 b6 L2 H8 e
4 O! |" X: {5 K/ l: M+ E
上诉人(原审原告) 何超,男,1973年6月25日生,汉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个体司机。住(略),现在柳州市公安局拘役所劳动教养。 & E Y2 B5 g" v( H0 O, U
委托代理人何三钦,男,1942年11月2日生,汉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柳州市花红药业公司退休工人,住(略),系上诉人何超之父亲。 ; {3 a) h/ G$ P7 j& d$ ^9 C& b, M
委托代理人刘智腾,男,1954年6月15日生,汉族,柳江县人,个体户,住(略)。 2 n8 o0 x& F! y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地址:柳州市友谊路6号。
! y& T% v8 x/ ]* o8 i* B! t) o" E" V 法定代表人梁兵,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主任。 3 d) \1 f2 @/ ^
委托代理人李钢,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科科长。 2 B O! }. F% R3 I% q
委托代理人吴立荣,柳州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法制科科长。 % @) c4 z, ~; h5 }5 O$ Q( [8 D
上诉人何超因被上诉人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决定一案,不服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2001)鱼行初字第8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7 j0 |4 V) e4 H# i7 r
5 v* }# K' `; ?; X$ n& V2 U 原判决认定,原告何超虽有驾驶证,但在被吊扣期间,多次驾驶机动车辆,根据公安部的解释,属无证驾驶。无证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既是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又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被告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根据原告何超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且屡教不改的事实,依照《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条(1)项的规定,决定对原告何超劳动教养一年的行政强制措施,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应当予以维持。根据公安部关于审批劳动教养案件“征求本人所在单位或者街道组织的意见不作为审批劳动教养案件的必经程序”的解释。原告认为被告决定对其劳动教养没有征求其所在单位或者街道组织的意见违反法定程序的意见,本院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维持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2001)柳教字第652号劳动教养决定。 # E/ P! _0 r4 |3 _' F5 Z+ w
+ z0 U0 M; c# O W* @" T6 I 何超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上诉人系有正规驾驶执照人员,而非无驾驶证人员,上诉人正常营运却被多次行政处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第(1)项规定:“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人应当加以收容实行劳动教养。该项规定中没有明示对交通违章的行为人应实施劳动教养的处罚规定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亦没有对交通违章行为给予劳动教养的规定,被上诉人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随意扩大解释,滥用职权,对上诉人作出的劳动教养决定是错误的,应予撤销。请求二审法院重新作出公正判决。
7 P& N( |) h$ C4 j. ?2 Q2 }# o+ M( v# M# R4 i
被上诉人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答辩称:上诉人何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四)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在违章驾驶中巴车被公安交警部门吊扣驾驶证的情况下,继续多次无证驾驶,被上诉人根据上述事实,依照《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第(1)项的规定,给上诉人何超作出劳动教养一年的决定并无不当,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 ( L# q) L3 H( D! a% t
H! S' o9 ~) z4 A: Z& I( l$ T" d/ a 经审查核实,下列证据可以作为定案依据:被上诉人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提供的:1、柳州市人民政府柳政办[2001]41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柳州市劳动教养委员会成员的通知》;2、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柳南大队(2001)010295、01029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各一份;3、柳南公安分局(2001)16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份;4、柳南公安分局(2001)200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份;5、鱼峰交警大队(2001)723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份;6、2001年6月5日交警纠正违章报告一份;7、2001年6月5日检查记录一份;8、2001年6月5日讯问记录一份;9、2001年6月8日讯问记录一份;10、柳南交警大队(2001)288432号6月5日暂扣凭证一份;11、《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补充规定》各一份;12、《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一份;13、国务院转发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一份;14、公安部公复字(1999)3号文《关于审批劳动教养的批复》一份;1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一份。
& M) ^( {( t# V: [8 e; _1 s: [' c" [" a. U& I
根据以上证据查明,上诉人何超系从事中巴车营运工作的个体户。2000年12月29日11时许,上诉人何超驾驶桂B—70876号大型客车行至汽车总站后门因在交叉路口不按规定停车,柳南交警大队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四)项的规定,给予其吊扣驾驶证二个月的行政处罚,吊扣时间自2001年元月12日起至3月11日止。2001年元月12日8时40分,上诉人何超在新风路口因无证驾驶桂B—70876号大型客车,柳南交警大队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项的的规定,给予其罚款200元。同年元月17日9时,上诉人何超在被吊扣驾驶证期间,仍驾驶该机动车,在柳邕路与柳石路交叉路口处被柳南交警大队拦截,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同年2月3日,上诉人何超在被吊扣驾驶证期间,再次驾驶该机动车,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再次给予何超行政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同年6月3日20时,上诉人何超驾驶桂B—70876号大型客车在市鱼峰山背因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停车,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四)项的规定,被柳州市鱼峰交警大队处以吊扣驾驶证二个月的行政处罚,吊扣驾驶证时间自2001年6月4日起至2001年8月3日止。6月5日上午11时,上诉人何超在被吊扣驾驶证的情况下,仍驾驶桂B—70876号大客车,在市城站路由南往北行驶至东站路口时,被值勤民警拦截,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被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同年6月14日,被上诉人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就上诉人何超多次连续违反交通法规的事实、情节,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第(1)项的规定及公安部关于《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及有关批复规定的程序,作出(2001)柳教字第652号《劳动教养决定书》,决定对上诉人何超劳动教养一年,期限自2001年6月5日起至2002年6月4日止,并于2001年6月15日向上诉人何超送达了《劳动教养决定书》。何超对劳动教养决定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u) q3 D- c# M/ O% Q
% C7 L) d( ^ }. C. _ a, y
本院认为,上诉人何超虽原有机动车驾驶证,但因违章驾驶被吊扣证件,期间仍多次无证驾驶机动车,藐视交通、治安管理法规,其行为严重违反了交通、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屡教不改。被上诉人柳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根据上诉人的违法事实,依照《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第(1)项的规定,决定对上诉人何超实施劳动教养一年的行政强制措施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本院予以维持。上诉人上诉称其系有正规驾驶证人员,而非无驾驶证的人员,上路行驶并无不当;《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第(1)项中没有明文规定对交通违章的行为人应实行劳动教养,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出的实施劳动教养强制措施的决定是错误的上诉理由,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89]公交管第85号《关于〈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项如何理解的答复》中关于“没有驾驶证的人”包括“驾驶证被依法吊扣期间的人员等”的解释不符,其上诉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上诉人上诉主张的其他请求,因不系本案调整范围,本院亦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 7 Z* p8 l* p9 Z0 x
* B2 @+ C& R0 i9 y: _4 a9 T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 b, u7 p7 X8 {$ q5 E* L/ ?: R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9 y2 F M* H6 r" z/ |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50元,二项共计100元,由上诉人何超负担。
% p7 X0 @( L. C6 _ f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8 ]/ ]8 S: u% U" X& g* g
7 g; C/ f) w& m) b# | 审 判 长 巫喜光
/ G6 I# e: ]2 c$ Z$ r/ I4 E* c 审 判 员 丁元梅 ! o. D- X4 c0 q: k) h/ y/ H6 i8 B
审 判 员 傅广德
: C& U3 }% Y' p% w/ \ 二00二年三月十四日 # W- m# v1 j) K+ W; y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2 C2 B9 t8 A% l- K* B 书 记 员 吴媚媚 ' a. Y2 j; l Y" U, i, ?3 z7 m4 x
% \0 {) g; O7 G# L, {
1 [/ j& }" F _/ l2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