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692|回复: 5

三鹿事件的贡献

 火... [复制链接]
star 发表于 2008-10-25 14: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的文明、进步、制度的改善,都是由生命、血泪换回来的。中外皆然。那里会有例外?
% w# U* K* W, e8 f% c7 z# `$ x+ y5 q) Z$ @1 P+ d+ g0 }$ h7 M

& Q1 h5 ?: L7 {, t-------------------------------------------------------------------------------) x: z. P2 L7 O
食品安全法草案继续提请审议 八处修改因“奶粉事件”而做  n' S; G# w' z5 c5 N# a
新闻来源:北大信息网) \3 f2 A/ t* S$ ]% j$ R2 u

$ a3 D  k$ }9 @1 d4 m& `( k  C' h3 J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开始第三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此前因“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人们对审议中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寄予了极大期待。
$ y, @/ e; s; h2 R' U# l& _$ \) O4 ^0 E) I. K
  事实上,面对这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立法机关予以了积极应对。仅针对这类重大事故的预防和处置,就对草案做出了八处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部门负责人称,面对重大事件,立法机关不会失语。5 g+ {( f( w2 d3 p0 N+ h) ~4 X

4 i+ E1 n" |0 E7 D3 |! A$ v  加强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3 C+ L* ~- Z/ k

1 M! p9 [: v3 V  J  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的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各司其职,但也出现了因职责不明产生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现象。比如说奶站,直到发生了“三鹿奶粉事件”,才明确了由哪个部门负责对奶站的监管。) i* @" }. y6 \% Z. B5 v
6 [) ~1 c6 J7 v% U& Y) b5 _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上要求改变现有监管体制的弊端,真正实现有效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要求建立一个依法行政、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问责明晰的监管体制,能够真正确保食品安全,保证公众身体健康。
' o3 m" ]9 X' |! [  l' I( q9 T9 d
  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时,有些常委委员也提出,针对一些地方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不清,配合不够的问题,建议对地方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予以明确。% Q" K5 y  m4 I3 k3 }
2 [. Y& E; Z7 D% {- a
  全国人大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在草案中予以强调:“对食品安全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规定,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 Y) N5 v! ^( V) I4 w
6 G( b+ _3 l- y* D: \; j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3 |- t2 O/ N4 F6 p

9 H+ ~) u& D" C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政策的科学依据,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监管规律的深刻认识,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食品安全法草案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 N9 E' Z- V, ?6 _

) }$ f0 N1 @1 I# k. x4 F% H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一个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预警机制在这个事件中“失灵”了。如果预警制度起到了有效作用,“三鹿奶粉事件”不会蔓延到如此严重的程度,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所以,风险监测、风险评估这种前瞻性的监控制度,应该和后续的检验制度之间有一个对接。
# e, D, o( W$ w* E2 ^3 u; ~$ j! m% P7 w- ~' M
  在草案二次审议中,有些常委委员也提出,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应当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予以应对。: l4 L+ B# J  X4 x9 [; k! t
( N6 }, T  O4 r* r* t$ }6 L. G
  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增加两条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对信息核实后,应当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依法进行检验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7 l* H0 G  K, l; v+ I, m6 y1 V2 |) {- L2 p
  明确食品安全标准应以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
) D( W2 A& D( Y& O8 O# n
2 t! ?) k" y. S; ^! g  “食品安全标准”不标准,一直是国内相关法律的技术性软肋,也是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是未与国际标准接轨,致使我们常常处于被动,比如食品中是否含有“苏丹红”,欧盟标准早就有了明确规定,我们的标准却“先出事后发布”,标准的预警功能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是标准太多、太乱,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形成冲突,既让守法的企业茫然无措,又让一些不法企业乘机钻了空子。“三鹿奶粉事件”也暴露了这一现状。
% q5 O) V+ d" w- M% |  z
, [2 y" W7 V1 x3 [! T. O  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草案应当明确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原则。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增加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内容科学合理、安全可靠。”0 }# y8 c2 D( q/ H( i

  ?$ a, Y$ m, s% C+ {8 a* w& [  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5 X, @  ~) a. ]1 W( M( U! ?0 s
6 f0 n% {, x: U3 }5 f- d" D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户从事分散农业生产,还有几十万个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大量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我们所吃的绝大部分奶制品,就来自这种分散生产。“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给予了极大关注。
; G" b: C: y/ p6 t6 f3 o5 J. v* c0 j& O  Q( c
  有些常委委员提出,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建议本法增加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的规定,明确政府应当对其加强监管。. X6 t4 i% W; e1 N# L2 L$ [
+ h& j4 D- P. O0 M4 H, f
  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研究,建议将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二十七条第四款修改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W0 ?* u* ?% l6 Z" H
6 Y! Q9 f0 i5 d( g+ y9 J- t+ \$ N/ ?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E% w8 L+ [, u6 S4 P6 V- s: C3 M: ?
  U0 m" r+ m7 Z. i5 @& S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类1513种。
0 a2 D4 o* y: y/ H/ U  y" t+ w1 T7 |3 [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非常严重。有些常委委员也提出,目前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甚至滥用,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源头,本法应当对此作出严格规定。- _( q) A" j# a

3 c4 M( @$ G9 L6 k7 H  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增加两条规定:一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对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技术上确有必要的,才能列入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二是,“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6 [3 }9 i5 y; ~% }/ K
/ t# _7 W" y! u* G8 o* E  完善食品召回制度" k  T3 f* V( A$ J. t0 Y. w* R- L

/ ^; i& Q; T& r+ p6 L! z+ A! {  食品召回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草案二审稿规定了食品召回制度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企业发现自己的食品有问题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 {+ d: I# c3 Y) |
3 n- g+ J  s* ^: v6 H* T, W  “三鹿奶粉事件”给这种“主动召回”行为敲响了警钟。如果企业不召回,怎么办?有些常委委员提出,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不仅要靠企业自觉,还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在企业不主动召回的情况下,政府要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 u8 A- L  u( p+ H$ w9 d

$ M) {" o5 A6 Q6 c1 R  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在草案中增加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未按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Z$ v0 g3 c( I( o* Z
: e+ H0 [3 L& x8 Z: ~
  取消食品免检制度
6 G4 k3 R2 l9 ?( Y! ?) \. l4 l7 ?7 f
% s5 j+ ^' \6 g/ c6 g3 w: _  关于食品检验的问题,各种规定不尽其数,然而恰恰是这个环节,“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检验手段失效的漏洞。“三鹿奶粉”本身正是一个实行免检的名牌产品。0 L2 w0 u( V7 S" X/ H

8 D- ?6 n# \, L1 H# ?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已经采取了措施,废除了食品免检制度。有些常委委员提出,针对食品免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明确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不得实施免检。+ s/ ~) O$ G/ H4 I# E; N

1 H6 C$ Q6 ^/ y  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在草案中明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w3 X2 d$ a# f

! M& R+ ?" l4 ]" T. a7 S7 w- @! j  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
: K) j5 H; e: k) Y( B( c- K
! L/ X5 K# L- Z8 a  关于事故处置,食品安全法草案二审稿中已有规定,“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一个漏洞,即报告制度的漏洞。报告制度在许多法律中,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中都做了比较完善的规定,报告时间甚至具体到小时。但“三鹿奶粉事件”恰恰没有实行这个制度。2 [% }7 r5 i- G* ?3 Z, M; _* G
  q/ g* a3 B# Z
  有些常委委员提出,食品安全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置,会导致危害后果扩大,本法应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规定。
' G# c7 |- W0 u4 W$ C) W# G2 d6 F$ c, J; a$ m  i! c& |
  法律委经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研究,建议从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措施等方面作出补充和修改。一是增加规定,“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逐级上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二是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同时规定,“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
9 |/ y" |) [7 D, Z; u$ S6 H' W- Y( U
7 `4 m" J4 z4 L! g" y9 e[ 本帖最后由 star 于 2008-10-25 14:16 编辑 ]
志言 发表于 2008-10-25 15: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像孙志刚的死换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聂树斌等人的冤魂换来了死刑核准权的收回,“人类的文明、进步、制度的改善,都是由生命、血泪换回来的”。
( K7 f' z* {% |  l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p8 |; j3 R  I/ y$ \" Q! p
    只是,我们的代价,是不是过于沉重了?!
 楼主| star 发表于 2008-10-26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生命血泪为代价当然过于沉重了。) w. w3 q7 }: N( N
难度人类没能力防患於未然。纵然有歷史教训、学识、知识、阅歷为辅助也不能防患於未然!
 楼主| star 发表于 2008-10-28 12: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於三鹿事件的爆发,人们认识到三聚氰胺可以取代奶制品中的蛋白含量,蒙骗化学测试的检验结果。然而化学测试并不是直接测试奶制品中的蛋白质量,而是测试制品中的氮含量,若氮含量达标,便推定蛋白含量达标,可说是一个间接测试制品质量的验证结果。由此给三聚氰胺一个钻空子的机会,三聚氰胺既能稳定制品中的氮含量,又能减低蛋白的质量要求,提高利润,故能广泛受到连锁生產线採用,把三娶氰胺加到奶制品中,减低成本,提高生產量,谋取不法利润。
# K7 f$ G+ {1 X经有关当局调查所得,犯罪份子作案,起始自2005年,至今发展已有三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当中不知道这种手法的经济犯罪扩展有多深、多广及多成熟!?又或者巳经发展成為约定俗成,集非成是的状况。最近还发现鸡蛋裡也含有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原因未明,估计是饲料出现问题!到此,不能不使人联想到,三聚氰胺是否巳污染了某一条食物连,是否不单只是存在於奶制品之中,而是都存在于与蛋白含量有关的食物之中呢!: E: N- v5 L; C1 l# y  r/ ?
三鹿事件带来的食物安全问题,相信不是奶制品本身,而是应该检讨食物质量检测的方法。為防患於未然,当务之急应该先进行确保所有与蛋白有关的食品安全,继而是检讨测试蛋白含量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之后就该是其他食品的安全指标。
1 _( V. V7 x1 Q. f
. z5 e% k7 ^% n( s  F8 ^% P: Q+ z[ 本帖最后由 star 于 2008-10-30 19:56 编辑 ]
 楼主| star 发表于 2008-10-30 1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果然是集非成是!极品!
& t" j, Q' V6 h  c) I
+ V: ~; K/ f  c8 h: ~0 U人文科学有时比物理世界更难理解及解释!
; q! g/ V& V  D0 @, @- L. i
, d6 X) Q/ L5 j9 F% @/ J) P8 T此情此境,直是令人瞠目结舌!9 m3 z- K/ ~$ Q6 {/ [; E
-------------------------------------------------------------------------------------
9 n2 h& F7 X! ^! J  X3 s0 \4 ?# _  v9 v" X2 t+ W7 v/ l
调查显示动物饲料添加三聚氰胺是公开秘密" }1 }3 b; R5 T" z
新闻来源:腾讯网  2008年10月30日 - g/ G, l. k2 q( Q, g3 S
+ q0 y0 k, i7 {
三聚氰胺贸易流通图* U/ B: X1 D. L# J4 J2 i6 k
% f( I: P* U1 B  H9 s$ G6 G! L
# T3 n# b# f) v' s: ~0 t
" G% o& y( n2 P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暂不启动全国调查3 h% ]/ r* c7 F) A/ [) Z" @

' y% x1 @5 d2 ?5 f0 b& q国家质检总局督促辽宁质监查办问题鸡蛋事件1 \$ g) w! R# e" Q6 x

, d2 L. m9 [( x2 |9 m提供含三聚氰胺饲料的厂家法人代表已被拘) b. h6 a8 {/ O, c' F. ?1 P

" @' Z5 {2 S" E& y* k5 U香港检出湖北另一家企业所产鸡蛋含三聚氰胺% F4 \3 y6 X4 `* J4 A& F& y
8 j! Z& j! f# ?) r
6 ]3 `1 J; a1 `; h
6 X/ a  R1 h( `+ Q2 Q# }" Y
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
! ~+ N2 I, b3 h7 @' @
6 j  L5 A1 i; l2 o, l5 J" Y% [: H' s# r+ d
本报的调查表明,在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开的“行业秘密”。在饲料中加三聚氰胺,五年前从水产养殖行业开始,后逐渐向畜禽养殖等行业蔓延。更令人吃惊的是,加入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来自于化工厂废渣。 - r* P' Z0 n1 @9 }$ l. ]
! A$ `9 P: w8 w: U* O& b& F

. ]9 S" E. H# ^. Y) n" R/ m这些情况均已引起国家各部委高度重视,一场针对三聚氰胺的专项整治风暴,正席卷中国饲料行业。 6 e9 A) B" f0 k+ a& E0 q  ?* p

* }, h" w# m& J% m4 z( y# I" ~3 R; z
毒奶事件一个月后,三聚氰胺再惹祸。 5 O( T1 H# e2 s1 q
4 w, b; r7 a% `4 S+ |3 }
( h2 p3 ~7 L- I4 ]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现香港超市中的大连产“佳之选新鲜鸡蛋(特大装)”验出超标88%的三聚氰胺。
- X# _% p0 a/ ?' X' U) j7 A* q$ A4 ~0 d

! n- o# s; Y* L3 s9 V9 `: c- D4 L香港专家随即表示,鸡蛋内发现含有三聚氰胺极有可能是饲料被故意添加三聚氰胺所致。 ) M$ s$ e7 m; ^1 B7 I: k5 c9 g
: n, w* G% g% O) Q- f5 y  a
1 q$ Z9 o$ _4 |0 D; x6 `8 v
这一推断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动物营养专家的肯定,但农业部对此的回应却异常谨慎。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称,究竟是鸡蛋产出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尚不清楚,很多说法目前都还只是怀疑。
- K% j3 ?% r; y! f2 V, ~$ _0 D
9 t) `. ]# n' J/ r
9 o- m5 J4 }- c5 S5 X! Q( e3 }! G. e刚刚重创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问题再次升级,在“问题奶粉”事件中被忽视的饲料行业添加三聚氰胺的潜规则被骤然放大。
/ N) R1 C( F8 y* b% J3 n- o7 Y( T3 U+ p- ^, B+ g; N+ [% m; k; ], \
4 e$ P+ L- G  K
早在2007年3月美国毒宠物粮事件爆发后不久,南方农村报的相关报道就曾预言:三聚氰胺将会成为下一个“苏丹红”,不幸言中。
: |+ R7 v+ \6 ^; `) F0 d! u8 J; j3 Z- |% s) e- x% N, N

6 |2 P# P- Q4 q9 u日前,广东饲料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三聚氰胺废渣变身后的假蛋白添加剂———“蛋白精”,在饲料行业内生存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年,其覆盖的范围可能已经波及到畜禽、水产等绝大多数养殖产业,其影响将远远超过“问题奶粉”事件。 & y; t- N3 `2 T0 P1 w+ |
; Y, q: N/ D6 C; F7 L" V  l7 z
, L4 X; s2 ~1 M/ N7 W
近日,广东省饲料办主任蔡玉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部分蛋白原料中发现有少量三聚氰胺,检查结果已经上报农业部。 * Z& Y7 P/ R! z' J& I
- B+ y( i6 V" G% Y; ~7 {

& P% t" ]# M5 Y# M2 y水产饲料或是重灾区
% P. W' f! @' B3 ~; c8 E1 ^1 Y' O$ a& o
  T& U7 I+ E  W9 H( l
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在2007年11月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中就曾预言,“国内的水产饲料和其他动物饲料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包括奶粉”。 ( l+ O- E2 b" V7 h( Q, a

2 w1 O9 ]8 H" `( h: v4 w% r
3 f) A: m9 M+ O8 G. ^- A2007年5月,美国“毒宠物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美国FDA的调查确证,江苏徐州安营公司出口到美国的小麦和大米蛋白粉含有三聚氰胺,导致了宠物中毒死亡。 ( B( L7 O! i* T- {

! A+ s: t( p+ D' z' x" x1 b9 T; W4 u7 i" L
这是化工产品三聚氰胺在饲料行业内非法添加的第一个曝光案例。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早在2004年,该公司就开始生产“生物蛋白精”,并在网上公开求购三聚氰胺废料。 + o  ^* s2 C& A+ P4 w
& Y& R# q: I  A( g& z
; e( B5 o5 M5 t) K2 F6 k, g
正是从那时开始,三聚氰胺开始流入饲料行业。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认为,三聚氰胺废料变身后的“蛋白精”在饲料行业中至少已经存在了五年,且愈演愈烈。 9 w9 Z8 i3 |5 ^( a% I/ e' I3 u* r. [

& M6 S+ Y$ Q7 ^1 V" v2 {, g4 Z
' I5 V, ?% u, u7 m三聚氰胺在饲料行业内的使用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 `# s; l- W5 W
; T/ I3 p  h, e. E+ V( h, o" z
" L/ s  O* W. u, X' e3 P4 S根据麦康森教授的判断,目前国内水产饲料中一定混有三聚氰胺,水产饲料最有可能成为三聚氰胺最大的非法添加市场。他分析,水产饲料需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源又来自成本最贵的鱼粉,浓缩蛋白里一定存在三聚氰胺。
; z/ {1 }& s0 K. k% e) |
! p( v' k) l; p- Q6 g
6 O* Q; c$ z4 `2 V& T9月中旬,辽宁省一村庄数百只结石貉子陆续死亡,饲料中检出三聚氰胺,含量最高达510毫克/公斤。 % H5 E" _5 }: U& i) ^+ `
5 T% q4 v4 ]" {9 [
+ G$ R& {  ]: S8 c( v$ c! T
三聚氰胺再次扮演动物杀手本色,但仍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直到10月下旬,大连韩伟集团生产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88%。28日,韩伟集团董事长向媒体披露,该公司9月22日在作为部分饲料配方的“玉米酒糟”原料中发现含有三聚氰胺。 & Y9 o4 g; g" O3 N9 y3 L- l

  H. a& G$ p7 r) X
, M5 k& m0 M8 `/ ^  O% N1 e  T/ Q公众和媒体质疑的目光终于指向了已经被毒染的饲料行业。
3 X. F' u! }. u0 s  [% z, ^; {7 {% K' l+ U; u
工业废渣变身“蛋白精” 2 }# m2 X# I  \1 F

" |' y3 m' I7 r8 c' ^/ }6 l) _  D
业内人士透露,三聚氰胺废渣的出厂价格600-800元/吨,包装成“蛋白精”后市场上的流通价格最高时可以达到4000元/吨。从工业生产废品到农业生产的假原料,三聚氰胺废渣身价暴涨5倍。“蛋白精”用在饲料行业中的作用,业内专业地称之为“调蛋白”。 * s1 V% B0 K- d) A1 x

8 `# m. c% d0 a+ C  Q1 A+ Q
$ H& q/ }* Z! f! b& s1 ~  H# p一位不愿具名的化工专家透露,五年前,国内三聚氰胺的生产企业需要请专门的环保公司处理三聚氰胺废渣,这是一笔费用不小的开支;而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低价销售,主要流向饲料原料行业。对此,三聚氰胺的生产企业早已心知肚明。该专家表示,国内各大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废渣生意都很火爆,“基本没有剩余”。
  ]+ i" q& b1 {; a! b
' Z2 O9 R1 u" ^7 L5 C6 G
# @( n, P$ O4 K3 `$ x+ U资料显示,2007年国内三聚氰胺有效产能76万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化工废渣流入饲料行业作假,尤其是在近年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饲料生产企业和原料供应商纷纷寻找新的蛋白原料替代物,降低成本。三聚氰胺的废渣借此机会以“蛋白精”的身份混入各种原料中,提供虚假蛋白含量。
) D1 i: R6 x- y2 f
9 Y4 a  ~- U: }6 n6 o2 p$ V3 p. J9 v/ _9 k
$ ?& p; x: X7 b/ v一供应商透露,“蛋白精”的供应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饲料行业,牛羊饲料、禽饲料、猪饲料和水产饲料都或多或少地混有“蛋白精”。
: O9 k3 f% _+ R# ~+ `& o3 W7 j0 F6 J/ `5 d( `6 f

: _% R. ^. K4 F5 [一位饲料行业的专家表示,华南地区的水产饲料已经成为消化“蛋白精”的主要市场,尤其是甲鱼饲料和鳗鱼饲料。
& O6 W" n3 H1 ]; k* a9 i6 ~
/ a7 y/ }9 |; M# s; x
, p2 I' e% f" \. [) m% w3 d: S监管风暴正在刮起 * b1 k4 i! u  c" a: X5 g0 n

8 c8 K$ J+ K3 N
1 M* q* a6 N4 x+ z+ D6 m0 ]农业部启动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称坚决杜绝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b5 x2 n* d( F6 m0 o8 `
4 j; ~# m0 |/ h2 E9 P8 S! X# g8 M1 \' Q6 o: l7 e, A, ]6 Q
据介绍,我国对饲料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标准也只是推荐性标准,意味着不需要作强制检测。目前,农业部正在紧急制订饲料的三聚氰胺含量标准。
; k( J1 [" d1 h, T. p
5 b* D: s* w* V4 u% c3 I- @, }) o6 o. c- `9 T+ l7 g
2007年7月,农业部下发《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蛋白精”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指出,以三聚氰胺废料、羟甲基羧基氮等为原料的“蛋白精”是一类假蛋白饲料,未经农业部审定批准,是非法饲料添加剂,禁止在任何饲料生产中使用。 $ H0 O$ d& B9 J( A9 U
4 f5 e2 r+ y8 o- V

4 T* u6 d1 W, X5 }, e; F* L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国家各部委针对三聚氰胺的专项整治风暴刮起。 & [& u" q" o& v. v

5 m" q2 @% t9 w3 @0 p; K' Z" e$ A+ \# V- g' B/ O* M
刚刚完成三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规定,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按照新的规定,即使是无害的物质,目录中没有列出,也不允许添加到食物中。
( o' O/ o; Q& m3 L3 ~+ l" Q7 i% ^
7 Y' z7 E1 f3 R# K1 n8 m: l( A* x6 e1 W( s. ?
农业部启动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称坚决杜绝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 \5 x9 Q0 h: Q3 P+ N8 }

1 S3 K3 ]! ]% r/ a1 L3 k  t! w) `" ]$ m- c9 O
南方农村报记者赵威曾进本报记者张迪
十里青山 发表于 2008-10-31 19: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重的代价,到底为什么付出?这是最让人困惑的……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5-5 11:58 , Processed in 0.0821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