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645|回复: 0

《论美国的民主》“序言”导读

[复制链接]
职业-羽灵 发表于 2009-2-3 19: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美国的民主》“序言”导读  
      
         
     毛寿龙  
      
         
    托克维尔是一个法国人,在25岁的时候,考察了美国的民主,写就了《论美国的民主》,成为政治学的经典名著。该书文字优美,气势磅礴。阅读该书,很容易让人着迷于其局部论述的优美,并因此而不断激动万分。但人们往往迷失于该书的局部,而忘记了整体的把握。这是我多次阅读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亲身体验。  
      
         
    本导读的目的,就是根据自己重读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心得,一是力图摆脱局部的诱惑,专门致力于从整体去把握该书所讨论的问题,及其论证过程,主要是按照基本问题,对其进行分节,分析托克维尔探讨了什么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特色。二是从中国读者的角度,着眼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问题,着眼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如何阅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主要是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阅读什么资料。三是着眼于制度分析与持续发展,来探索托克维尔的著作对于我们制度分析学者的学术价值。  
      
         
    一、《论美国的民主》“序言”的基本问题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序言”,主要讨论了八个问题。探讨了写作《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原因:看到了发生于美国的民主革命,也看到了这一革命正在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大陆发生。在“序言”中,托克维尔的民主革命似乎仅仅是“平等”的革命,许多人都这样理解托克维尔,这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阅读全书,我们将发现,托克维尔所理解的民主革命,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为支撑的民主革命:自主治理解决了多数暴政的问题;自然条件,提供了民主革命的适当空间;法律和司法制度,为民主提供了制度框架;民情,则为民主制度提供了种种看不见的基础。如果托克维尔活到今天,可能还看到,民主革命在全世界到处都在发生,在中国也在发生。平等是这一民主革命的重要特征,但民主革命的内涵远远超出平等。正确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理解托克维尔研究美国民主革命的原因是很关键的。  
      
         
    描述了法国革命的基本内涵。在托克维尔眼中,在托克维尔的时代,法国革命已经进行了700多年,而不仅仅是通常所认为的只有10时间的法国大革命。显然,革命并非一定要暴力革命,并不一定要短暂的辉煌,它并不一定要有战争,它许多情况下,都是悄悄地进行的,而每一个人的选择与决策以及相应的公共行动,往往很可能是革命的组成部分。  
      
         
    托克维尔指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政治科学,但是人们似乎还没有进行思考。人们是在盲目中进行民主革命的,不管是反民主的势力,还是支持民主的势力,似乎都一起在推进民主。但新的政治科学尚未诞生,人们尚处于盲目之中。  
      
         
    分析了旧时代也有其幸福之处。这可能是新时代的人们往往有怀旧乡愁的原因。但一旦人们难以忍受旧时代的痛苦,革命就必将发生,新时代就必将到来。任何经历过变革时代的人们,都可以体会到托克维尔有关旧时代与新时代比较研究的智慧。  
      
         
    民主的新时代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但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幸福,痛苦也不少。民主革命的胜利,并不能一劳永逸地使人类获得永久的幸福,解除各种各样的痛苦。  
      
         
    托克维尔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革命的悖论:法国革命抛弃了传统,实现了最彻底的革命,但是革命要实现的结果却遥遥无期。  
      
         
    但是,美国没有发生革命,却拥有了革命所要实现的一切。为了法国民主革命的成功,或许是为了回答革命的悖论,托克维尔借着考察美国监狱的机会,考察和分析美国的民主革命。  
      
     最后,托克维尔说明了写作《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具体安排和基本的目的。指出:“本书完全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而写的。我在写作本书时,既未想为任何政党服务,也未想攻击它们;我并不想标新立异,只是想比各政党看得远一些;当各政党只为明天而忙碌时,我已驰想于未来。”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不禁要吸一口气,反思自己的研究,提醒自己:学术研究,没有党派的利益,有的是人类的利益;学术研究,没有短期的利益,有的是长期发展的利益。即使是公共政策的研究,需要的也是长期发展的利益,着眼于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制度平台的形成。同时,也会感到做学问的清和高的感觉:当大家都在为今天和明天忙碌的时候,学者却在驰想于未来。  
      
         
    二、不同读者的不同角度  
      
         
    对于美国人来说,阅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的“序言”,显然的目的就是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民主发展的特性,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新的挑战,如工业化时代城市化对民主制度的挑战;政党政治发展对于民主制度的挑战;官僚制度发展对于民主制度的挑战,现在则是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民主制度的挑战。除此之外,还可以警惕并避免任何暴烈的革命所可能导致的恶果。  
      
         
    对于法国人来说,阅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的序言,可以理解法国革命之所以无法实现其所想要实现之理想的原因。自然,也可以思考法国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以后,法国民主革命的成果终于有所制度化的原因所在。对于欧洲人来说,或许还可以思考欧洲民主革命对于整个欧洲发展前途的影响。  
      
         
    对于今天的美国和法国来说,即使美国的民主制度一直面临着种种挑战,法国民主制度也在1958年以后步入稳定的轨道,但在这两个国家,民主制度应该说都是比较充分发达且稳定的,都是成功的民主国家。那么,今天的美国人和法国人,如何进一步理解托克维尔的分析呢?美国革命的成果是如何维持的呢?如何应付了托克维尔之后的各种各样的挑战的呢?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和《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等著作,提供了一种解释。法国革命是如何在托克维尔之后成功地实现了稳定而成熟的民主制度了呢?这需要人们寻找新的文献,或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我的有限的阅读,Larry Siedentop(Oxford University, 1994)写作的《托克维尔》很好地说明了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以及《旧制度与大革命》两本书的基本背景。这些背景在托克维尔之后都发生了变化,理解这些变化,对于理解托克维尔也是非常有用的。  
      
         
    那么,中国读者如何阅读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序言”呢?  
      
      
    阅读《论美国的民主》,可以让我们世界民主革命的挑战与进程。民主变革已经在美洲大陆发生,也在欧洲大陆发生,现在它们都是成熟的民主国家。我们要理解美国革命,也理解法国革命,尤其是两个革命之后。或许我们还需要理解英国的革命。阅读《论美国的民主》,可以理解民主革命发生的必然性,也可以理解不同国家发展民主的不同道路。除了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之外,还要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我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阅读更多的著作,了解托克维尔之后的民主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理解了世界民主革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的民主革命。我们可以像托克维尔那样判断说,中国即使现在还不是标准的民主国家,但是民主革命已经在中国发生。20世纪,可以说是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世纪。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政治科学。中国民主革命,也的确有其新的政治科学的理论。中国的革命,与法国的革命有类似的地方:20世纪的革命,是努力抛弃中国固有传统的革命,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但是,中国民主的革命迄今为止似乎并未成功。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的民主革命,依然将继续进行。民主革命在21世纪的中国能够成功吗?我们何以总结过去,吸取20世纪中国民主革命的教训,吸取世界各国建设民主革命的成功经验,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的民主呢?  
      
         
    21世纪的中国,必将是新的时代。新世纪中国的民主革命将继续20世纪的革命者的事业,继续将中国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如果托克维尔生在当代的中国,如果他要为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而考察美国的民主,那么他将如何写作《论美国的民主》,针对该书的“序言”来说,他将如何写作《论美国的民主》的“序言”呢?或者说,如果托克维尔有机会在今天到中国旅游,在考察中国监狱制度的同时,考察中国各地民主革命的进程,他将如何写作《论中国的民主》的“序言”呢?  
      
         
    托克维尔不可能复活,因此他也不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些任务只能由今天中国的托克维尔来做。中国的托克维尔如何来成就这一事业呢?其他国家的学者的做法,有助于中国的托克维尔展开自己的事业。在此,美国的托克维尔、非洲的托克维尔、阿富汗的托克维尔,他们的努力,无疑都是可以借鉴的。  
      
         
    在美国,我所认识的今天的托克维尔,主要是奥斯特罗姆夫妇。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写作的《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等著作,探索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基本制度设计理论,以及在托克维尔之后所经受的一系列考验。他的妻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则从托克维尔的研究出发,总结了托克维尔研究美国民主制度的基本方法和模型:制度理性选择的方法或模型,着眼于警察服务、大城市地区治理结构、水资源管理、全球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等问题,探索人类社会公共事务的多中心的治理结构(部分研究成果参见《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译丛》,上海三联书店,2000)。如果说文森特的努力,还局限于美国的民主制度发展,埃莉诺的努力,已经把托克维尔的方法具体地与现代自然科学(GIS和Remote Sensing)和社会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运用于世界各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  
      
         
    除了奥斯特罗姆夫妇的文献之外,目前我正在阅读一位美国政治学者、托克维尔研究专家Barbara Allen教授的著作手稿,该手稿有510多页,题目是《托克维尔论契约与美国革命:使人与天合一》,著作有三个部分,一是托克维尔与美国契约的起源;二是契约的脆弱性;三是以联邦的方法处理异质性与统一性。她作为一个美国学者,努力的进程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是一致的:核心在于美国的民主革命和稳定发展的、经得起挑战的民主制度。最近,我还将阅读一位非洲学者正在写作的《托克维尔在非洲》一书的前几章。与我同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研究的阿富汗学者也在思考:《托克维尔在阿富汗》。  
      
         
    可以说,很多学者都在托克维尔努力的基础上,继续着自己的学术努力。这些努力未必管用,即使托克维尔也只是预料到了美国南北战争必然爆发、20世纪必将是美国和俄罗斯平分天下的世纪,但他的准确预料并没有使人避免这两大事件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福利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奥斯特罗姆夫妇的努力,也未必一定能够影响美国民主制度在21世纪成功地处理新的挑战;非洲学者和阿富汗学者的努力,也未必有利于非洲民主革命和阿富汗民主革命的成功,但是努力总是必要的。学术努力不是万能的,却是人类的发展万万不可少的。中国的托克维尔完全有必要进行自己的努力,这未必能够决定中国民主革命在21世纪的全面胜利,但肯定有助于21世纪中国民主革命的尽早取得成功。  
      
         
    三、对于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IAPP)研究的价值  
      
         
    我个人的学术努力可以用IAPP来概括,这一努力与“托克维尔”在中国的努力未必一定吻合,但我认为是密切相关的,至少可以看作是中国托克维尔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看来,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一个系统的治道变革的进程:从人治走向宪政法治,从单中心集权统治走向多中心自主治理,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无限政府走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有限政府,从专制的治道走向民主的治道,从封闭的公共(服务)经济或者政策走向开放的公共(服务)经济或者政策等。这一治道变革进程是一个系统的进程,它是20世纪后20年中国革命的重要内涵,而且是有利于中国持续发展的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发生。没有系统的治道变革的进程,中国的民主革命缺乏可靠的制度平台,永远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也可能是短暂的。IAPP研究就是以古典自由主义为基本价值,以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为基本逻辑和方法,着眼于治道变革的顺利进行,致力于公共政策问题及其制度平台的研究。IAPP之所以着眼于公共政策,是因为在现在时,人类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才能真正影响发展进程。当然,在IAPP看来,公共政策并非是政府垄断的,而是开放性的,每一个公民、任何非政府的社团和组织,都像政府一样,有自己的选择与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从开放的视野,研究公共政策,是IAPP学者有别于传统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特色。  
      
         
    《论美国的民主》是IAPP分析的必读书之一。作为IAPP学者,《论美国的民主》“序言”有什么学术价值呢?这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学术研究的需要,来寻找其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对此,不同的学者肯定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勇者见勇,谋者见谋”。即使就IAPP学者来说,其阅读后的心得也会有所不同。我阅读之后,体会很多,上文的许多体会,对于IAPP研究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我还有如下体会:  
      
         
    写作方法与研究方法结合的价值。托克维尔“序言”写作方式是写意式的,也是写实式的。他把民主革命的发生,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在此,他隐隐约约看到了上帝的意志,或者说历史的客观规律。据此,人们分析说托克维尔具有历史决定论的倾向,或者说托克维尔具有深厚的基督教传统。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分析,并没有因此而中止,他看到了发生于革命过程中每一种力量的作用,也看到了知识的局限,以及民主革命新时代对于新的政治科学的需要。他的努力,恰恰是顺应这一新的政治科学探索的需要。这是一种写作方式,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宏观和微观兼顾、客观潮流与人类努力结合的研究方法。他有利于现实之外,冷静观察,又对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现实问题保持现实的关怀,预测美国革命的政治科学基础,为法国革命奠定新的政治科学基础。他既是描述、解释和预测导向的,但也是政策导向的。这种宽广的研究和写作视角,对于IAPP研究者来说,具有借鉴的价值。当然,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用非常严格的语言,用非常严密的逻辑,用争议最少的事实为基础,来鉴别问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然后给出对问题的解释性意见、预料性意见,或者政策性建议。现代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气势磅礴的笔法,也使得人们失去对于重大发展趋向的总体的把握。在这一方面,托克维尔的写法和研究方法,或许有争议,但其借鉴价值还是存在的。  
      
         
    热烈的情感与冷静分析结合的价值。托克维尔对民主价值非常推崇,但对于现实的民主社会又保持一种少有的冷静。价值与实现价值的工具,是有区别的。传统的社会,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见得是万恶的旧社会;但是,对于不传统的新人类来说,民主的社会,却是可欲的,旧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不可忍受的。所以,民主革命的发展是必然的,不同的国家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有些国家没有进行暴烈的革命,却成功地实现了民主;有些国家进行了暴烈的革命,民主的果实却迟迟没有成熟。这一民主革命的悖论,我们不妨称之为“托克维尔悖论”。仔细区分民主革命的理论、民主革命的道路与民主革命成功程度这三个变量,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托克维尔研究民主问题的成功之处。这对于制度分析学者来说,其启示就在于,研究一个现实的问题,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分析问题本身,把真正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去除伪问题,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提出真正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在分解、分析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综合。对民主革命的道德狂热有余,而冷静分析不足,这不仅仅是研究水平的障碍,也可能是中国民主革命成功的障碍。  
      
         
    托克维尔的价值、问题与方法与IAPP研究的价值、问题与方法,有天然的亲和性或者相似性:  
      
         
    民主制度的价值是IAPP学者所推崇的核心价值,其他价值还包括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和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等,这些价值都是同等重要的,是新的有利于和平与持续发展的制度平台的价值支撑。这些价值是托克维尔所认同的价值。  
      
         
    包括民主发展在内的治道变革问题是IAPP学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托克维尔实际上也涉及到了,托克维尔的民主,并非是纯粹的民主,而是与各方面的价值和相应的制度安排相辅相成的民主。托克维尔虽然没有讨论市场经济问题,但是他对于公共经济的探讨,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在他看来,治安等公共服务,也可以乡镇自主治理,有外溢效应时,才需要县、州和全国政府。这一点可以说丰富了一般所说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守夜人理论。托克维尔的这一价值,与IAPP研究所持有的开放的公共经济价值是一致的。  
      
         
    在方法上,托克维尔的研究与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逻辑与方法,是否有其类似的地方呢?从“序言”可以看出,托克维尔的分析,与公共选择具有类似的地方。他分析了社会各种势力的特性,他们的需要的变化,他们的选择,以及对民主发展的影响,民主发展的结果等。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实践表明,托克维尔的分析方法与制度理性选择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可见,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分析方法,但他的分析并不是简单描述性,他的分析过程本身隐含着他所偏好的分析方法,或者说是分析框架。  
      
         
    经过一个半多世纪的阅读和考验,托克维尔的研究是成功的,那么他所偏好的价值、所理清的问题、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也应该是成功的。他的著作可以说是一个IAPP研究的成功的范例。托克维尔虽然没有说IAPP,但是《论美国的民主》的确是用IAPP价值、方法研究IAPP的问题。IAPP学者阅读《论美国的民主》,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提高IAPP的研究:一方面,我们IAPP研究的学者能够从托克维尔的研究实践中,归纳、分析出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呢?这么些分析方法和框架,如何应用于我们的IAPP研究实践呢?另外一方面,在写作方法上,IAPP的语言是专业化的,但所涉及的问题具有跨学科性质,研究成果还具有实用价值,在有了研究之后,能否像托克维尔那样,不用专业化的术语,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来从而更有利于人们阅读、理解、接受并用之于实践呢?  
      
         
    这无疑需要IAPP学者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语言、表达思想的写作水平。  
      
         
    (2000年8月29日一稿,9月12日定稿,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市)  
      
         
                        
                                               
                                            
                                              【注释】
      商务印书馆
                                               
                                            
                                              【出处】
  商务印书馆
                                               
                                               
                                                  【写作年份】2002
                                               
                                               
                                                  【学科类别】宪法->中国宪法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12-22 16:13 , Processed in 0.0741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