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647|回复: 0

英译本序言

[复制链接]
vxvzxvl 发表于 2009-2-3 1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其时”,在杰出的《法律史导论》(Introduction a l’Historie du Droit)一书序言中,勒密涅(M. Lerminier) 说道:  
  
        
      
  
        
     “在完成了我的修辞学与哲学课程之后,在那种通常对于年华十九、极富想象力的青年来说都会极度兴奋的状态下,如我们所说,faire mon droit(吾行吾法),怀着厌倦与蔑视两相交织之情,无可奈何,我确乎打开了五大法典!从研索科学和哲学的诗性之沉思冥想中,倏忽间移到《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等因奉此的枯索条款,此种研究岂止毫无精神愉悦,益且低调贫乏、索然无趣,了无生气与活力。——这就是当时的所谓法律!约在此时,手头碰巧正好有一本M. de 萨维尼的小册子《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我稍谙德文,遂怀着好奇研读起来。我惊讶不已:作者将loi(法律,或制定法)与 droit (法)两相区别,以热情的口吻阐说droit——使其成为真实的、活生生的、并且充满情感、跌宕有致的物事;继而激烈地谴责立法制度和法典,——为其所谴责者或可如此称谓。那么,立法(legislation)与 droit 居然不是一回事!五大法典并没有涵育什么法理!为了肯定或排除此一疑虑,我将M. de 萨维尼的小册子又重读一遍,并旁及他的其他论述。最后,几乎为其理论——不过,对于其理论,我有一个迷惑不解的看法,即还有什么尚未完成——所折服,我决定进一步阅读,在洪堡(Haubold) 和胡果(Hugo)的帮助下, a m’orienter(一点一滴地),我在德国法学文献中登堂入室。”  
  
        
      
  
        
    从诸多对我同样富有说明力的证据中,之所以挑选这段话,以说明鄙人此刻以英文本呈现于对法哲学颇怀兴味的人们面前的这本小册子的特性,原因就在于,我想,较诸告知读者其当期盼于该书中获得什么,此段话更易为人们所信受。而且,我仅仅认为,需要补充说明的不过是,即便他并未从此书中获致建构历史图景的如许启示,他也不应认为阅读此书实乃白费光阴。因为,他至少对于一个学派(历史法学派)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模式耳熟能详,而该学派就构成来看,一直拥有德国最为深邃的,而且,就目前而言,也许堪值自豪的法学家执其牛耳,他们是胡果(Hugo)、萨维尼(Savigny)、艾希霍恩(Eichhorn)、米特迈尔(Mittermaier)和格林(Grimm)。  
  
        
      
  
        
    本书初版于1814年,二版于1828年(本译本即自该版移译)。其中个细,从作者的序言中可察端倪;展卷抚读,则知著者于各时代历史皆熟谙于心。不过,鉴于此事可能并非人所周知,在下当对这一事实略作叙述。拿破仑,这位很大程度上实用《拿破仑法典》以为利索而锁缚各国者,亦将其强制施行于德意志各邦,而于成就其治,厥力甚伟。如此这般,在其1814年被推翻之时,该法典已在巴伐利亚、黑森州达姆施塔特的部分地区、普鲁士的北莱茵诸省、威西特伐尼亚王国、巴登、汉萨同盟的各城,以及一些其他超莱茵省份(ultra-Rhenish)施行。北莱茵各省保留施行该法,并且一直如此。在德意志其他部分,该法作为一种政治落魄的标记,几乎旋遭抛弃。以何种形式取而代之的问题,随即浮现。蒂博(Thibaut),海德堡大学法学院的一位杰出之士,在一份下文还将陆续提及的小册子中,建议继受一部法典。而萨维尼则于刻下的这本小书中,坚决反对此一不智之举,力陈归依于法国人已然倡行的法律体系之苟且无行。“在变革的时代”,瓦科宁(Warnkonig)教授说道:“萨维尼的主张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在1828年,他是如何重申自己对于早已提出、但已成昨日黄花的革新的反对意见的呢?不管怎样,他的著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其予法学理论研究导向上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将法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法学家们无以忽视。”(Themis, tom.10., p.138)。  
  
        
      
  
        
    在萨维尼看来,究竟何者得为恰当这一念,迫使我就所负任务的困难之处,略予陈说。就该书的译文而言,鄙人不得不遗憾地坦陈,读来并非特别流畅,亦未能如我所愿地竭尽原作神韵。  
  
        
      
  
        
      
  
        
    人们希望一位现代英语作者的文字应当如此清通晓畅,几可拯救其读者于思想的泥沼;他被要求不仅得用人们或可领会其意思的表达,而且其所表述的亦仅限于此一种意思。如今,我们的语言已然纯熟至精,足可驭握,精确表述。然而,德国人从来不曾屈服于语言的羁绊,而且,在有关语词的运用上,尤其是在那些具有确切涵义、精审配置的语言结构的运用上,享有极其广泛的空间。因而,一位德国作者指称不仅其确已言说或提及,而且他认为一、两页前即已论及,而读者自当了然于心的内容里的dieses, jenes 或es(这个,那个或它)时,就丝毫不足为奇。如此这般,他们的语言,连同其全部的丰富与多样,遂咸认依旧尚未成型——正如一位德语的赞颂者所论,“德语的能量不会为任何语言的立法所限”,而且,德国人依然相当严重地倘徉、耽溺于神秘主义。本人对于德国文学的有限了解当然不足以作此判断,但是,我的朋友们,其之判断,我且十分仰赖,却肯定了本人的这一印象。我并非决然肯定吾人立论允当;进路不对,不付出相当的力气,而要获臻正确结果,实在罕见。  
  
        
      
  
        
    如今,萨维尼的文字风格甚为其国人所崇奉,在任何其他语言的文本中,凡此诸多精湛之处,均不至于消隐无遗。但是,其思想和表达形式与我们的风格甚相轩轾,而使得一如本人业已知悉的那样,在变成英文之后,或许会有人工斧凿痕迹。一些博学的朋友在阅读了我特别列出的几段文字后,劝我当着意于意译。但是,我并不认为译者有义务跟着原文亦步亦趋(至少,当一本书更多的是作为具有人文情趣的作品,而非仅仅为了说明事实,甚或只是包含某些论争而印制出来时);而且,即便他或会如其所好,对语言进行倒装裁制,他也无权对思想作此颠倒。因而,我将所有纯粹的德国习语土语删略,但却(几无例外地)将论争展开的形式自始至终悉予保留。  
  
        
      
  
        
    在下几无必要赘言,我作出的是一个更为尴尬的选择。对一位经验丰富的作者来说,将一部作品的大致意思概予梳抉并表达出来,相对而言,乃为一桩较为容易的任务。但是,若要精审阐译一位作者,则要求具备思辩能力,对于每一特定文句,常常是每一特殊字词的最为细致的分析。在本书中,几乎没有一段尚存疑虑的文字不曾与一位造诣精深、通晓英文的德国法学家,和一位造诣精深、熟谙德文的英国法学家反复切磋。没有他们热心的帮助,的确,我绝对不敢将译文印制出来。职是之故,如果译文中尚有任何经过审慎考虑却未予删却的含混不清之处,则读者当可肯定此乃译者不敢贸然删却者;虽然对应的英语表述业经字斟句酌,但我却可能依然故我,倘徉于黑暗之中,懵懂不明。—— 一位英国散文高手曾要求他的朋友一旦感觉到他尚非一介傻瓜,则当心怀慈悲,认可其作品尚有一定意义;在下恳请我的朋友若发现鄙人尚非如此懵懂颟顸,则同样心怀恻隐、乐善好施。  
  
        
      
  
        
    ix  
  
        
      
  
        
     ***  
  
        
      
  
        
    备忘释例:  
  
        
      
  
        
    (by the law),原著并未解释,意谓有关私人之间关乎交易的“和解协议”(private transaction)的法律。萨维尼一般说burgerliches Recht,但英语中仅有的对应于burgerliches的词是civil(民事的,私人的), civil一词在我们通常用作Roman(罗马)的同义词。  
  
        
      
  
        
    (by the Code, 其中code的首字母大写)意指《法国民法典》。为了避免混淆,我保留了《奥地利民法典》和《普鲁士法典》的德文名称(分别是Gesetzbuch和 Landrecht)。  
  
        
      
  
        
      
  
        
      
  
        
      
  
        
      
  
        
      
  
        
      
  
        
    --------------------------------------------------------------------------------  
  
        
      
  
        
      
  
        
      
  
        
      
  
        
      
  
        
    --------------------------------------------------------------------------------  
  
        
      
  
        
     格林并非职业法学家,但却极大地推动了对于法的历史研究。  
  
        
      
  
        
     原文为法文。——中译者注。  
  
        
      
  
        
     《讲座》,米伦费尔(Muhlenfel)教授的导言,页15。  
  
        
      
  
        
     我因惮于他们为我的错误所累,故未提出他们的名字。  
  
        
      
  
        
    ] 一译《普鲁士民法典》或《普鲁士邦法》。1794年6月1日,由腓特烈·威廉二世(1786-1797年在位,一译弗里德尼希二世)颁行。由于这一包括两大部分,计一万九千条的庞杂法典不仅对通常所谓的私法内容作了详尽编排,而且亦含括诸如行政法、刑法等“公法”规定,颇有吾国传统“诸法合体”的特点,故译为《普鲁士法典》或《普鲁士大典》、《普律》较妥。——中译者注。  
  
        
                        
                                               
                                               
                                                  【写作年份】2002
                                               
                                               
                                                  【学科类别】法学理论->法理学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5-15 09:54 , Processed in 0.0901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