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破产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河北农大的创举,旨在利用学校的学科、技术等优势,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a>。这个工程当前面临的尴尬,有的大学生“水土不服”,难以发挥专长,在农村无所事事;有的大学生远走高飞,通过家长关系或个人能力在当地或外地找工作;只有比例不足10%的大学生做了村干部或者当了致富户,而他们,基本从事上大学前的“老本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基本破产。不管当初决策者的用意如何,这项工程与许许多多出台的制度、政策,甚至轰轰烈烈的改革一样,最终走向崩溃的边缘。其实,也用不着那些高深的理论,最简单的道理:中国的农村根本不具备大学生生存的土壤。
大学生“水土不服”是必然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在远离农村的象牙塔里,这里,传授着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理念、知识和技能,生产着大量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而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依然维系着家族的裙带网络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依然停留在基本温饱以及向小康的过度期,在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仅仅靠百二八十个刚刚出校门的斯文书生,仅仅靠在校园里准备的那点教学手段,就想以个别去影响整体,以特殊去带动一般,这或者是一些特例,或者是丰富的想象,或者是故意作秀乃至无知。
大学生远走高飞是可以理解的。农村的情况不熟悉,学到的知识用不上,是坐在那里无所事事,还是开动脑筋另辟溪径,答案是不言自明。问题是,大学生到农村究竟干什么?种田,体力活他比得上一个纯农民吗?科学种田,引进先进技术,购买机械设备、良种新品、农药化肥的钱哪儿来?创业,有能力投入吗?有政策保证吗?有市场前景吗?就算大学生留在农村,做了“村官”,他们的收入待遇怎么办?他们的劳动保障谁来管?
为了让这批大学生融入农村,学校作了努力,如成立农村发展学院,根据生源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政府部门也作出规范,如签定协议,规定大学生5年内不许离开本县到外地就业,鼓励他们开农资门市,并给点优惠政策。可是,在客观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这样的努力在事实面前实在苍白。
??? 中国的农村确实需要人才a>,现在,人才a>真正来了,却又拒之门外,怎样才能找到人才a>培养与农村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怎样让人才a>在农村充分发挥作用?说到底,还是要走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路子,要么政府买单,花钱雇人才a>来服务;要么农民买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一事一议(有实力的长期雇佣更好)。至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破产就让它破产罢。
(作者单位: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委组织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