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45|回复: 0

盛大与新浪提前“合谋”的可能性

[复制链接]
kuanyu 发表于 2009-3-11 2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已至此,双方的往往复复,已经令盛大收购新浪股票这桩本来很简单却被外人弄得悬念迭出的收购案山重水复。我们重新来梳理一下,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新浪行动的主线,从中分析出一些脉路来。* o( |: @& e5 S" C, Y2 R0 }
$ Y% g9 [, W7 T1 c

$ F/ q3 Q% k0 M/ d
% [# b- ~8 s0 T% L2 d" s; J  新浪应该也有能力去监测股价变化
8 v1 i  e. b. X$ O  我们知道,新浪在2月7日公布2004第四季度盈利以及2005年第一季度展望报告之后的次日,即2月8日,新浪在纳斯达克市场的股价暴跌26%,成交量急剧放大。
4 n* r# t2 C/ F* n# d% Z- T  我们认为,新浪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品牌,作为中国老牌规范的海外上市公司,新浪的一举一动是成熟稳健的,但是新浪在此桩收购案中存有几点悬疑,足以令人难以解释。
0 r* y! b1 @& F6 J# p' w: v  其一,就新浪作为中国顶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而言,新浪不可能不关心自己的股价在纳斯达克的表现,肯定会去监测,或者委托其他机构监测新浪股价的异动情况。新浪当天交易量急剧放大,平时只有几百万的成交量,2月8日却有四千万的成交量,当日新浪股票成交量占总股本接近令人吃惊的90%比例(见图1 数据来源:NASDAQ网站)。' m6 I. @0 X/ K9 ~+ b& |$ Z
  其二,就新浪财报而言,新浪在自己业绩急剧下滑的报表披露后,有理由也应该去关心自己在纳斯达克的股价表现。2月8日,新浪发布200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报告在未来的“业绩展望”中提到“受2005年1月下旬广电总局发布的通知和2005年1月中国移动变更彩信服务收费流程及中国移动将彩信服务转移至MISC平台影响,当前财务预期数字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将远高于先前几个季度的财务预期”。我们认为,盛大尽管没有公告持有新浪股份(按美国SEC规定,盛大没有必要公告),但对于这么一份比较难看的财报的出炉,新浪不会不去关心其股价表现。
; ^. ?1 d8 O' o2 C- H  H% a9 J  第三,就新浪高管而言,新浪高管抛股集中,他们没有理由不知晓新浪股价的一举一动。据Nasdaq网站披露的从2004年10月26日至2005年2月7日之间(即美国多家律师a>行发起对新浪的“集体诉讼期”期间),新浪内部人的交易记录显示,在此期间,敏感人物新浪CEO汪延和CFO曹国伟两人共计售出股票30.9万股,新浪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共计售出97.4433万股新浪股票,占新浪总股数的1.93%。
! U( [3 F& P7 M2 m' A! ?  在Nasdaq网站上,我们发现,2004年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新浪董事会和
* F; G/ E' e" @  i6 x" t/ y  i" E4 i0 b5 M
管理层在过去的12个月共售出100多万新浪股票(见图2? 数据来源:NASDAQ网站)。新浪管理层及董事会成员现持股新浪约10%(包括段永基、姜丰年、汪延、曹伟国、林欣禾等),在新浪危难之际,董事们抢着抛售股票,管理层和下属员工还有信心吗?而决定他们执行期权售股的正是新浪股价的表现(见图3? 数据来源:Yahoo Finance)。
( B: i+ Y- B6 f- N' q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汪延与知晓新浪资本运作及财务状况的首席财务长CFO兼联席运营长COO曹国伟,同一时间执行自己的期权,不能不令人生疑(见下页图4? 数据来源:NASDAQ网站)。公开资料显示,新浪CEO汪延在2004年10月29日以每股1.35美元的价格执行了10万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3.003美元的价格售出;他还在2004年11月19日以每股1.88美元的价格执行了5万4千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7美元的价格售出。共计售出15.4万股。新浪CFO曹国伟在2004年10月29日以每股1.88美元的价格执行了10万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3.424美元的价格售出;他还在2004年11月19日以每股1.35美元的价格执行了5万5千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7.026美元的价格售出。共计售出15.5万股。
4 S% A% z3 k5 N  a8 m; L! w% e  o+ H: u' a" b. g
  盛大半年之中逼婚心切,新浪应该有所戒备
" p1 |7 w9 E# K6 ~( K# N  2003年,盛大上市前夕,新浪联席主席段永基找到陈天桥,表示新浪有接收盛大的意愿。那时候,新浪是居高临下的。但到了2004年10月,陈天桥却对新浪的高管说,盛大希望通过协议收购新浪。在决定参股新浪之前,陈曾与新浪管理层、董事会进行沟通,但遭到抵制。《21世纪经济报道》甚至说,去年10月,双方拿出了最后合并方案,段对此方案持支持态度,但最后由于新浪管理层抵触未能通过。去年谈判的失败让陈天桥意识到,要让新浪管理层与董事会认同盛大策略颇为艰难。' _! z+ k+ o: m6 K* _8 {3 N
  然而现有新浪有关人士透露,新浪管理层及董事会在如何应付陈天桥入主一事上从来没有达成一致。2月24日出面的新浪新闻发言人,也指称“盛大只是在2月16日与新浪管理层通过电话,就收购一事作一礼节性通知”。
5 G/ P( i' s; z: {& C$ g% u0 L  可以断定的是,新浪董事(包括段永基和汪延)早已与盛大就收购问题有过多次沟通,只是在细节问题上没有达成默契而已。联想到盛大早在对美国证交会提交相关备案前夕就已电话通告新浪高管的事实,似乎可以推断,新浪董事可能早就对盛大的下一步动作了如指掌,双方事前也很可能就收购问题有过这样那样的沟通,只是细节问题没有谈妥而已。也可以说,是双方谈来谈去一直没有达成默契。
+ ^- |5 e5 y0 w! z$ L4 g& I  结果,在新浪方面依然犹豫之际,年轻气盛的陈天桥抢先出手了。据新浪股东说明书显示,盛大原先就持有新浪的一小部分股份,再加上农历年前后通过二级市场连番动作,一举收购了19.5%的股票,来了个先斩后奏。等到新浪反应过来,已然晚了一大步,生米煮成了熟饭。: k; Q1 z/ R" R" G: H3 ?( T
  据此,从公开的交易信息,以及双方接触的事实来分析,我们认为,盛大与新浪存在提前合谋的可能性较大。而不是如新浪副总裁沈建明所言,“一直到2月17日盛大发布公告前,才有一个‘礼节性的电话’知会到新浪。”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说明,盛大在此之前,肯定以正式或不正式的形式通知过新浪。
& j& x$ V! {9 c5 ?& P/ @% N  有理由猜测,鉴于盛大早在2004年10月就与新浪打过招呼,不排除双方对收购事件的发生早有心理准备,尽管盛大直到向SEC提交相关备案的前夕再一次电话通知新浪总裁汪延和首席财务长曹国伟。也就是说,双方都在心照不宣,一方出货,一方进货,至少是某些人某些机构暗中配合盛大进货。
; `+ e3 s9 p/ H* P% Z; X- m$ v1 D! t# _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新浪在纳斯达克市场平时的成交量一般维持在几百万左右,而2005年2月8日一个交易日成交量猛增到44?028?500股,而当日(中国传统节日大年三十)盛大以23.17美元购入新浪7?280?000股,即使考虑到美国股市的“T+0”交易的因素,当日新浪股票成交量占总股本接近90%的比例,如此巨大的交易量没有机构的配合几乎不可能,况且当日新浪股价为20美元左右的低点。, s3 p1 S0 {  x1 G# P1 C
  陈天桥是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Skyline传媒有限、Skyline国际投资以及盛大传媒有限三家公司秘密吸纳新浪股份,其中Skyline传媒有限公司所持股份的权益持有人为陈天桥的妻子雒芊芊和弟弟陈大年(见图5)。1 v* k; `7 n+ C4 a8 G
  按照美国1968年制定的《威廉姆斯法》(专为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而制定)中的规定:收购方在取得上市公司目标公司5%或5%以上股权时应当履行披露义务。盛大以四个身份收购新浪是为了不突破5%的临界点,到总体接近20%的目标之后才突然宣布。8 ~3 \0 u8 l( e) N& l# u

. C( I' K' \7 j3 z. n3 K  u$ w. e3 n  ?7 N

! e7 R$ a2 K7 p1 b( j3 e0 Q4 X# I  c5 G
  2月14日,盛大网络与地平线传媒等四家关联公司签署协议,同意以盛大网络名义持有新浪股票。2月18日,盛大网络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13D表格。按照《威廉姆斯法》规定,当一个公司持有某上市公司股权达5%或5%以上,但无意取得该公司控制权,只要求其填写简易的13G表格,只有在希望取得控制权时需要提交13D表格。; Z3 i) v& ]% b' O: ~0 m
  陈透过四家关联公司分别收集新浪股份,应当是出于避免触及5%临界点的考虑。因此,可以说陈天桥是颇费苦心。盛大的收购团队一直神秘示人。据盛大公关经理李黎君透露的情况:盛大投资中心的十几个人是专程参与此事的。因此,也可以断定,陈天桥此桩收购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精心组织、由来已来,包括前期与新浪管理层的沟通谈判。. q. D# c. [: ^. U$ a
4 |3 |9 p8 f+ `" I" }
  “新浪与盛大事先有默契”的五种可能
' G3 Y% v3 R# a" l/ g9 `% y  从交易量能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大年三十晚上,盛大进了728万股,但股价没有大幅上扬。这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了,盛大在不断大幅吸筹,而必然的,存在另一个主要的有实力的卖主,否则就很难解释盛大为* P$ q) I* y7 Q4 i' q3 `$ ~
" [1 {3 I- T! [* g
什么能在如此之低的价位买到如此之多的筹码。从图6(数据来源:Yahoo Finance)可以看到,2月7日新浪在NASDAQ市场的收盘价为27.35美元,而2月8日新浪一开盘暴跌到20.23美元,盛大买进新浪股票的过程中新浪股价不涨反跌,而且成交量巨幅放大,各路媒体、评论人都在吹捧盛大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但为什么盛大能选择到如此之好的良机呢?难道盛大或与新浪早有默契,盛大与新浪机构股东早有默契?; U- [4 k8 i6 f! o
  至于新浪董事会元宵节前夕放出“毒丸计划”,一是为了保存颜面;二是增加将来与盛大谈判时的筹码。尽管“毒丸”毒性不小,新浪推出时机太晚,盛大入主新浪几乎已成定局,“毒丸计划”也不能完全排除“双方事先有默契”的假设。我们至少可以假设出五种可能的情况:
/ Y9 B8 _$ c. W5 C  1、新浪与盛大事先有默契,但新浪为了保存颜面,总得作出一点反抗的姿态,“毒丸计划”就是反抗的姿态;7 C3 y2 n! u! s& h7 R  Z
  2、新浪与盛大事先有默契,但盛大购入新浪股票数量较多,新浪认为应推出“毒丸计划”以防止局面失控;  J% `8 ~( T5 O7 h; U  A
  3、新浪部分高管与盛大事先有默契,但另有高管反对被收购,近日终于达成一致,推出“毒丸计划”反对盛大收购;
) u% {5 ?( S0 ^8 D* M  4、新浪与盛大事先有默契,推出“毒丸计划”是一种缓兵之计,以此争取更大外援来拯救作假象,提高自己的谈判筹码;; i( \/ N& g) r$ J/ Q4 \5 e
  5、新浪与盛大事先有默契,但新浪董事会及管理层为争取公众舆论同情心,摆出一副被动挨打的形象,并借此丑化陈天桥形象,提高自己的声誉。
2 N1 ?8 Q- ]& S$ I  也许双方没有明显的合谋,但反应迟钝是一种信号。新浪已经内部分化,从这几天的情况我们看到,在沉默120小时后新浪首度出来表态,欢迎战略入股反对强制入股,出面的是新浪市场副总裁。汪延等管理层至今基本沉默,CCTV记者到理想国际大厦采访,汪延顾左右而言其他,领记者参观搬家的新浪。而四通控股在香港联交所的正式公告是一个信号:段永基正在待价而沽,四通早已将新浪投资看作是短期投资。& _" H# N+ H: V) {4 D
  种种迹象表明,盛大此次行动不是单一行动,绝非“悄悄的干活”。陈天桥最近接见媒体采访的前提是不谈收购案,但他也表示:“我会把盛大的想法和收购全过程,告诉公众。”不过,陈天桥还是卖了个关子,“现在还不到公布时机,我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公布。”只有待一切水落石出、烟消云淡之后,收购谜底才会层层揭开。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11-13 14:46 , Processed in 0.0778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