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里青山 于 2009-12-22 20:11 编辑
+ l8 g$ y+ n* L7 K* i$ B* l8 `* `) C* w0 I8 x0 | Q3 K
游东山
: C) A" [, D, E随路盘山行,揽目窥绿屏。 方山倚天处,着生万年松。 满眼连天碧,山脊卧云龙。 往昔革命事,热血染林丛。
5 R: }+ l$ C" a+ \9 j; [# E! c7 G3 b+ ^! o0 |# m" Z
" @' R9 h. f6 Y9 u) q% E. Q2 S6 q这是我写的第一首诗,其时间已不可知,大概是于上初中前后,应该是1990年左右。3 H0 e; W4 z h, C% [1 {' Y
4 H& @8 E! Q' }, {- x/ C$ ~东山,小的时候没少去。那个时候还不太能够明辨方向,但茂密的树林,雨后的蘑菇,芳草的气息,对于未曾远足的我,有足够的吸引力,也足以让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把徒步6个多小时的疲惫暂时忘却。一般都是从219公园南侧的入口进山,而且要起大早,赶在公园的人上班之前——那个时候好像还是要门票的。
# E6 ^7 o0 R" y$ t$ i, f$ m* M
' P0 n2 \0 o) E; G恍惚记得那个时候盘山路已经修好了。“万年松”东山上是没有的,夸张了。不过也不算错,东山可以算是千山的一部分,千山里面必定是有古松的。3 F% Q$ b8 k8 T) H
所谓“革命事”,大体记得是看到了当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碉堡,应该是国民党军队在山顶建立的。其方位,应该就是在原食品学校的后山上。前几年和学生一起以及独自一人再爬东山的时候,数次经过那里,和年少时的记忆差别不大。很多科大的同学可能都到过那里,我不知道已是青年的他们,不论鞍山本地的,还是外地来鞍的,看到那些旧址的时候,是否会引发如我年少时一般的感想,抑或从未在意过那破旧的堆砌。
}. i! V6 a) y" p其东,新近出现了类似佛家道场的所在,红布条随风漫舞,有一两处平整过的土台,似乎常有人于此顶礼膜拜。
7 c- @9 O5 P* o2 t$ ~7 i4 X% k7 h* h2 U& ?; R" k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些乱石经历了多少风雨,它们的年纪远大于我了。也许,那不时飘过的佛香,早已彻底掩盖了当年的鲜血。, O$ D2 c S% @2 v" [6 D5 Q3 O9 |8 g! H
; s% _& y- H. C# j2 B
无论如何,这最初的笨拙的文字,今日再读,仍然在我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浩大的图画:苍山如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