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555|回复: 0

[刑事裁判书]张东旭犯故意杀人一案

[复制链接]
华达汽改 发表于 2010-3-21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4 ~2 [. H' A0 n' g4 k
1 O% [6 t! B7 t4 v0 S) r3 y
张东旭犯故意杀人一案4 g5 p, x+ @9 [' X; P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4-26)
3 n0 _) o# E) [1 L& t
. v6 K) w* I* s                                张东旭犯故意杀人一案 3 Z/ I/ D, [2 E& b

, H2 J2 ?1 i) C: O
1 j. l& d! Z  t* A
# L2 v0 g% c3 K
/ Z/ c3 V* Y( \0 A
8 `  Z' W. D; S$ |)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o  x8 b: g7 T& P

5 N9 o* b, E' {$ F7 B: a
$ b2 {* i0 q* N
4 h! `, _" m0 V/ k  f
* D+ c# z" C2 J4 c% H7 R" J
+ c% M% S6 g! E! O2 L刑 事 判 决 书 & U; R5 W$ n4 z  x

! z" y" K2 {3 E5 [9 ~/ L+ P/ ~/ O0 i2 W7 Y3 B! Q4 U. S
, z8 U' r: J: H
(2001)庆刑一初字第48号
0 T+ W2 t  X. t5 b# b6 p. k. I
/ D/ ~* N+ z  f# R: ~9 w/ E# F$ C; Q: p
0 U4 o" _: S+ M9 \4 r; _
    公诉机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检察院。
4 e- y- s3 k% V" C% W$ P5 W- n( a2 ^( T
    被告人张东旭,男,1977年2月6日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汉族,初中文化,系大庆市让胡路区金泰建筑公司工人,住(略)。2000年9月7日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大庆市让胡路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5日被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次日由大庆市让胡路区公安分局执行。现羁押于大庆市看守所。
$ H% `5 N3 I: h7 n- ]
+ z- P& n) `- M, p    辩护人窦月明,黑龙江圣德律师事务所律师。
& M2 P5 @; c6 [# {/ [7 U0 X. l( H6 f. p5 k5 H* M
    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大庆市人民检察院以庆检刑诉字(2000)13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东旭犯故意杀人罪一案,于2000年11月22日作出(2000)庆刑一初字第86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张东旭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张东旭服判,不上诉。大庆市人民检察院以一审判决对被告人张东旭犯故意杀人罪认定的事实错误,量刑畸轻,罪应处死为由,提出抗诉。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被告人张东旭杀人犯罪部分事实不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三)项之规定,以(2001)黑刑一终字第1号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庆刑一初字第86号刑事判决;发回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大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曹学东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东旭及其辩护人窦月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 Y' P( r) H

# t5 q9 ?  R% ?! V    大庆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0年9月5日13时许,被告人张东旭在家中与妻子王翠杰因琐事发生口角并厮打,被告人张东旭用水果刀当场将王翠杰刺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 g7 g; @9 J9 b2 b2 `, J+ l
& r3 F" N6 h6 m6 D" x. R0 o    被告人张东旭辩解称我没想杀死妻子王翠杰。辩护人辩解认为被害人先拿刀刺被告人,对引发本案有一定过错责任,被告人认罪悔罪应从轻处罚。
- o3 i" m8 g( h9 }5 v( v& M8 O6 G4 H3 w; h2 j+ R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东旭婚后不久就与女青年王某某有婚外恋,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对夫妻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以致提出与妻子王翠杰离婚。2000年9月5日13时许,被告人张东旭买了烧鸡等食品回到自己家给已怀孕8个月的妻子王翠杰送饭,王见丈夫张东旭才将饭送回来,又因前几天张出差时拿走1400元钱没向她说而恼怒,二人发生口角和厮打。在厮打时,张东旭刺中王翠杰三刀,王翠杰倒地后,张东旭洗掉身上的血迹,换一套衣服后见王翠杰已死亡,将血衣、裤、手套、水果刀等物品装入一纸袋离开现场。将水果刀扔在大庆市第三医院附近的水泡中,将血衣等物烧掉。被告人张东旭于当夜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经法医鉴定:死者王翠杰是被他人用尖刀刺中颈部至左颈内静脉导致失血休克死亡。
" S$ I& {6 X6 j0 D
- I# ~/ t2 O' ~$ e, c0 u7 t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予以证实:
4 R& S% k5 F2 f* @, j2 ]
4 x# A. h5 i; O. M. |( P* \' ^    被告人张东旭供述,其99年6月与王翠杰结婚,夫妻关系一直不好,在2000年5月中旬还闹过离婚,因为其和女青年王某某好上了。其与王某某是99年9月左右认识的,2000年6月左右在自己家发生性关系,其一直想离婚与王某某结婚,并告诉王某某别着急,迟早都会离婚。王翠杰也感觉到其有婚外恋,但不知对方是谁。其与王某某的关系确实对夫妻关系有影响。证人王某某证言证实,其与张东旭99年8月认识,张经常开车接其上下班,在一起吃饭并出去玩。2000年7月6日在张家发生性关系,后来平均二、三天发生一次,都是在他家,2000年5月左右张对其说准备与妻子离婚,与其结婚。2000年9月5日6时15分,张到其家接其上班,中午12时左右张传其说准备去吃烧烤,14时左右又传,因其说到银行送汇票,电话就挂了。证人张秀华(王翠杰的母亲)证言证实,他们夫妻感情不好。张东旭与王翠杰99年6月6日结婚,8月王回家就哭过,王与张总吵架。2000年6月中旬的一天,王哭着打电话给我,说张要和她离婚。王翠杰死前一星期对我讲过,在这前几天因有女人传张,被王看见,王质问被张揍了。让胡路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证实,通过对张东旭的传呼信息进行监控,发现在2000年8月29日18时56分有个注名为宝女士(即王某某)的传:"我不想打扰你的生活,我们还是分手吧,好好想想。"关于口角和厮打的情节,证人赵伟证言证实在2000年9月5日12时50分左右,张东旭与其吃完烧烤,将其送回单位后说是要给媳妇买吃的送回去,然后就开车回家了。现场勘查笔录中记载沙发桌上有半只烧鸡,鸡爪吃了一半。被告人张东旭供认:她撕下一只鸡爪吃了一口就开口问我:床下的钱哪去了?我说被我去拜泉时花掉了。她就骂我,我也和她对骂起来。……顺手将她推倒在沙发上,我用水果刀就朝她后背捅了一刀。……我一看她身上淌了好多血,以为她活不成了……我又持刀朝她脖子上连捅了两刀。当我拨出刀后,她就倒在地上了。这时我身上被喷上了她的血,她倒在地上只能咕噜咕噜地喘气了。我就不管她了,扔下刀走进卫生间,把身上的血洗掉,擦干净。然后到卧室把衣服、裤子换了,穿上另一套衣服,收拾一下家里。此时王翠杰已断气了,我没管她,出门就走了。关于烧血衣物的情节,张东旭供认将血衣、裤、手套、水果刀等物装入一牛皮纸袋里扔在三医院附近苇丛中,倒上汽油烧掉了,将水果刀扔在一水泡中。尸检报告中记载王翠杰右锁骨中段有一长7.5厘米斜形创口、右胸锁关节下方有一长2.6厘米斜形创口、后背左肩胛下角上方8厘米有一长2.6厘米创口。这与被告人张东旭供认的刺王翠杰三刀的情节吻合。公安机关根据被告的交待在三医院西侧一处水泡打捞出水果刀一把。关于厮打的情节,被告人张东旭供认,且尸检报告亦记载王翠杰双手有抵抗伤,在搏斗中握刀可以形成。! `3 g/ h& J5 R9 P* @& r% Z5 j  s

  }7 D4 ]3 i# ]# K+ y3 M8 B3 Q* S& R  a# V    上述证据来源合法,均经庭审核实质证,控辩双方无异议,予以确认。
) G: M. G1 R6 x6 v7 _
: ]& Q# v% t& l. u4 }* a8 k    本院认为,被告人张东旭因婚外恋与妻子王翠杰关系不睦,对怀孕的妻子关心照顾不够,将家中的钱拿出用了也不与妻子商量,为此妻子恼怒。张不但不知错认错,反而与妻子口角和厮打,并持刀刺中妻子三刀,致妻子及其腹内8个月的胎儿死亡。其目无国法,不念亲情,杀人的主观故意明显,追求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手段残忍,后果严重,且在杀人后又销毁罪证,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张东旭关于没想杀死妻子的辩解与本案事实不符,辩护人关于被告人有过错责任的辩护意见,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它证据证实,均不予采纳。被告人虽能认罪悔罪,但不足以从轻处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4 D. H+ A4 g/ v8 S; K

7 A0 D( A) ^6 M5 ^* \    被告人张东旭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R( o' W& i2 e1 e# j, P. U9 [$ q9 O8 @$ k! ~2 `  j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 E7 n0 ?4 N& g5 c$ h: I( t2 K
' h) t% ~1 r: r# r( ^, T8 U4 F( ]9 j' I! u1 J

" B7 \9 C5 T: g4 s3 U
6 s, J, x2 P8 g& i+ V5 T& j0 [7 |& {- E  U' T4 _/ X2 M$ U9 [
" I" m. m* X& B0 O/ h

  ?& ^( i+ N, b; x审 判 长 张德玉
- P- e" T. }% z5 P( A/ U1 E2 s4 |8 j( l, a' ?5 q
审 判 员 刘国军2 y2 o( A# Y- W7 I/ f
) G9 M* Q1 {1 m* k' c
审 判 员 蔡迎春, q* s' d2 k6 B% j9 I9 C' F9 \
7 B- {6 f: S2 q. z" P% [) z
: d: |/ _  ~, D! S) ?

7 N+ w) i( B; E二OO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9 T  p. Q/ n$ ]
% }3 C* O2 ]# l. ]1 j# B1 ]0 C: u( R! K  j

3 y0 P1 q. a! f书 记 员 汪洪武# }$ W' H" z6 A, @
$ T* M7 \/ w/ w3 P7 x
, }3 M$ f& C' I
" R. O0 y/ q/ U

: `5 A7 c' M, o; m2 D) T8 `! x. Y+ T$ N, B  N
( {/ o4 \$ ^% G+ D
: Y* |7 ?2 \) I

& t9 ]: U5 \9 g8 L# e2 p, b; t- d& Z- q; }2 Q( R
2 g# r5 }5 D9 ^: I  M

, ], z/ ]0 j% ^+ b9 w0 o) n9 E+ Y8 p& }- C

1 _) J7 z( U) ~   0 C4 b' G/ L7 Z) R$ S3 b" f

7 x, L; Z. E+ T3 e; G" z6 Q) \" i0 j+ v. {$ z5 c3 Q0 W
5 ^- k/ D# R' W3 C  }, x  O. E
7 G- P8 }  v$ q
===================================================1 |$ q1 o" |9 r! C8 g4 {. z! }
) z# A" z" h+ J& K* i4 X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
4 ?8 {1 @% |8 D$ Z& p【法眼天下】
0 w0 S/ l7 @; N1 T1 j( t5 z1 i网友自发从网上搜集而来,. ]0 i2 V; v) k3 ]! Y' }  P
- J4 b3 f% S0 R0 {: D. B4 {+ J- |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 W: [& U+ ]% F* d  v) k0 j6 P# }3 e9 `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H" R: V: Y& |+ Q$ H
! W+ O( p! X! [  K, B
===================================================+ H/ b6 `  H/ H+ t' _# e) n

5 _, k  l9 K- i$ r2 O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3 13:33 , Processed in 0.0718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