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D5 t$ f+ L5 w E2 Y
/ h4 c% N* Q+ O7 ]王占庆故意杀人案
/ a. [) Z$ i3 \6 _- a Z) u——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6-13)4 z. m/ g7 u; i5 z* t/ e
" |" v' M, p6 R! L+ n7 { 王占庆故意杀人案4 @6 o: N6 E; [$ z7 [
# o8 _ d7 J( F: w
$ _7 \* ^! c9 S5 h5 U6 B
4 r1 m7 A* }' @' Z2 V( Q! r; c! I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 |* ` }4 g0 _7 Y9 a! P5 \
% ~2 i4 b7 w" j2 O& J$ s" ]; e9 j
6 `, x" I# x) X. a' y
5 k! O& \- i/ R/ a; R刑 事 判 决 书
3 l7 H0 C7 T) U% E. b
& I7 e$ S' {1 n" h! O$ d5 r, c* W7 M9 f* V) Y0 u4 x5 {+ v
4 V4 p. z3 @! b+ A8 ^' P
# ?* x, t% ]( t3 X" f
0 N6 }& k2 C4 C1 b(2001)庆刑一初字第39号 ' a# M9 g2 L: Y: S( D+ G0 @& j w4 d
! j5 C' R( A' _% o7 @
0 X9 W t; q0 o- t. l( w$ g: o. E0 G/ T f1 ~3 A
公诉机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检察院。9 ~ D1 W% ^$ ~& _* r9 Q9 O
& _* M- r; h, c& z 被告人王占庆,男,1979年4月2日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汉族,小学文化,无职业,住(略)。2000年12月7日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大庆市让胡路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2001年1月9日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次日由公安机关执行,现羁押在让胡路区看守所。
$ i3 X$ j+ C# h. }- [2 d# q2 w: e$ \' L9 Y# ?
辩护人雷国君,大庆市油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k% K( m! t. A; t) H0 k
" b7 g: N8 ^; Y9 I/ A 大庆市人民检察院于2001年3月21日以庆检刑诉(2001)2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占庆犯故意杀人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定的开庭条件,决定开庭审理,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1年4月9日和2001年5月30日两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大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曹学东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占庆及辩护人雷国君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 ~$ l: E! a% p7 M$ s, R6 G
) m2 \: a: M( ^4 I4 R 大庆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王占庆于2000年12月6日23时许,携带一把尖刀到让胡路区时尚理容室附近,找被害人于晓龙,令其离开自己原来的女友王丽丽。23时30分许,见于晓龙从一台球室内出来,尾随至距时尚理容室十米左右时,上前对于晓龙说:"你离开我对象。"于晓龙说:"你是谁?"被告人王占庆遂掏出尖刀冲上前,于见此情景就向时尚理容室方向跑,在距理容室三米左右时,被告人王占庆追上,猛刺于晓龙的背部、头面部、颈部、四肢数刀后逃离现场。于晓龙被他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王占庆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构成故意杀人罪。7 }: u: M' s3 O5 A2 j# |0 \5 o
$ w y# }* I% b6 V4 ^7 ]/ |: Y0 | 被告人王占庆辩称没有想杀死被害人,只想吓唬被害人,让被害人离开王丽丽。
7 ~' H9 |& S# E/ M' C9 E1 D5 t& w. v @5 P3 X# ^8 }# p
辩护人雷国君有三点辩护意见:一、王占庆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王占庆供述的动机和目的只是为了吓唬被害人,想让被害人离开王丽丽才拿的刀;被告人见到被害人首先是警告被害人,让其离开王丽丽,在被害人态度不好并用语言激怒下,被告人才拿出刀实施了犯罪,是临时产生了伤害的故意,没有明显的杀人故意。二、犯罪事实不清。本案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直接证据所形成的链条。凶器下落不明,来源不清。血迹鉴定的血样来源不清,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鉴定使用的血纱布上的血是被害人于晓龙的血。目击证人证实的凶手的着装与被告人王占庆实际着装不符。又没有目击证人的辨认笔录。三、被告人具有投案自首情节。被告人王占庆归案是因为办案人员怀疑其有嫌疑的情况下,找到他的亲属,在其亲属传呼他说"公安人员找你了解情况。"且自己又想投案的情况下,才到他亲属的单位。见到公安人员后如实交待了犯罪事实,这是有法律规定的投案自首情节。" e! y2 u" k: Y: g- r5 E
! l3 H \+ L$ g. J7 H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占庆发现与其解除"女朋友"关系的王丽丽与于晓龙处"朋友",于2000年12月6日23时许,携带一把尖刀,窜至让胡路区龙南时尚理容室附近守候,欲找于晓龙,令其离开王丽丽。23时30分许,被告人王占庆见于晓龙独自从一台球室内走出,尾随至距时尚理容室约10米左右时,上前对于晓龙说:"你离开我对象。"于晓龙问:"你是谁?"被告人王占庆遂掏出尖刀冲向于晓龙。于晓龙见状向时尚理容室方向跑,在距时尚理容室约3米左右时,被告人王占庆追上于晓龙,向于晓龙的背部、头面部、颈部、四肢刺数刀,见时尚理容室内有人出来,逃离现场。于晓龙被李春林、杨孝成等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9 H1 o( c" U+ R( K! h
& }, ^/ \: L( t3 d0 O, \0 a" Y 经法医鉴定:死者于晓龙系被他人用尖刀刺中背部入胸腔,致肺脏动静脉离断,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B+ |6 n; f$ F3 L* d
) O4 p$ [8 f9 L' I8 p; `. ` 被告人的上述犯罪事实,其本人在两次庭审中均供认,并且有目击证人张晓野、李春林、杨国臣、蒋平、龙玉、侯福义证实。证人证实凶手持刀追刺被害人的情节与被告人供认的情节一致;大庆市让胡路区公安分局出具的现场勘查笔录与被告人王占庆供认的作案地点一致;法医鉴定被告人王占庆作案时着装上的血迹血型与被害人于晓龙的血型一致。综上证据,足以认定。
" l3 ]) d! }% |0 d; J0 C! P1 b2 B: f# p! K1 ?6 D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占庆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用足以致人死亡的凶器向被害人于晓龙的身上乱刺,致于晓龙经抢救无效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认定的罪名正确,予以采纳。辩护人关于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理由不成立,不予采信。辩护人关于鉴定书中血样来源不清的辩护理由不成立,不予采信。公安人员找到被告人王占庆,对其进行询问时,其主动供认了犯罪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应视为自首,辩护人此项辩护理由成立,予以采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严厉打击故意杀人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五十七条一款、第四十八条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6 J0 G9 [7 x5 c1 K' i
7 E, w0 z, S! E! n2 L
被告人王占庆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s5 {% U6 n$ P! Q. ?& ~
9 d L5 y5 @! q7 X4 V) j/ X3 u! H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 `- t4 R a! s! t7 I
6 ?3 w q+ l9 m$ l! K; s( a# p% M% O3 O* ?, L9 a T' e
+ W b e+ G2 y* T
审 判 长 张德玉
) X) `; B( L) ` p( H4 g% g- z. Y6 X1 Y; n
审 判 员 张 华+ l9 O. @* ]( N* }
7 `2 ?+ d0 K, A, V) I
代理审判员 杨 晶
3 N( W3 k2 B) G& _$ {! @' n, o4 c: M) Q( S/ H
, v$ u0 c( V* j' d4 c _) g2 o1 q4 R0 c% }
二OO一年六月十三日# H6 P4 f2 i6 ^1 \0 C, |
# L- K3 _ _! ^& k' N9 ]& W7 b: `. {. U4 T4 \# ^
+ |7 P, Y, [& `# C+ W( @
书 记 员 汪洪武 # s( B) G% H+ S! i3 M
/ ~* r2 m( } f/ e9 J" _6 }2 n1 ~, w
7 M& P& I- m) T5 f) E; y. X: m
8 b1 o K4 i# _7 J% H* B" H
4 _( ?8 A; d( u/ A3 m' a8 R
* q4 k9 Q" | g===================================================/ ]' b/ p2 k/ K0 z
7 U* H" R% a/ S) g3 q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1 G2 p8 z/ T" u; Y, x1 f
【法眼天下】
9 j9 q n; c4 G7 d9 t3 W网友自发从网上搜集而来,: I' b( W8 \; W% G# |- l5 U: _! _8 M
4 Z6 O" f4 M: ?3 _; W( K/ X( E# V# d, c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D' @# z3 b( f6 W6 _7 ^
( i. Z* q" F! o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3 ?: o$ o2 C8 W% e% }3 G
~- `# }2 {& X: u- @9 m1 A5 S
===================================================
7 S. M8 q) A& D: f, \- o; y& t ?4 f: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