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北大教授贺卫方在京碰见北京理工大学司法研究所主任徐昕,后者去年刚从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离职,两人谈起李庄案第一季中,西政部分教授为检方“释疑”的行为,不无玩笑地说—第二季谁再这么丢学校的人,就用口水淹死他。
0 Y i- D h, S1 E8 O2 ]4 G, w5 ~0 X. M8 y1 |( b/ D
2011年 4月12日,李庄漏罪案开庭前一周,贺卫方发表了致重庆法律界的公开信《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
) h; T" S# t0 X5 V' l4 z5 I" g4 E. k, B* O
“在这座城市里所发生的种种,已经危及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因此,贺卫方公开地发表自己的困惑,他认为是一个学者应尽的义务。
; N3 A* Z8 ^2 \9 G
F$ Q( K |" L- R1 Z8 T* k* N& z歌乐山下,嘉陵江旁,是贺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所在地,在重庆乃至全国的政法系统,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众多。9 `' X7 d3 A- _4 ~6 c5 s
: a5 e1 ]% N& y
西政人带着他们特有的荣耀,这所中国法律界的“黄埔军校”,曾经承载过中国法学界的荣耀与梦想,号称法学江山,西政一半。
/ H6 T, b+ ]+ Y3 Z( H9 n7 Z
- I: W6 p* u5 P% b+ Y作为西政学子们的大师兄,以及精神偶像,贺卫方承认,他的隔空喊话,是想唤起校友们“对于法治的那一份情怀”。& z0 I& p" Q2 n$ @- X# L) Q
, |: Y$ v. K& ]! w" a: X; }9 g* G西政人也不吝于他们的回应,他们在留言中告诉贺,感谢他为母校“长脸”。9 }# B% U, d* g0 y
+ C4 B4 ?: e3 d( W4 v2003年3月,离西政五十周年校庆还有半年时,贺卫方给西政渝北校区的大一新生做讲座,号召他们把“西南政法这种开明的、开放的、不苟且、不媚俗的精神,带到全国各地,带到中国的政治舞台之中”。) e" ~! Q. E+ b+ a
) @1 Z9 T+ s+ W5 w$ y
世易时移,时隔八年,在他当年做过讲座的地方,西政学子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参加重庆卫视《天天红歌会》渝北周的现场节目录制—作为重庆市教育系统“唱读讲传”先进集体,西政正在创造“校校有活动、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红歌、个个读经典”的氛围。* V$ {. L" I) i W E
9 W0 s7 w. y0 \
" x2 ~- x; Z" K" C, \! h$ E/ o: f- G7 |' ?3 P7 o6 n$ H
李庄案中的外围智囊
3 }+ \- a+ S6 e1 m5 j3 N5 p6 ~( B. b) o* ~6 T, P( z
9 Z5 x9 _4 L0 S6 j0 |* C
0 C- z8 [* X! @# c2 G4 H+ c8 {2009年岁末,在重庆江北区法院—当年贺卫方大学实习的地方,李庄第一季一审开庭,本刊记者亦到庭旁听。+ o! l c6 X/ `, Q
6 a" Q2 F3 Q" p* p( a$ ?
此前,因“涉黑老大”龚刚模的举报,其辩护律师李庄因涉嫌伪证罪、妨碍作证罪被批捕,律师的权利边界成为当时的焦点。2010年2月,李庄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这被业界称为李庄案“第一季”。
2 h& R% Z/ m' d- }: d1 Q
% n- e7 ?2 B X, I+ A庭审中,李庄及其辩护人请求证人出庭接受质证,该案的七位关键证人均在重庆执法部门的羁押之下。最终,合议庭拒绝了这个要求。该案审判长付鸣剑,亦毕业于西政,其硕士论文 的主题,是论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6 d( A! |4 }* o+ h3 d
^8 L' W+ q" J# C8 G1 I贺卫方称该案检察官“创造性地为一些行为背书”—在一审当庭抛出李庄“嫖娼说”的重庆市检察院五分院公诉人幺宁,同样毕业于西政,被李庄案第一季的辩护律师陈有西驳为“法律审判失败,遂用道德审判”。
. u2 s4 }: l1 e( ~& v7 L8 n9 x# L
# C9 v$ Q9 V" h2 r学界也未能与此案保持距离。一审当晚10点多,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和西政刑诉法教授李昌林、潘金贵、高一飞、梅传强接到紧急开会的电话。参会的教授回忆称,因重庆市政法委对庭审效果不满意,故紧急召集检方外围智囊商量对策。
P+ y h$ }4 O7 b2 ?7 X
3 Q4 \! A5 @' B3 _" H5 Z% @重庆的本地媒体列席了这次会议,并在次日做了倾向性明显的报道。参会的陈忠林,不久在“西政人论坛”上和母校学子纵论李庄案,并和陈有西就程序正义问题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学术辩论。在调任重大之前,陈忠林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0 f% Y0 _0 D
) e: s. s( U: E) W% C另一位西政教授,时任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的徐昕,则在《方圆法治》发表文章《重庆打黑答问录》,向自己的同事们开炮。8 K n# Z8 z; W) a8 H
7 c5 x# r1 q! ?* e: i: W在这篇答问录里,徐昕告诫这些正在从事打黑课题研究的学者,“真心希望打黑的研究者能够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促进中国的法治建设作些贡献”。# R1 G% ? T) S% A0 }6 X; E
2 k- D0 B) E& n5 L# _8 p# W! g
在第二季开庭之前,贺卫方在公开信中向这五个学者喊话:也许你不愿意发表直率的批评,但至少还有保持沉默的权利。7 j' V* n( ^4 z T2 P; v Y
3 z* x, Z& O! Q! e李庄服刑期间,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于今年4月2日以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对李庄提起追诉,并于4月19日在江北区法院开庭审理,是为“第二季”。6 t% Q: k9 |7 O- y3 H
$ A# |6 Z/ C! `1 h; F$ @在场人士注意到,当天的庭审,西政潘金贵教授等人亦到场旁听。在李庄漏罪案检方撤诉后,陈有西肯定了程序正义的功能,感叹“西南政法大学这次没有一个教授再为重庆说话背书”。# P: ~! _) E3 ^
9 D6 s- c* J4 Z5 S" `! t
2 B/ L# `7 A8 P4 \2 ~& {# D" h6 U
3 H K( Z B+ B, m7 |9 E; n! I3 _那些受欢迎的人
* L/ w7 B, Y$ G; G" O( b& N# G; {9 v8 _3 H
# ] v, s/ |' e5 M6 q
2 j9 S6 a2 K. r/ q C+ \# G0 U2010年9月,西政六十周年校庆—两度庆典,别人用十年,西政只用了七年。! V& @& g. D3 i1 a5 u# G; J
& p; T- V7 b+ z2 T4 l
此前,西政一直把1953年作为建校时间。去年4月,这个节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4 q% s/ D2 I6 w) U* u. m, t2 c
: u- q# O X" y$ _ A1 |$ P
西政党委书记张国林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解释西南政法大学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是如何一脉相承。因此,西政的校史被追溯至1950年,刘伯承是首任校长,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都是兼职老师。5 b: W+ u2 H T4 h6 b4 v
: n; d) }4 `0 `/ l* b) c校庆提前,不少校友尤其是夏登峻、徐静村等退休老教授们并不赞同。夏登峻称,1949年初各地纷纷成立的“革大”,只是培养干部的临时机构,跟一般的正规大学是两码事。
" R; K) |* @' f
% }( H1 C! U# q {另一位在职教授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学校的红色资源”。
+ n1 }8 O9 A5 d* `9 \. V
; @. g4 ?) e* H( S$ R$ C, v2010年9月,西政校庆期间,刘伯承元帅的长子刘太行专程来渝,并在西政渝北校区为其父的雕像揭幕。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应邀即席讲话,表彰这所法治名校为中国政法界和重庆打黑作出的贡献。
& h2 A: D6 ?" n/ N7 t: @8 D+ P5 V( {! Q/ u! j
庆典上,学生们诵读了该校经典节目《古往今来名人论廉政》—由该校民商法学院诵读队表演的这个节目,曾在“唱读讲传”专场文艺演出中受到过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的表扬。. z6 d | Q" Z6 a
! P! o6 O8 d: \- \7 }不过,民商法学院一位教授透露,曾有诵读队的学生家长跑到学院来告状,认为表演太频繁,担心孩子荒废学业。
# l$ c5 Y* T2 i. v9 O9 R" W
+ y0 Y! L5 E2 n/ b) o2 K作为西政的兼职博导,贺卫方已经两年半没回母校了。去年校庆,贺卫方还在新疆支教,校庆的邀请函寄到了北大法学院。
+ Q* _$ |$ v; b( t% ]; g1 u) ~' S2 I4 l
在西政学子看来,贺卫方代表着该校的精神谱系。99级学生羽戈回忆说,他在西政听过的最火热的讲座,莫过于贺卫方的“中国宪政起步”。容纳千余人的小礼堂,里外至少站满三千狂热的学子,盛况所至,礼堂的厚实大门被挤得脱框。# P ~; ~0 F* |
2 U0 L( x1 r" d @时隔多年,西政学子将同样的热情给予了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2010年11月18日,在西政党委书记张国林、副校长刘俊的陪同下,王立军出席了西南学术大讲堂法律论坛。许多学生踮着脚尖站在门口,听王立军讲打黑。
9 ^+ p! P7 T! F" H) _
" s: r) o- ^/ V% L9 f当天在现场的一位西政老师称赞王立军的PPT做得好,“跟《盗梦空间》一样”。
1 r# X/ N+ B! h. x+ X6 Y; n- I& F: U" l3 v1 _6 q
会上,张国林为王立军颁发证书,正式聘请其为西政刑法学兼职博导。 n, d9 H( A o( p. J
2 [1 F) y/ [3 Q$ Y3 Y* Y; }; {5 f9 N一个月后,西政“全球法学家论坛”邀请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到校讲座。该论坛由西政刑侦90级的校友冯清华解囊100万元人民币,并委托宋庆龄基金会捐赠给西政作论坛专用。在渝期间,李聘请王立军为“美国李昌钰法庭科学(法医)研究所”特聘专家、教授。% ^4 `0 f! \4 q( t' w% E! a' l/ t
5 e. @1 x/ G3 k+ n) G2 ^% N事实上,架起西政、重庆和世界沟通桥梁的李希光,是西政近年引进的最重要人才之一。去年校庆庆典期间,“重庆经验与亚洲模式国际研讨会”在西政举行,多位嘉宾感谢西政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李希光对他们的邀请。9 \2 y2 G! w7 p+ F/ M- G
: q) L2 _" O# t( v4 A
现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希光,属西政柔性引进的人才。知情人称,“他可以不来西政,但是论文要署西政的名”。
! o$ D; M8 o4 s6 @7 t
" f8 l) R7 G/ Q- K" e作为交换,李本人在渝北拿到了一套240平方米左右的花园洋房,“房子相当于三层,下面一层是车库”,李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成本价一次性付清。附近的房价在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
0 i) s7 j) [6 I1 Y- ]3 b1 H2 Q0 \# l& Z$ p3 f) D# m7 Z* ~
此外,西政也会提供科研经费,“他在我们这里一个月拿1.5万-2万是没有问题的”。 对李希光,西政领导层也表示了满意。
3 o8 V0 D- }. c2 f& q, B4 `# ]& u( |! m$ o/ N
2010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到访重庆,其间,托平被聘为西政的客座教授,并与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会面—其实,托平的重庆之旅由李希光一手促成,李本人随后也在《瞭望》新闻周刊撰文《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详解这段经历。
' h" y9 |) C8 ~/ F; s- G# k; u) P( U0 _! y6 G
5月10日,南都周刊记者联系李希光核实上述情况,李称自己在美国,“电话费钱”。随后记者的短信,他也未予回复。
) H( a0 F7 y N- {: w" S- v0 A3 D. i; e
9 o3 q! h7 `& F
( j9 v: C4 o4 Y0 I+ `) V6 N% j" Z# i5 p三次“护校运动”6 U/ \$ V% ^' K% C2 n! k, [
$ f9 r1 G# G- p1 N5 u: j' ?% X
/ w, X2 a x5 F4 p7 u: P5 z2 y2 `# O4 W( O
犹如一个没落的贵族,西政眉宇之间还残存风华绝代的气韵。1953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西政合并5所大学法律系而成立,那时这所学校还仅被称为西南政法学院。
5 d* G% K9 u/ J, Q/ h/ q# M: c2 p+ t; s1 v3 W! c- g m: d' p
1971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撤销所有的政法学院的决定后,西政几位老先生顶着自己头上的政治高帽,上书苦苦恳求保留学校。因此,当同时期的政法学校在动荡中被肢解时,西政的师资力量却奇迹般地得到保存。这就是西政历史上著名的“护校运动”。8 H. {. a8 U \% S' g# T6 ]5 O/ L: v
~" Z) x) h! O9 s1978年,作为司法部所属全国5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率先恢复招生—当年,全国共有5所院校招收法律专业的学生,西政是惟一的单科学院,招生人数比其他4校的总和还要多。
7 M5 i! y1 t( ?+ } l2 R* X) _
5 }0 }5 i7 U0 C* k" D( \歌乐山下、红岩烈士墓畔的西政校园,环境清幽,是潜心向学的上佳之地。在法学界,西政的“新三届”(1978级—1981级)被公认是中国法学教育的典范。' L0 t7 k' E0 L
7 k. X- a6 T# w& R. A9 Y" R" h4 o仅1978年校友而言,除了目前法学界知名学者贺卫方、梁治平、龙宗智、王人博、张卫平等,还有不少大员,如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国家保密局局长夏勇,以及刚落马的原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
- J, L' L, |5 K% A2 _$ {/ G5 r- W3 s5 i; e. Y9 d4 }
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211”申请失利,成为西政人永远的痛。在这场被命运扼住咽喉的斗争中,西政最终没能突围—这个偏居西南一隅的传统名校,在教育资源上边缘化更甚。“211工程”是1995年教育部提出的重大构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宏大工程。7 y+ D+ L* V# Y7 U2 y2 A0 P: }
( a8 L- Z3 A" m; c, Q2003年11月,《南方周末》一篇《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写尽西政的内交外困,引得重庆地区当期《南方周末》全面脱销。2 ?3 K9 L3 p) ~% v
9 r& C/ u" c: j" d. j此前,这所命运多舛的高校亦历经波折。1999年,西政学子们听说要被并入重庆大学后,他们在悲壮的“护校运动”中打出了“宁做西政鬼,不做重大人”的口号。学校是保住了,但是不到一月,西政又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变故—它的隶属关系从司法部划归重庆市政府,由中央军变成了地方系。
' `: I+ u7 |, Z# g: n( p- N+ ^ g7 v% T; c& g
11年后,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2010年4月12日,西政校方正式通知,将在老校区旧址成立“红岩干部培训基地”。
" \+ N; v- N( r& S. ]6 Y3 M" \& x! h
9 G- Z: D7 [* y1 \3 ?" M校内情况通报称,这是重庆市委市府的决定,“红岩干部培训基地”是即将建成的与井冈山、延安、浦东三所干部培训学院齐名的第四所培训学校,主要培训对象为省部级及以上干部。+ D6 r2 {* j+ p( C& `
2 k. O! J, R+ W西政老校区诞生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旁,靠近红岩魂广场,这里曾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旧址。综合重庆市文广局和西政知情教师提供的信息,将其改造成为“红岩干部培训基地”,有利于重庆建好“红岩联线”的红色文化品牌。
$ o' q, \- p/ I. P1 C+ x! q9 a
4 @ S: @9 s# U1 ^! D不过,这个消息于西政师生而言,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消息宣布后的短短三日内,西政老校区的命运变数横生。
$ T% Y) @. t0 F" V( [3 Z8 K B2 ~) p1 C. r" b
党委书记张国林召集高绍先等退休的学院领导,要求他们表态支持搬迁,几小时后,他无功而返。
# S9 P0 j! u1 l# e& X8 H& |* z8 w
4月14日晚上,在沙坪坝校区岭南厅,有学生打出了“反对卖校,保卫西政”的条幅。法学院教授徐昕在大会上发言称,“我们挺过来了,西政不搬了”。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唐尧也壮烈激怀,称:“强烈反对学校行政化,只有学校强大,才不会任人宰割!”
" _; I& ^- j8 b u
; S* W( G5 p" H. x; O, m因为这些强烈的反对声音,西政老校区得以暂时保全。: X7 U- Q4 V/ O2 v+ c
( @5 [4 S7 K/ g1 R# q
不久,唐尧便转变风向,与校方口径保持一致。在《沙坪坝校区搬迁问题的法律思考》一文中,唐称重庆市府和西政“不是平等主体的民事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行政法律关系”。
9 n. ?. P' _& h* E1 n
; E+ t5 ~: j+ u" G他写道:反观1999年和近期所谓的“护校”,由于其前提条件错了,学校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 p$ }, P$ ~4 j! q
! Q q2 ~9 l( C+ N对于这次护校,官方说法是,“全校上下的努力由于个别人的行为化为乌有”—这个“个别人”,在西政人看来,指的便是徐昕。; w3 L. {1 {6 Z" U4 y4 Y7 k
5 c1 v! _! q% J4 p0 d; v3 m% `+ Z # W; y+ s' u. t# @. `& d" Z
q1 @) ?( F) P
让学校为难的人9 K9 p6 B0 i. f
4 w0 \% `& R, L5 l! a. m8 _
1 h0 U' f5 _! w4 o' v7 [* B
- I* O& M: I: }1 E j, q“护校风波”后不久,2010年6月,徐昕最后一次在西政的课堂露面,他告诉台下的学生,“这次机会对我来说特别珍贵,原因就不解释了”,语毕,课堂上响起了持久的掌声。3 |1 C6 S( G& m0 N
( W: U" D8 x5 k5 i
徐并不愿意臧否母校,但离开西政显然是无奈之举。1970年出生的徐昕,西政硕士毕业,在清华读完博士后曾短暂任职海南大学,后重回西政,并在36岁时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导。+ W, z3 T8 f; [0 J& k% \- l O
, B/ B! H- O+ y% \" J& ?: i
早在2009年3月,他就曾公开致信党委书记张国林和时任校长陈彬,抱怨学术讲座中繁琐的审批程序,那是他在西政第一次捅娄子:+ c" ~! I9 D; @ |( S3 W% l
t; S+ m; k& I
“一次讲座需要四个部门审批,比原来还增加了二个审批部门:党总支——我现在还不知道是指什么部门的党总支、宣传部、科研处、外事处。”
6 U2 s0 @! o+ A% T% f7 |, _
' B* f6 L8 x2 ]4 F李庄伪证案第一季之后,他又发表了那篇《重庆打黑答问录》。作为西政在校教师中唯一公开要求程序正义的学者,徐昕在网络上被称为“西政唯一对李庄案的良心发现”。' d5 B2 l1 j: u% O, b% l7 e9 q
0 c- j# o: z F# I
就徐昕离职一事,西政宣传部长张北坪以“个人意见”对本刊记者称,这是正常的人事流动,合同期满,聘与不聘某个员工,是内部正常管理行为。对此,西政党委书记张国林未作回应。
# v* ^$ J1 e- C; r9 O7 w+ G0 ]$ d; L7 p- a' y3 n
当徐昕为离职忙得焦头烂额时,2010年4月27日至28日,西政正在举办“涉黑性质犯罪与法律控制理论研讨会”。1 }! {$ D' [$ _) I7 O5 D
7 H# z' v8 K7 s2 M
校长付子堂在研讨会上痛陈“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复杂性和破坏性”。九个月后,付被评为“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新华网法治频道关于该活动的介绍称,“该同志为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理论支撑与保障,受到重庆市委的表彰”。
* x' L% k0 X6 W
% l/ t/ {$ w7 Q+ b+ |; z- i! |学界人士介绍,因相关方面对这次研讨会规格不满意,当年6月初,西政不得不再次组织全国专家,和重庆市政法委、市法学会共同主办了“防治涉黑犯罪长效机制建设”座谈会。3 ?4 S. V8 O+ ]# g7 W7 w
3 `% B2 x$ C7 `# j2 |
相关人士透露,西政领导还劝说该校教授赵长青参加这些“涉黑”研讨会,“为了学校,出面表个态”。
( E) k; Q% e. E3 H, P% \* L6 c. |+ g q8 X; [6 Z
今年77岁的赵长青是贺卫方等西政人最尊重的老师之一。后者回忆说,上大学期间,每到中午饭点,学生就在下面敲碗,在“磅磅磅”声中,有老师受不了就下课了,然而赵从来没被学生敲过碗。& F% A9 a: ?$ X$ I% c) h
& y$ A0 R( W, _( M' K4 v1 C1 H2009年,赵长青代理了重庆黎强涉黑案,在辩护中,赵长青认为,公诉机关提供的1849件证据中,没一组能证明黎强涉黑罪名成立。3 m2 j* V5 p$ N2 l/ D9 a6 |. M& P
, R- n% } ?$ Q黎案庭审期间,法庭上下诸多人物,不少都是赵长青的徒子徒孙。他提醒他们,“打黑”不是“黑打”,“务必审慎”。- N/ T1 _" ] t# r4 h7 _: D2 G7 e6 ~
" h" R* Z% }0 r9 V9 L0 j3 C
当年岁末,李庄伪证罪期间,与重庆警方相关的法律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李庄案的直接诱因是黎强案中赵长青的成功辩护—黎强案从法院退回公安补充侦查,拖了一个多月,让警方觉得自己不再强势,也意识到律师的作用。1 I. o% S5 d/ x; X6 @& e- t
8 B+ X% n* X8 Q/ f4 b, I
去年4月,“涉黑”研讨会期间,贺卫方本来要去西政准备一个法律文化的讲座。然而,校方跟贺沟通—能不能往后推一推?最终,贺未能成行。& N9 O6 b2 H% h' u- \1 `7 b4 @. ^7 O3 G
* G* y9 `! i, C1 s! w5 Q# e5个月后,在西政60周年校庆上,校长付子堂在发言中提及,两次研讨会上,“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两次专门接见了与会代表,每次接见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体现了重庆市委对政法事业和西南政法大学的亲切关怀。”- M0 B' ]+ W8 `' }! e3 u; P
. r) @# C* J) E9 P
这次校庆前,远在新疆的贺卫方应校长付子堂之约,为母校题词。他为这所红岩下的学校,这个正在读经典、唱红歌、看红色电影的校园,写下了一句话:呵护法治嫩芽,守望大学尊严。
" ?% @7 {1 U7 p4 q6 b' i3 u8 G3 f- C9 A+ L& i' n; e" N2 z
) ?5 ?: B/ v6 G2 |' e. O
" d# c9 f# b) N, r) v; { j5 ?8 D3 |
& j/ N8 v! D/ J1 `; `5 E' T& z6 y
Q7 [0 c9 T+ C3 g
G4 |8 h( e) P8 R" } |